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朝阳区最美科技工作者|孔祥溢:乳腺外科领域的“六边形战士”
1989年出生的年轻医生——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孔祥溢,他就像一位“六边形战士”,在医疗、科研、教学、专利研发等多方面大放异彩。
撰文/记者 廖迈伦 编辑/贾朔荣 摄影/张星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在国际权威SCI期刊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级、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朝阳区科技计划项目等十余项课题;获批6项国家级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国家卫生健康委“青年学习标兵”……很难想象,这些荣誉和成绩属于一位1989年出生的年轻医生——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孔祥溢。他就像一位“六边形战士”,在医疗、科研、教学、专利研发等多方面大放异彩。
◎ ◎ ◎
“见彼苦恼、若己有之”
曾几何时,肺癌是全球第一大癌,但如今,这一位置已被乳腺癌替代。国际卫生组织发布的2020年统计数据显示: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达226万例,超过了肺癌的220万例,乳腺癌跃升为全球第一大癌。我国的乳腺癌发病率也在逐渐增加。
作为顶尖的肿瘤专科医院,每天都有患者从四面八方向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涌来,乳腺外科的诊室门口亦是如此。小小的走廊常被患者和家属围得水泄不通,希望得到更好、更及时的救治,是很多深夜就等候在医院的患者的心声。
孔祥溢深知患者求医问药的艰辛与不易,每次出诊,他都尽己所能耐心解答每一位患者的疑问,一上午的门诊结束,他几乎已经说不出话。有时,他也会遇到情绪焦虑、甚至态度不太友好的患者,对此,孔祥溢觉得:“这也是对医生的考验,不仅要有医学素养,还要有人文素养,最重要的是要有同情心。”药王孙思邈曾言:“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孔祥溢深知,站在病人的角度,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善待病人、敬畏生命,自古以来就是医者的必备素养。
◎ ◎ ◎
用科普为受乳腺癌威胁者“减伤”
一次次耐心细致的问诊、一场场认真周到的查房、一台台精益求精的手术……在孔祥溢的帮助下,众多乳腺癌患者重拾信心,回归到幸福惬意的家庭生活。然而,也曾有患者,让他感到深深的无力和遗憾。“我曾接诊过一位来自农村地区的患者,她直到肿物长到很大才来就医。此时,她的皮肤早已破溃,甚至出现了远处转移和区域淋巴结转移,乳腺癌已发展到晚期。治疗中,她承受了比多数患者更大的痛苦和更多的经济压力,但最终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提及这位患者,孔祥溢至今依然感到十分惋惜。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和进步,多数早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好,但对于错过了“早诊早治”良好时机的晚期患者来讲,乳腺癌或许是一道痛苦的“催命符”。为避免更多悲剧发生,孔祥溢和同事们决心通过科普,提升公众的早期筛查意识,惠及更多可能面临乳腺癌威胁的女性。
2020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外科王靖教授科普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科普书籍《专家教你呵护乳腺健康》孕育而生。作为科普团队的一份子,孔祥溢坦言其中一字一句皆由临床医生写就,内容聚焦如何做乳房的自检等重点话题。此外,科普团队还特别为本书录制了配套视频,期望对乳腺癌风险人群和患者更具指导意义。出版后,本书受到了广泛关注,新华视讯、腾讯、抖音、快手等众多平台纷纷转载,点击量高达几百万次。同时,也收到了众多患者及家属的好评,有患者反馈道:“以前对乳腺癌一知半解,时常紧张忧心,如今这本书让我了解到很多科学道理,使我不再过度担忧,而且收获了许多实用建议。”
除参与编写科普书籍外,孔祥溢也常通过线上医学知识讲授、公众号写作、与患者及家属分享交流等方式进行科普。在他看来,将自身掌握的科学知识倾囊相授,也是医生的社会责任。或许每进行一次科普,就可能在未来减少一些乳腺癌对人们的伤害。
◎ ◎ ◎
打破国界,共同探索治疗模式的创新之路
无论何种疾病,早诊早治均是“良方”,在此基础上,科学的治疗方式亦不可或缺。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传统的治疗方式需不断迭代,在此过程中,加强学术交流,寻求国际合作成为引领患者通往健康彼岸的崭新之桥。
忆起在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联合培养、在英国剑桥大学阿登布鲁克医院担任访问学者的日子,孔祥溢充满了怀念。在那里,他学到了精妙绝伦的实验技巧,掌握了处理疑难问题的创新思路,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了浓郁的学术氛围。“但在我看来,更可贵的是这段难忘的经历让我成为了国际交流的一座桥梁,促成了一些中外合作,找到了共同探索乳腺癌治疗新模式的道路,从而给患者带来更多获益。”孔祥溢如是道。
▲孔祥溢在英国皇家马斯登癌症中心,摄于2020年1月(受访者本人提供)
众所周知,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多是先手术、后放疗(包括全乳放疗和在瘤灶处的加量放疗),但这种传统模式却存在一定的弊端。随着女性审美意愿的增强,在切除肿瘤后,医生多会通过一些整形手段,动员周围的腺体组织填补摘除瘤体后形成的“凹陷坑”,从而提升整体的美观度。然而,这种整形会打乱腺体结构,从而导致术后对瘤腔部位进行加量放疗时,存在位置不准确的问题。由此,孔祥溢所在的科研团队与本院放疗科合作,探索是否能将加量放疗挪至手术前进行?此时瘤体尚存,不会存在定位不准的问题,也无须采取添加标记或植入异物的方式定位,避免了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这一课题实施也得到了来自剑桥大学研究人员的建议。目前,入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患者恢复情况良好,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一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患者。
孔祥溢还与海外科研人员共同申请科研课题,合作研究持续治疗模式的改革创新。
◎ ◎ ◎
借助人工智能,用数据提升决策准确性
创新药品的研发,手术切除技巧的提升,乳腺重建技术的发展,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乳腺癌对患者生理及心理等方面的影响。但在术后,多数早期乳腺癌患者和其主治医师常会面临一个重大抉择,是否需要接受术后化疗?
从前,这一判断往往只能借助单一患者的检查数据和医生的临床经验,主观性较强。如今,这一问题迎来了人工智能的助力。
借助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手段,挖掘非结构化的影像数据、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等临床数据,设立测试集,从而得到临床支持,再通过数据准确构建决策系统,进而解决患者面临的实际抉择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无须化疗的患者免受身体之苦和精神与经济压力。
事实上,这一项目属于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孔祥溢作为课题骨干深度参与其中的乳腺癌板块研究,除此之外,项目也涉及肺癌、胃癌、前列腺癌、肾癌等恶性肿瘤。
“这一项目不仅是对精准医疗的推动,也是对转化医学的推动。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恶性肿瘤数据库的构建规模上,我国与外国尚且存在一定的差距,也正因如此,我们更应迎难而上,‘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借助多学科之力推动医学的发展进步。”孔祥溢谈道。
除参与科技部重大专项外,他还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科协金桥工程种子资金(A类)、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项目等十余项课题;入选北京市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醉心科研的他,极富创新精神,脑海中总是充满着创新想法。常在手术室奋战到凌晨的他,在结束繁忙的工作后,依然牵挂着乳腺癌手术尚未完全突破的技术问题。围绕更好地实现腋静脉的暴露,以及解决放假体时胸大肌的牵拉两个重点问题,孔祥溢不断思考、探究、尝试,设计了一系列手术器械并申请了专利,目前样品已制作完成,且试用效果良好。对于这些专利,他充满了信心,“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推广,让更多医生使用这些器械,为提高手术效率、保障安全性作出贡献。”
◎ ◎ ◎
留院坚守岗位,投身抗疫一线
2022年4月25日,刚刚完成一台手术的孔祥溢,接到了一条不平凡的群消息。距离医院不远、自己所居住的小区即将封控,目前“只进不出”。由于医院所处的潘家园地区正是此轮疫情的“风暴点”,许多居住在附近的医护人员已被隔离,人手极其短缺。此时的他,陷入了两难的抉择中,一面是亟需治疗的患者,另一面是刚刚分娩的妻子和不到三个月大的孩子,短暂的犹豫后,他还是给妻子打去了电话,说自己可能近期无法回家,暂时会先住在院里。没想到,这一住就是一个多月。谈及此处,孔祥溢有些动容,他很感谢妻子对自己工作的理解与支持,相信同为医生的她,能够谅解自己心中那份放不下的对病人的责任。
在封控的一个月里,他像个不知疲倦的“陀螺”,承担了原本多位医生负责的工作。每天早晨6点,他起来给患者开核酸检测的医嘱、办理出院,白日里门诊和手术排得满满当当,时常顾不上吃午饭,晚上的时间还要奉献给即将手术的患者。谈话签字、问病史、写病历,他夜以继日、夙兴夜寐,只为在疫情期间,保障正常的医疗节奏,让患者免受疫情所扰。
与此同时,孔祥溢还作为本院核酸采样医疗队的一名组长支援抗疫,附近的垡头社区、三间房社区……都能看到他“大白”的身影。
(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谈及对未来的期许,他表示:“我希望我们的科室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希望自己能为国家乳腺外科事业舔砖加瓦,不断思考如何提升临床诊疗水平和患者生活质量,努力缩小和发达国家存在的科研差距,致力于打造中国特色的科研成果,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孔祥溢将对医学的这份爱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科研之果、科普之功、创新之力,为医学这座摩天大厦增光添彩;行而不辍、履践致远,他始终相信,通过自己与其他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国乳腺外科事业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