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千超期科研项目被清,学界“拖延症”该治了
如何平衡学术研究与个人名利、个人爱好与学术责任的关系,也应当深思。否则,愈演 愈烈的高校科研项目中的乱象,恐怕难有减弱的势头。
撰文/文轩君(澎湃特约评论员)
教育部放大招了!7月7日,教育部社科司官网发布“ 通知”称,将对研究超期未完成的1453个项目进行集中清理。对至今未开展任何研究工作的项目,由学校追回已拨经费;对违反规定滥用课题经费者追究责任;被撤销项目责任人3年内不得申报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各类项目。
要不是这条新闻,很多“吃瓜群众”大概想不到,原来象牙塔里的学者们“拖延症”也如此严重。是这些学者对自己能力估算过高,以至于无法完成计划吗?肯定不是。根据披露的名单,这1400多个项目涉及的学者里,既有地方普通院校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也有国内顶尖高校里成果丰厚、成名已久的学者。显然,除了一些学者可能在这几年里转移了学术兴趣、更换了研究方向等因素外,“被清理”不能完全归结为个人原因。
这1453个被清理项目,反映出的,其实是高校科研体制中“项目激励”存在的问题。在比拼学术GDP的年代,高校将职称待遇与项目直接挂钩。一个普通教师,课上得再好、学问再渊博,没有项目,就升不上职称、提不了待遇,更有可能被扫地出门。因此,有没有项目,就真真正正是“存亡之别,高下之分”了。
每年到了教育部、国家基金委项目申布的关键节点,高校里大多数老师“不是在写项目,就是在拉关系跑项目的路上”。但问题的另一面来了:高校只管有没有项目,每年项目申请季,很多高校都面向老师开“申请培训班”,各级领导个个用心督促、引导、推动,但对后继事项毫不介意。毕竟,项目完成与否、质量如何,只关乎相关学者的声誉评价利益,对本院系、本校领导的业绩报告没有任何影响。
更有一个负面影响因素,是日益严苛的经费使用、申报制度,令很多学者无所适从,干脆就在项目到手、职称解决之后,将项目束之高阁算了。如我认识的一位学者,在最近五年里出了数篇高质量的文章,写了两本学界评价良好的书,却与项目都无关,显然不是他“懒”或者没有了学术激情,而只是他凭着项目晋升了教授,“上了岸”,不再担忧被学校开除了。于是,与大学生“严进宽出”异曲同工的是,高校老师们的项目也是“勤申请、懒完成”。
这种情况无疑是不妥的。一方面,项目被清理,在项目申报和筹备的过程中,从学者到学校、教育部等各个层级所耗费的资源白白浪费掉了。另一方面,由于项目申请的排他性,真正需要资助的学者和项目,可能因为种种原因(不一定是学术水准问题)申报不上,从而失去了机会,社会也因此失去了一份可能的宝贵财富。这完全违背了国家设立社科项目资助的本意。从更高的层面来讲,学者们如此大规模地“拖延”,也是学术责任感不强、学术风气不正的体现。
从这个角度讲,此次“清理”行动,应该对各方都起到警醒作用。于教育部而言,应进一步理清项目申报、经费管理等工作思路,探究如何既能保护学者的学术创作自由,又能更好地发挥激励作用。于高校而言,职称待遇的评价标准,不能停留在学术成果的“量”上,更应提升到“质”的层面。于学者而言,如何平衡学术研究与个人名利、个人爱好与学术责任的关系,也应当深思。否则,愈演愈烈的高校科研项目中的乱象,恐怕难有减弱的势头。■
(本文转自澎湃新闻网 原标题:过千科研项目过期被清,打破“勤申请、懒完成”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