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评论|科技元素频现中、高考试卷,“双减”背景下科学教育迎来契机

来源:北京科技报    发布日期:2023-07-01 10:28:38   阅读量:0

2023年中、高考试卷中频繁科技元素,“双减”背景下如何做好科技教育的“加法”?

撰文/罗中云(本报评论员)  图文编辑/陈永杰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23年的中、高考已全部结束,但关于考题的争论仍在持续,尤其是考卷中越来越频繁出现的科技时事、科技热点、科学理念等都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比如全国高考理综全国乙卷第35题以中国第一辆火星车“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为背景,展现我国在探月探火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理综新课标卷第17题以世界现役运输能力最大的货运飞船——今年5月成功发射的“天舟六号”为背景,展示我国科技创新实力,引导学生树立科技强国的远大理想。

而在文综全国甲卷第1—3题,则讲述了泉州出口胡萝卜的基地由原先依靠进口种子到实现国产种子替代的故事,增进学生对国家、对家乡未来发展的自信心。理综全国甲卷第31题以某旅游城市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后城市环境发生的变化为背景,展现水体清澈、鱼跃鸟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体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感悟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新局面。

在全国各地的中考中,也有不少题目紧扣我国科技发展热点。其中,北京市2023年中考物理试卷中,就有题目以“云中探秘问苍穹”为背景,向学生展示了我国在轨气象卫星家族中的新成员——风云三号G星为实现精准预报降水所做的突破,在考查学生通过阅读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将科技服务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实际上,风云三号G星在今年4月16日发射入轨,仅仅两个月后就出现在试卷上,体现出试题对科技发展的高度关注。此外,试卷中还有涉及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题目,而神舟十六号在5月30日发射成功,距北京市中考仅20余天。

相比于物理、化学、生物考卷中的“硬核”科技,近年来中、高考语文试卷其实也有很多科技元素。比如:今年全国甲卷的作文材料,“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要求考生自拟标题进行写作。而在去年浙江省的高考作文材料中还提及“之江实验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团队……斩获超算应用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戈登贝尔奖……”;去年语文新高考Ⅰ卷的试题则涉及了我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栾恩杰的故事,引导学生对科学精神与科学家精神的培养。

中、高考这样全国性重大考试越来越多地与科技热点、科技发展成就等联系起来,意味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又出现了新的方向,这就是“双减”之后,科学教育要做“加法”。其实国家层面早已在持续发力,今年5月29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就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推进中、高考内容改革,增强试题的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创新性,减少机械刷题,引导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加强实验考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验能力。

《意见》还提出,各地、各有关高校要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有效模式,明确“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高校科学营”等项目在选拔、培育、使用上的各自侧重点,推进有序实施,提高培养效率。试点建设科技高中,加强大学与高中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衔接。还要求加强国家科技计划对科学教育相关领域研究的支持;设立一批试点区校、基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定期开展全国青少年科学素质监测等。

这些政策意见在未来的中、高考命题中,想必会得到越来越多的体现。依照我国国情,中、高考犹如指挥棒,哪怕是细微之处的变化,都可能直接影响中小学未来的教育教学方向或重点。之前的体育等科目就是这样,自从被列入中考必考科目后,很多学校一改往日敷衍、漠视的态度,开始重视上课的质量以及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

科学教育相信也会是中小学校未来教育教学的一个重点。从现实的角度看,有效地开展科学教育有利于直接提高学生在中、高考时的分数,提高学校的升学率。更广泛的意义则在于,中小学生接受充分的科学教育,有助于培养科学兴趣,增长科学见识,确立科学思想及科学精神,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从而提升个人的科学素养。当前,科技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而科学教育则是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础,于国于民都是有益且必要之举。

不过,科学教育的开展也面临诸多限制,如区域发展不均衡、科学教育资源尚未有效整合等。此外,科学教育涉及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相关资源分散在各个部门、领域、行业,需要有效的政策引导以及主管部门、学校、家庭、科技教育机构、科技传播媒体平台等各方凝聚合力,齐抓共管,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衔接,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科学教育的机制,从而为中小学开展高质量的科学教育创造良好的支撑条件。当然,也要继续大力推进优质科学教育资源的均衡化,确保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及特殊儿童群体在科学教育中“一个都不能少”,避免科学教育开展中可能出现的不公平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