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探索核科技普及之路——院士专家纵论核科普与核工业发展

来源:北京科技报    发布日期:2022-09-26 09:43:15   阅读量:0

9月19日,由国家原子能机构、国家能源局、国家核安全局、中国科协、中核集团牵头指导,中国核学会与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江苏核电有限公司以及北京科技报社承办,全国涉核企事业单位、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科普中国、央视网、凤凰网、中核传媒协办的“魅力之光”杯核科普活动10周年暨首届核工业核科普创意大赛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

以下为嘉宾发言文字实录:

整理/记者 罗中云

○ ○ ○

展现沟通之美:

如何传播核科学?

活动中举办了两场与核科普相关的沙龙。其中以“沟通之美-如何传播核科学”为主题的沙龙活动,中国科学院科学文化传播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邱成利,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科幻作家凌晨,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蒋建科,著名科普博主、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物理教师、西瓜视频独家创作人李永乐,北京科技报社总编辑童庆安等着重围绕“核科普品牌打造有哪些诀窍?”“核科学怎么样更好地激发让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其他民生行业的发展和科普工作启迪”“如何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核科学原理?”“公共传播和社交环境下的核科普”等进行了研讨。

中国科学院科学文化传播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邱成利:

“魅力之光”活动非常有创意,能坚持十年做下来,从最初很少人变成很多人,说明我们正在探索出一条非常好的核科技普及之路。核科普和核科技同等重要,现在无论是法律框架,还是政策框架,包括国家级层次的规划都有,下一步应该做什么呢?第一个应该是制定核科普的专项规划,把重点任务、目标、方式,甚至一些工程确定下来,稳步推进。第二是加强核科普的创作,实际上科学传播的方式很多,从过去的讲课、讲座,到现在的讲解,做科学实验、微视频、直播等之类的活动,再接下去应该建核科普的场所。可能很多人没有机会走进核电站,我觉得应该有步骤的、有计划地去建立一批核科技科普设施,包括小型的开展核科普的科技馆,让大家能够很方便地了解核科技,知道核科技跟风、水、电一样,是很安全的能源,是未来能源的一个方向。

法国核电发电量占的比例在世界上是最高的,将近70%,我们国家比例还很低,下一步应该大力发展核科技,但光靠中核集团等这些专业人士还是不够的,还应该让社会各界,让普通观众都了解这一点。再一个就是创新科普的方式特别关键,还可以搞更多,更让大家喜闻乐见,传播效果好的活动,还应该吸引一批像李永乐这样的大师级科普人物参与核科普,核科技的科普领域应该有这样的明星人物。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科幻作家凌晨:

科幻作品对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非常重要,尤其是小孩子比较喜欢科幻小说。核这个问题其实很奇怪,科幻小说不谈核,只是简单的把核等同于核导弹,这是公众的刻板印象,近几年的中国科幻小说真正谈到核导弹的作品也不多。

反思下来,首先我们科幻人对核的认识就有刻板印象,把核等同于核电或者核导弹。而说到核电马上就会想到核电站的泄露事故。其实核电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安全性是非常有保障的,而且核电能做的事情非常多,生活中的核应用也非常普遍。要激发青少年对核电的兴趣,我们文艺作品里就要加强对核电的宣传,也要加强对核电的了解。第二点,现在的孩子通识科学教育比较多,专题的比较少。比如说核技术,一谈到核,孩子们首先想到的也大概会是核导弹、核电站,但是他不知道核能有很多应用,包括日常生活里的医学、探测、同位素应用等,很广泛。像我们从事文艺工作的就可以策划一些针对孩子核应用的、比较浅显的科普作品,激发孩子们对核应用的兴趣,并且对他们进行知识上的科普,最起码可以让他们不要一说到“核”就先想到核辐射。

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蒋建科:

说到核科普,我给大家分享三个小故事。第一个,我们的科普或者科学传播要做四个面向,其中一个就是面向人民的生命健康。我想起1987年我发了一条消息,中国农科院的研究员从1400份燕麦种子中优选出一种燕麦,可以降血脂、降血糖。报道之后,第二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就转发了,影响非常大,第二天农科院的燕麦就断档买不着了,所以我们面向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这个科普或者科学传播就非常有生命力。

第二,就是要让科学传播或者科普跑在谣言的前头。我想起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我采访不到专家,因为专家很忙,另外专家也不掌握一线信息。后来我忽然想起2005年发生的印度洋海啸时,我请中科院的张小全在人民网做过访谈,分析过海啸背后还是地震,里面涉及地很多地震科学知识,包括还有余震时老百姓怎么躲避等。我就在长安街大街上给同事打电话,告诉人民网把以前的那个报道结合现在的情况重新编辑后挂到首页上去。结果这个点击量不得了。所以我们做科普的平时要有“存货”,核科普也应该这样,不管什么时候,要让核科普正确的知识跑在核事故的前头。

第三,平时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我记得曾经在四川某个县采访,这个县农民朋友喜欢在小河里孵小鸡、小鸭,领导说放在河里影响生态环境,影响县的形象,但老百姓不愿改变。后来县领导灵机一动,请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专家做了报告,把PPT放了一下,这个科普专家就讲小鸡小鸭如果关笼子里用灯泡照,收入会更高,结果农民们就都行动起来了。这就是抓住了农民的需求,因为农民要增收。这个科普给我很大的启示,那就是用科普营造出良好的氛围,才会产生更积极的效果。

著名科普博主、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物理教师、西瓜视频独家创作人李永乐:

我最开始上讲台讲课的时候学生也听不懂,但我觉得已经讲得很明白了。后来我想到,每个人的知识储备不一样,你明白的事情学生不一定明白,你要学会搭桥。要弄清楚学生们的知识水平究竟是什么样的,在什么水平上,怎么才能让他从不明白到明白。

我在网上做科普节目也是遵循这样的规律,一般是把观众知识水平设定在初中生这个线上,听这个内容的人应该具备初中以上的文化程度。怎么让他明白一些核的道理呢?就要进行讲解。最开始做科普时就做了一条内容,正好赶上电影《无问西东》,里面黄晓明说我搞了奔跑的核,怎么理解呢?我就着这个电影来展开讲核的知识。讲核弹是怎么制造出来的?我们为什么用中子撞击核,做出原子弹。通过形象的比喻让大家明白基本的物理学原理,大家就比较容易接受了。

北京科技报社总编辑童庆安:

我们现在的传播有很多种方式,包括主流媒体、社交媒体的传播。今天我特别强烈的感觉到一点,我们还要注意发挥我们周边的人的影响力,比如今天有个小伙子演讲中提到在辽宁徐大堡建核电站时,通过自己通俗有趣的语言向周边村民进行宣讲,使他们对当地的核设施建设没有了太多抵触的心理。还有另外一位姑娘,她自己积极参与到核科普工作中,并在核电系统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而且还给其他人在核电厂、核设施、核单位里介绍另一半。这样贴近地气,公众就更容易接受核电了。

另外主流媒体还是应该站在导向非常明确,知识非常明确的角度推进知识传播。而在社交媒体上,应该鼓励像李永乐老师这样的博主通过有趣的方式,包括动画、有趣的解读把知识传播出去。

中核集团在这一块的科普做得很不错,他们做了很多工作,跟中国科技馆合作,包括他们自己也有核科技馆,能让公众走进去,了解核科学知识。尽管人还不多,但是走到核科技馆的时候就能更充分地了解核反应堆内部是什么样的结构,怎么应用的。因为公众对核的恐惧或者核的不理解,民用的核应用和武器级核应用是区分不了的,往往容易产生一些误解,当然也有一些极端事件的余波影响。如果能让公众现场了解它的工作原理、架构、工作方式,更易消除对于核方面的误解。所以推动核科普,要几方面都结合在一块儿来推进。

央视主持人曹煊一:

对于核知识、核科普有时候会局限于对这个感兴趣的,或者学这方面的专业人士。我们应该更多走近小学、中学、高校,走进社区,让更多人了解核。核能是双刃剑,它是最安全、最清洁的能源,比如说未来的氢能源就可以通过核能来制氢,海水淡化等等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如果大家都了解了,相信对它非常感兴趣,就会有很多人投身其中。

对于核科普宣传可以借鉴很多其他领域新媒体渠道的方式,比如说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四川大学有个华西医院的公众号,很多人挺喜欢看的,那里边也是很多专家写的,把很多专业的问题说得很有趣,比如说早起一杯蜂蜜润肠,晚起一杯蜂蜜养颜,专家说“除了胖没啥用”,大家就觉得比较好玩,印象比较深刻。

核科普也需要几方面的结合,需要各方努力,相关政府部门要推出更好的引导政策,跟核有关的企业,对于核科普工作者有更多的激励政策。科研是科普的源头,科普就能助推科研的发展。比如说我们熟悉的物理学家霍金《果壳中的宇宙》《时间简史》引发了全世界对牵引科学的喜爱、热爱,同时反推让霍金更加身残志坚,继续探索科学前沿,这都是相辅相成的,大家需要共同努力。

○ ○ ○

体现核谐之美:

如何实现核产业创新发展与核科学普及的两翼齐飞

以“核谐之美-如何实现核产业创新发展与核科学普及的两翼齐飞”为主题的沙龙研讨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兼中国能源报总编辑谭介辉,中国核能股份有限公司党建宣传文化中心主任张国华,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杨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文法学院副院长谭爽等围绕“双碳背景下的核电发展展望及对科普的期望”“如何润物细无声地将核能的绿色属性向受众精准传播”“核能企业如何更好助力从‘邻避’到‘邻喜’的跨越”“如何整合行业力量提高公众对核能的认知度认同度”“如何创新治理形成公众更加有效参与支持核科普、核产业的发展的路径?”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流。

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

核电是我们能源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未来确保我们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撑。我们国家的核电还会有比较大的发展,因为体量很大,现在核电的装机容量、运输容量占世界第三,建设的核电站世界第一,如果把正在建设的和现在运行的加在一起是世界第二。而且用不了五年到十年的时间,可能就世界第一,超过美国了。美国现在的核电有将近一亿千瓦的装机容量。对中国来讲,要特别注重保障能源安全。我国在这些石油、天然气等方面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快速发展核电,对于确保能源安全很重要,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现在山东的海阳核电站,浙江的秦山核电站,不仅着眼于核发电,还在利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多余热量用于地方供暖。以前当地供暖要大量烧散煤,用小锅炉效率很低。换成核能来供,把海阳核电站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送到每家每户去,从成本上算,比原来烧煤或烧气便宜一元钱。对于核电站来讲,既没有减少发电,其资源利用效率又提升了。在秦山,基础设施要差一些,可供热量少一些,供暖可先供公用设施,如电影院、厂房办公等。核电站发电的同时供暖,这是很大的前景。

我们做核科普,一个是要能够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把科学的道理说出来。同时也要针对老百姓的问题进行解惑。比如日本的福岛核事故大家印象很深,我讲的时候被问如果中国发生这样的核事故怎么办?那当然也是不得了的事,但我也要反问:中国为什么会发生那样的核事故呢?中国工程院在福岛核事故以后专门写了关于未来核电发展的一章,明确表明了中国不会发生类似于切尔诺贝利和福岛那样的核事故,我们发展的核电站跟发生事故的核电站本质上是不同的。 

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兼中国能源报总编辑谭介辉:

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一样,科学的普及跟科技的创新同样重要,这是科学发展的一体两翼,是相辅相成的。目前对于核能领域,有三个方面要下大力气进行普及和推广:第一个是要减少大众对于核能认知方面的知识盲点;第二个是要减少大众对核能认知方面的误解和误会;第三个是要大力减少普通大众对核能的偏见。

怎么减少?我觉得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要用专业知识,通过专业媒体进行专业的、大众化的传播,形式多样,让大家接触它、了解它。今天这个活动就办得非常成功,非常有成效,中核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做得非常好。在核科普方面,媒体也要进一步加强 “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尤其要贴近群众。

我听说现在核技术可以用来保鲜、杀菌、消毒,但是很多人没听说过,至于后面的原理,怎么管控,怎么应用,就更没多少人听过了,说明普通老百姓认知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中国核能股份有限公司党建宣传文化中心主任张国华:

我是做高温气冷堆的科技转化的,做了二十年。高温气冷堆是我们国家自主创新的,目前处于世界领跑地位,去年在山东荣成的示范工程已经发电。高温气冷堆优点很突出,一个是在断电情况下,比如像日本福岛那样的条件,它都是安全的,反应堆可以停下来,余热可以自动排出去。

第二个特点是高温气冷堆的蒸汽,可以普遍用于工业领域。我们知道,减碳除了民用的排碳,最主要的还是工业排碳,特别是冶金和化工行业的排碳。而高温气冷堆可以和化工行业耦合,通过高温气冷堆技术给化工园区供给高参数的工业蒸汽。现在已有几个示范项目正在推动,落地建成后将为化工行业带来革命性的改变。另外冶金行业我们也在连接,如果把冶金行业做成氢冶金的话,也将改写冶金行业的格局。

我们既做核电也做风电光电,其中核电是2375万千瓦装机,风电光电是1200万千瓦,这些能源形式恰好是互补的,因为核电最大的优势是全天候运行。现在我们机组利用的负荷率达到90%以上,而风电和光电的利用小时数是非常低的,往往需要电的时候没风了,或者没光了。另外,光伏晚上肯定是不行的,它大概是1000多小时的利用率,风大概是2000、3000小时。中国核电推项目的时候不仅是局限于核电产品,还要把风能、光能和核能合在一起,给当地政府提供综合能源的解决方案,当然其中也要融入智慧化、信息化的技术。

就当前来说,社会公众对核的认识比前些年要好得多了,还是要靠大家一起努力,从我做起,用科普语言讲解世界上发生的一些重大核事故。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杨波: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核电占比是20%,全球是10%,我们国家去年差不多是5%左右,“十四五”期间,我国核电将按每年6—8台机组的节奏核准,这是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我们核能行业协会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在行业企业与社会间做沟通。沟通主要会涉及三方面,首要的就是信任问题。大家一谈到核就想到原子弹,但是却没想到核电是能控制住的,能够安全稳定的发展。世界上曾发生过几次核事故,给公众造成了信任方面的问题,因此首先要取得信任,这是沟通的基础。第二个是风险认知问题,实际上也是科普的问题,知识的吸收问题。第三个还有个利益问题。这三个是沟通最重要的方面,也是公众接受核电的三个要素。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文法学院副院长谭爽:

做核科普,跟社会、公众沟通时需要考虑两方面关系。一方面,处理局域科普和广域科普的关系。前者围绕项目展开,服务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后者面向大众展开,旨在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目前的挑战更多在后者,因为面向的大都是分散的非直接利益相关方,如何“让他们感兴趣,愿意听”?可以考虑使用一些社会网络将他们串联起来。除了科普进学校、进党校外还应守住两块阵地,一块是面向广大网民的“互联网阵地”。在处理好保密要求的基础上,要更加开放地接纳各种新的媒体形式、网络平台,包括网络语言。另一块是立足基层的“社区阵地”。可以将科普工作持续地和社区营造、基层党建等目标打包起来,通过党建引领,调动社工、志愿者、社区组织的力量,将具有亲和力的社会自组织纳入科普或公众沟通体系当中,使之成为老百姓和企业、行业、政府之间的桥梁。

另一方面,处理事实和情感的关系。公众接受观点依赖两个层面:一是科学理性所关切的事实。二是价值理性所包含的情感。所以可以将柔性的情感融入硬核科普中。这种情感包括但不限于熟悉感、信任感、尊重感、自我效能感等。故科普时除了单方面的“说”,还要融入“倾听”和“感受”,考虑如何科普才能让人感受到我与核产业的发展有正向的关联,如何科普才能让说话的人获得更广泛的信任,如何科普才能让公众感受到自己的声音、价值被尊重而不是被灌输和填充科学知识……尤其现在市场上有一些文学影视作品实际上起到了“唤起恐惧”的效果,科普时可以关注如何与之对话。 

新华社高级记者、经济参考报编委李新民:

在双碳战略指引下,中国光伏发电发展也非常快,我们感受到它的成本降低得非常快,而且普及得非常快,风电的度电成本甚至降到了一毛二,这种背景下核电本身投资比较周期长,投资比较大,后边问题处理比较难。但其实核电和其他能源可以优势互补,和谐发展。在海外最近有个消息,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主,对于核电,以前邻避效应很多,现在不一样了,以前反核现在拥核,老百姓对核电站支持率高达80%。对于核电、核能的科普,媒体人责任重大,期待社会对核的理解支持不断增多,从邻避到邻喜的那一天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