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小中考”出现“神仙题”,新教学理念该怎样落地?
“北京鸭”“微针治疗心梗”“馒头发酵”,在北京今年的“小中考”中出现“神仙题”,是否严重“超纲”?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如何实施?
撰文/罗中云(本报评论员) 图文编辑/陈永杰
前不久,《 2023 年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卷权威解析》依照惯例,在考试结束后被刊发在媒体上。但令人意外的是,文章刚一刊出,即有视频号博主发布视频,对相关解析中提到的部分试题及出题意图表达了不满,认为严重“超纲”,脱离中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加剧了“内卷”。
这些质疑也引发了舆论热议,有些人对博主表示支持,认为试卷中确有很多“神仙题”,远超中学生的理解能力,成年人都未必搞得明白。从博主所描述的一些内容来看,有的的确感觉像被人闷了一棍。比如“以北京鸭的遗传和代谢为背景,引导考生感悟端牢中国饭碗的重要意义”“评价微针治疗心梗的优势或不足”“以馒头发酵制作为背景,鼓励考生热爱劳动,乐于探究和分享交流的习惯,密切了考试评价与日常教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体现了考试评价的过程性和持续性”……
不过对多数成年人来说,稍作思考,也会发现其中一些题目或出题意图其实有其内在逻辑。比如“以北京鸭的遗传和代谢为背景,引导考生感悟端牢中国饭碗的重要意义”这样的描述,只要稍微了解些生物育种、粮食安全、种质资源等方面的知识,应该不至于难以理解。其实对于初中生来说,也有必要了解一些这方面的情况,从小树立粮食安全、生物安全的正确认知。
以北京鸭为例,它是北京特产,获得了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有 400 多年历史。资料显示,在明朝迁都北上时,漕运繁忙,船工为捡拾散落的稻米,于是将南方特有的小白鸭带到北京,久而久之,落户北京的小白鸭就成为专一育肥的肉用型鸭种,也成为了北京本地的代表性特产之一。清朝时,北京鸭成为清宫御膳后传至民间,北京烤鸭随之诞生,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代表。但在19 世纪 70 年代,有美国人携带北京鸭坐船返家,将这种优质鸭种带到了北美,后来这个品种又被传到欧洲等地。
20 世纪 50 年代,一些欧美育种企业开始聘请遗传学家以北京鸭品种为基础进行商业化育种,并先后培育出英系樱桃谷鸭、美系枫叶鸭、法系南特鸭等谱系,反过来占据了我国瘦肉型肉鸭品种的大部分市场,卡住了我国这些品类种质资源的“脖子”。直到 2017 年,我国种业企业等经过多方努力,才初步实现了白羽肉鸭种鸭繁育技术等方面的自主可控。当前,我国越来越多的禽类育种企业也在开展技术攻关,希冀将禽类“种业芯片”握在自己手中。
很多人以为所谓粮食安全,仅涉及到我们所吃的稻米、小麦、玉米等粮食。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要知道,人们的饮食需求不仅仅只有粮食,还有肉、蛋、奶、蔬菜、水果、油料等,而这些领域,我国都有很多重要的种质资源要保护,同时还要通过现代生物育种等技术的研发,实现尖端种业技术的自立自强。可见,中考生物试题以北京鸭为引子,引导考生感悟端牢中国饭碗的重要意义,并非无的放矢,而是与国家战略保持一致的。
当然,有些题目出题本意是好的,希望能将课堂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但也可能忽略了中学生的现实生活背景。比如关于馒头的发酵制作,考察学生掌握的发酵知识原理本没有错,不过借助的载体值得商榷。
因为从当前北京市的发展现状来说,已很少有人因为想吃馒头而自己动手和面、发酵制作。毕竟费时费力不说,做出来的馒头也未必合口味。现在,人们想吃馒头,多数会选择直接去超市或餐馆、零售点购买。中学生也不例外,他们或许从来没见过怎么做馒头,自己更没有做馒头的经历,要通过馒头制作来考察学生对发酵原理的掌握程度,大概有些想当然。至于说“评价微针治疗心梗的优势或不足”,虽本意是要引导考生养成从正反两方面对事物进行理性思维的习惯,但这个话题给人感觉太过生僻、专业,学生可能云里雾里,成年人乍一看或许也会在心里嘀咕“出题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教育部发布劳动课程标准,烹饪等纳入课程内容(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大力推进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更加注重教学与国家发展、时代进步的联系,注重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实际相结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动手实践的能力等,并取得了相当了不起的成就。尤其是全国首善之区的北京,更是领全国风气之先,在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不过任何优秀的教育教学、学业评价等改革方案、改革理念的落地都要脚踏实地,并在调查研究和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正视不足,一步步有针对性地调整改进。特别是既要贯彻和完善相关新理念、新思想,也要充分尊重学校、老师、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要充分听取一线老师、学生、家长和其他社会各界人士的想法和意见。毕竟中小学教育教学、学生评价等会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可能“关起门来自己玩”,而多听听不同声音,尽可能照顾到各方诉求还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