杜祥琬院士:可再生能源足够充足稳定,才能真正端牢能源“这碗饭”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指出,要开发好我国自己的可再生、非化生能源,包括核能。只有这样才能使现在能源安全,将来的能源也安全。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做“气候变化与科技创新”主题报告
11月3日,2022年APEC工商领导人中国论坛在京召开。本次论坛以“走向绿色经济”为主题,旨在探讨在推动实现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如何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探索出一条经济繁荣、生态文明和包容性增长协同共赢的发展路径,向世界输出可持续发展中国模式。
论坛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以“气候变化与科技创新”为题做主旨报告,并围绕“全球能源危机”、“中国能源低碳转型”等公众关心的话题,接受了媒体专访。
北京科技报:2022年欧洲爆发能源危机引发了全球关注。在您看来,它会对我国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杜祥琬:欧洲能源问题的根本在于,它没能把能源这个“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头。
这几年,欧洲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一定举措,减少了很多煤油气,却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大量依靠俄罗斯的油气资源,最终导致了现在的能源问题。对于现在的欧洲来说,不管是什么能源,只要能过好这个冬天、别挨冻,就已经很不错了,
所以煤炭什么的都要用起来了。
但我们需要意识到,这只是战术问题。在战略层面,欧洲的思想依然很明确,那就是要搞好可再生能源——只有从根本上发展起来,让自己手里的可再生能源足够充足、足够稳定,才能真正把能源“这碗饭”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
欧洲能源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不大,能源基本面不会受到波及,只是进口油气的价格可能会有点影响——因为我国能源的80%都是靠自己,这也是我们一定要发展好自己的可再生能源的根本原因。换而言之,不仅目前要用好煤炭,从长远来说,也要开发好我国自己的可再生、非化生(能源),包括核能。只有这样才能使现在能源安全,将来的能源也安全。
北京科技报:今年年初,欧洲提出计划投资5000亿欧元重拾核电发展。在您看来,未来,核电在欧洲乃至全球会进入一个新的建设周期吗?
杜祥琬:核电本身是清洁、低碳的,是高能量密度的,这是核能的优点。但由于发展核能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欧洲各国的核能政策差别相当大。如今,欧洲既希望能应对气候变化又想要搞好低碳,还想要靠自己、减少对俄罗斯的依赖,如此来看,核能是有一定复苏的可能。
就欧洲整个来说,核电占有很重大的比例,在全球来说,核能在一次能源中的贡献比约占10%以上,在我国,这个比重只有5%左右。今年,我们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积极有序发展核能”,这里的“积极”俩字很重要,过去是没有这个提法的。
今天,核电站的安全性较之过去,早已不可同日而语。目前,我国核电的装机比例依然较小,如果想要达到1亿多千瓦装机,2030年是完全可能的。
北京科技报:您此前曾说,能源有一个“不可能三角形”。换而言之,如果一个能源体系又要安全可靠,又要经济可行,又要绿色低碳,这简直是不可能的。那么,有没有可能打破这个“不可能三角形”?
杜祥琬:可能不可能,但又必须打破。这个三角形少了哪一条都不可能发展好,但打破这个“不可能三角”也未必一定不可能。
比如说现在大家特别担心的新能源安全问题。因为它存在波动性,一定程度上“靠天吃饭”,那我们就可以把让它跟灵活性资源、跟储能、跟智能电网相结合好。结合好了,它就是可以输出优质电力的。
除此之外,在市场化方面,如果我们的市场有一定的备用电源,能让老百姓实时获得数字化的电力信息,让他们能够自行选择家里的用电,那么新能源的安全保障也能得到很好的缓解。当然,这势必会牵扯到很多方面,像储能、智能电网、数字化信息化等等,但无论怎么说,这都将成为能源电力领域的一个全面的进步。
北京科技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如何理解这一部署?当前如何落实“先立后破”的能源部署,实施碳达峰计划?
杜祥琬:想要理解“先立后破”这个问题,就要正确认识中国的能源资源禀赋,我们常说“富煤”、“缺油”、“少气”,但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准确,它只描述了化石能源、煤油气这样的关系,但是我过还有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这也是我们国家能源资源禀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这样一个资源基础,我们才有的可立,我们立好了,然后再去逐步地减退传统能源,这是我国“先立后破”思路的核心。
北京科技报:我国低碳转型资源基础十分丰厚,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整体情况如何?已经开发的再生能源占比有多少?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我国所面临最大的难题有哪些?
杜祥琬:可再生能源有多种,比如开发较早的水电。我国水电的开发潜力可以达到6亿千瓦,现在已经开发到了4亿多千瓦,但是未来也还有一点潜力。潜力比较大的是太阳能,其实还不到技术可开发资源量的1/10,属于潜力巨大的可再生能源。我国提出的目标是,2030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我相信这个指标肯定会超过。
北京科技报:在您看来,想让可再生资源真正成为我国能源的坚实保障,还需要哪些方面作出努力?
杜祥琬: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我们提可再生能源时是说,新能源一定要能够可靠地、优质地、输出足够多的量,当它能够开始替代一点传统能源的时候,我们再让传统能源逐步减退,即所谓的“先立后破”。比较稳当的做法应该是,让化石能源跟非化石能源协调互补,在协调当中发展,发挥各自的长处。
比如说我们的太阳能、风能,它需要调峰、不稳定,而煤电作为我国电力的主力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那它就可以做一些灵活性的调整工作,既成为供电的来源,又成为灵活性的资源,跟非化石能源结合好,为我国能源的健康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北京科技报:不同区域之间要如何做到,才能最终做到“协同碳达峰”?
杜祥琬:我们说的“碳达峰”指的是全国的碳达峰。不同区域在资源、经济发展的水平是不同,各个地方的情况不同,有的地区可能会早达、有的会晚达,这是正常现象,按照自己的情况稳步实现即可。
北京科技报:当下您认为工商界应从哪些关键的方面找到抓手,实现绿色和可持续增?
杜祥琬:工商界的抓手这个标题实在太大,因为工业有很多方面,每一个方面刚才我只是提了一下,比如不同的产业,它就有不同的技术需要发展减碳的技术。
你比如说咱们就举个例子,说钢铁咱们需要钢铁,但是钢铁现在是拿长流程来炼钢铁还是改成短流程呢?这个问题它就可以节约很多的煤炭。如果再进一步,把煤炭改称为氢、氢冶金,这样一种一些技术进步,在各个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产业,它都有不同的这个路可走,但是走好这个路都是要下功夫的。所以我觉得工商界可以有很丰富的创新天地。
北京科技报:近年来,许多地方开始大力推进大规模储能项目。您觉得现在的时机是否已经成熟?
杜祥琬:储能的手段多种多样,它跟具体某个地方的具体条件相关。如果有条件,成熟的技术就可以好好发展一下,但像化学储能、电化学储能等技术,它的成本还需要进一步降低,但我相信,这个问题在企业与市场的推动下会得到解决。在我看来,储能技术还需要点时间、努力和技术进步,但从长远角度看,它一定会在未来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