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媒体欢迎的科学家”评选揭晓
人气科学家分享科学传播心得
文/记者 王小艳 编辑/陈永杰
摄影/张星海
为迎接全国首个科技工作者日,鼓励致力于科普活动的科学家,引导科技工作者善用媒体更好地开展科技传播活动,消除媒体在科技报道中可能存在的误区。5月18日,“最受媒体欢迎科学家”发布及媒体培训会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最终,欧阳自远、范志红、胡大一、张双南和杜文龙等5位科技工作者高人气入选。
此次活动由北京市科技记协主办,并得到了北京科普作协、首都互联网协会新闻评议专业委员会和北京市科技传播中心的支持,北京科技报社承办。
“最受媒体欢迎科学家”评选由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北京科技报等媒体的数百名科技记者、编辑参与,通过提名投票的方式评选出媒体人心中最善于沟通、乐于传播的科学家。
据统计,我国有超过8100万的科技工作者,他们担负着支撑引领科技创新发展的艰巨任务。为了促进各级党委政府切实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的联系和服务,重视科技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兴起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国务院特别批示,自2017年起,将每年的5月30 日设立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这次发布及培训活动也是迎接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一场媒体特色活动。
主办方希望通过这次发布和培训,促使更多科技工作者走出自己的“小圈子”,积极参与科学传播,提升大众科学素养,同时帮助媒体消除在科学报道中存在的误区。
北京市科技记协、北京市科普作协、首都互联网协会新闻评议专业委员会等单位,拟以欧阳自远院士的名义设立“欧阳自远科学传播奖”并举行了授牌仪式。 “欧阳自远科学传播奖”将用来鼓励积极参与科学普及的大众传媒从业者和积极参与科学传播的科技工作者。
5位入选科学家在会上分享了如何做好科学传播的心得。
欧阳自远:一场媒体直播效果相当于我作三年科普报告
身份:中国科学院院士
欧阳自远院士说,多年的科普工作让他体会到科学与媒体融合是科学传播的新方向。2004年,中国的探月工程正式立项。这项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探月计划也承受了相当大的舆论压力。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地球上的事情都做不完,干吗那么着急要去探秘月球呢?我国的工业基础、空间科学、空间技术以及人才队伍都比较落后,我们有能力探测月球吗?还有美国和前苏联为了空间霸权的争夺进行了108次月球的探测,中国能比别国做得更好吗?月球探测要花很多钱,据说是天文数字,中国能够承受得起吗?
当这一系列问题如“陨石”般砸来的时候,欧阳自远院士才意识到让公众理解他们所做的科学事业是多么的重要,“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老老实实、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地去做好科普工作,让每个层次的公众理解我们所从事的科学事业” ,欧阳自远院士说,“我必须尽力既要做好科学研究,也要做好科学传播工作。”
仅仅是月球探测欧阳自远院士就准备了28种不同的稿子,小学、中学、大学,甚至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都有不同的稿子,他致力于让各个阶层的人都听得懂那些高高在上的科学知识。“我拿院士做实验,给他们讲高中的版本,讲完了以后他们说欧阳讲得太好了,全听懂了,太有必要了!院士们非常支持和赞成我的科普方式。”
作为科学家更要学会做最原始的科学传播,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对于科学家来说是巨大的暖流,“我们解释了大家的疑惑,让大家振奋起来,才是我们工作的原动力”,因此欧阳自远院士每年平均要做52场讲座,2万多人能到现场参会。但这样单一的传播效率远远比不上媒体,“一场媒体的同步直播所达到的传播效能是我作150场报告,花大约3年时间才能实现的”。
▲“欧阳自远科学 传播奖”授牌仪式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背景下,社会上流传着很多谣言甚至是伪科学,作为科学家更有责任传播正确的科学理论,以理服人。欧阳自远院士建议科学家们做科普要有鲜明的科学主题,一定要跟人文结合,做令人感到亲切的科普。更不能好为人师,要抱着平等的心态进行科普,要认真用心地进行科普。作为科学家不仅要传播科学内容,更要传播科学思想,粉碎伪科学和科学谣言。
此外,科技媒体在进行科技报道时,不要过分强调标新立异,语出惊人,记者要关注科学事实,多跟专家沟通,做真实可信的媒体报道。欧阳自远院士说曾经有记者采访过他之后,稿件内容与他要阐述的事实有很大出入。“欧阳自远院士说他对电视采访一点都不害怕,最怕的是纸制媒体的采访,因为电视媒体是由自己掌握分寸的。但是报纸的采访他会一再请求,必须经过他的修改,“我甚至希望签上字,我保证24小时改完寄回给你”。所有科学家也应该具备这样严谨的科学态度,科技工作者要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融合、实事求是,发挥现代媒体在科学传播当中的巨大威力,才能传播正能量。
张双南:当严谨与通俗出现矛盾时,严谨永远是第一位的
身份:中国科学院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
张双南提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科学传播也是如此,那些复杂深奥的科学原理借由轻松诙谐的方式更能达到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
媒体和科学家的关系是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作为科学家要把媒体的关系利用好。1997年的时候,张双南和几个同事提出了一种黑洞自转的方法,在论文发表前就有英国的一个媒体注意到了论文的预印本,然后做了一篇报道,正是这个报道使得学术界关注张双南的学术成果。“正是媒体的报道对我自己的学术生涯,学术研究起了积极的作用”。
有时候做科学传播常常有一个迷思:科学报道要不要严谨,严谨和通俗的矛盾怎么解决?张双南说严谨是最重要的,科研人员说出的信息不需要精确,但一定要正确。
范志红:我提出的理论变成常识,很有成就感
身份: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
范志红在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上坚持写了很多年的科普文章,对于科学传播体悟颇多。
1996年范志红教授与媒体结缘,当时她还只是一个环保志愿者,公众对于健康问题也不像现在这么重视,通过环保活动,她认识了一些媒体人。在他们的启发下,范志红教授开始专攻自己的食品、营养专业,在网络上推广自己的营养学研究。
她先写博客文章,后来发展到微博、微信,做起了自媒体人。她写了750多篇关于健康知识的科普文章,传播效率空前。通过各种传播载体,范志红发现“有一个观点可能是我先提出来的,其他的专家可能还不一定全认同,但是过了三年以后,它变成了一个常识,这让我觉得特别高兴,特别有成就感”。
在做科普的时候与媒体沟通应保持平等的态度,多为受众着想。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科学家也要想想他想要什么样的信息,而不是长篇大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另外在科普过程中也要为受众着想,不是直接把知识灌输给受众,在辟谣的时候不仅要阐明原因,还要给公众提出应该怎么做的合理建议。
很多科学新闻都需要科学媒体的细节性解读,无论是媒体还是科技工作者自己,都要有人文关怀,做有温度的科普。
胡大一:医疗科普应避免商业利益影响
身份: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研所所长
胡大一因故未能出席此次会议,他通过一段视频和现场的媒体朋友们分享了自己的健康传播感悟。
多年来他一直和媒体有着良好的合作和互动,“作为一个医生,我感到自己的最崇高、神圣的职责不是等人得病,而是要把预防疾病、维护促进健康的知识传播到千家万户。”
如何保证健康知识传播的公益性、科学性,是医疗科学家们利用媒体做好科普,做好健康教育的基础核心。在科普过程中要注意通俗性、趣味性和时效性,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把复杂的医学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而且要让老百姓听了还想听下回分解。
在和媒体的沟通当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现在医疗信息冗杂且混乱。我们不可避免地受到商业利益的影响和干扰,但作为医生更应该实时考虑公众健康,考虑患者利益,确保健康教育、科普的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杜文龙:媒体的要求拓宽了我的知识维度
身份:军事科学院研究员
作为一个跟媒体打了30年交道的专家,军事科学院研究员,中央电视台《军事科技》栏目特约评论员杜文龙认为,科学家和记者之间常常存在着双向互动,一方面科学家要向记者精要地阐明传播观点,另一方面记者也要深度地了解科学家们传播的科技内容。如何更好地跨越彼此之间的认识误差,如何让科学家跟媒体更好地沟通是许多科技工作者面临的问题。
因为需要配合媒体采访,杜文龙教授说他是被媒体逼着做科普的,正是在媒体的要求下他才能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维度和深度。“跟媒体的合作是两头冒尖的东西,一是最难,二是也最容易”。难是如果你准备不充分,你对媒体的基本要求没有精确的领悟,就会被淘汰。和媒体合作也是最容易的,媒体也很友善,无论是科学报道,还是其他的要求,都是推进科普的行为。
“让科学流行起来” 一直都是致力于科学传播的工作者们不变的初心,但我们知道说易行难。从各个领域高深且生僻的象牙塔到大众感到清晰且有趣的科普,每一个传播过程都不容小觑。增强科学传播力度,提升科学传播效率,离不开媒体人与科技工作者的默契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