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评论 | 科普科创协同发力,构建“大科普格局”

来源:北京科技报    发布日期:2022-09-17 13:57:59   阅读量:0

新时代下,统筹推进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工作需凝聚调动各方合力,高校院所、企业组织、媒体平台、科技工作者、公民等共同参与,构建社会化大科普的发展格局。

撰文/罗中云(本报评论员)  编辑/吉菁菁   供图/视觉中国

最近,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加强协同联动和资源共享,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社会化科普发展格局”“坚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同时,《意见》也提出,“到2025年,科普服务创新发展的作用显著提升,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基本形成”,并要求到202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5%;到2035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25%。

▲2022年9月5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时代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有关情况。科技部副部长李萌,中国科协专职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庆海,科技部科技人才与科学技术普及司司长吴远彬,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王挺出席。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当然是不容易的。有数据显示,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2010年时为3.27%,至2020年提升到10.56%。但从整体看,我国科普工作仍面临诸多难题。比如部分地区对于科普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资金投入、人力设施及机制保障缺失,科普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没有位置或一笔带过,缺少明确指标要求。而当前,我国的科普事业仍然以政府为主导,经费主要依赖财政支持。统计显示,我国2020年的全社会科普经费中,政府拨款约占了80%。如果缺少相关机制或制度性保障,要顺利推进实施科普工作的难度是相当大的。此次《意见》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履行科普工作领导责任,落实科普相关法律法规,把科普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科技创新协同部署推进”可谓切中要害。

当前,我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也导致了科普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有些地方地理地质条件优越、动植物资源丰富,但科普工作却没有特色,白白浪费优势资源。解决这些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脚踏实地,聚焦薄弱环节补齐短板,尤其要在全社会形成基本共识,扫清对于科普认知上的误解和偏见,在制度、机制的安排上予以同等尊重。这样,科普工作与科技创新才能真正实现“两翼齐飞”。

另外,也要充分认识科普工作的复杂性。它不能仅靠政府部门来推动完成,还需要各类社会主体,包括高校院所、中小学、社会公益组织、企业、媒体平台、科技人员、社会公众等各自发挥特色或资源优势,共同构建社会化大科普的发展格局。这当中,政府部门要发挥核心作用,抓住顶层设计这个“牛鼻子”,出台一系列激励性政策,整合各方资源参与科普,还要注重探索项目补贴、以奖代补等多种形式的资金支持形式,吸引部分社会资本的加入。政府部门也需要不断改进科技人员的评优评奖、职称评审机制,加大科普的权重比例,激励更多科技人员参与到科普事业中来。

扮演信息传播角色的媒体也有必要在科普方面积极主动、有所作为,如设科普专栏,邀请科技工作者撰写科普文章,或请他们结合社会热点面向公众开展科普讲座。同时,媒体是重要的社会沟通桥梁,在组织各类科普活动方面有动员力强、宣传平台多等优势,对于活动的影响力往往能产生放大效应,如北京科技报等专业科普媒体近年来就参与组织了很多诸如科技周、全国科普日、北京科学嘉年华等大型科普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2022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第十二届北京科学嘉年华开启

信息时代,网络科普的重要性无可比拟。面对网络上各种科学谣言,媒体也有责任与相关权威专家等一起,通过制作优质科普内容,占领网络科普高地。此外,现代人获取科普知识一般较碎片化,容易“一知半解”“以偏概全”,要改变这种现状,应鼓励更多科普作家、科研人员撰写内容更为丰富、更系统化的科普读物,以帮助人们尽可能地了解事物全貌。以《十万个为什么》为例,尽管已诞生多年,至今仍是很多孩子课外读物的首选。当然,科普最重要的参与者是普通公众,我们尤其需要大力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强化科普的重要性,助力公众“终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