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知识付费撞上免费浪潮
在知识付费的发展方面,完善知识服务平台功 能、让在线支付手段更便捷、通过自媒体与社 交网络增加交互、开发针对效果付费的打赏制 度等措施,都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撰文/姜奇平(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互联网周刊》主编)
知识,该付费还是免费?这是一个问题。近两年,知识付费迅速兴起。2017年8月,知识付费用户超过5000万,行业对于2017年度知识服务总体收入规模突破500亿元表示乐观。但消费过知识付费产品的人很多,但持续学习和付费的用户少之又少。
为什么会是这样,到底收费是趋势,还是不收费是趋势?
获得知识,从不付费到付费,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但从知识付费,到知识产品免费,又代表着更高阶段发展的必然。中国的特殊性在于,这两个历史阶段,在时间上叠合在一起。造成了收费与不收费的两难。
首先,知识付费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结果。
在低收入阶段,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主要用于衣食住行,还没有更多的钱用于知识付费。最近两年,知识收费兴起,反映了人们收入结构改变的现实。衣食足而知荣辱,知识付费光荣,这是需求升级决定的。这个过程刚刚开始,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付费的空间还会不断增加。
在知识需求与支付能力增长时,学习和付费不可持续,可能有许多具体原因。一是在知识需求方面,终生学习还没有成为一种习惯,持续为知识付费的习惯有待形成;二是在知识供给方面,提供的内容或方法不对路,学一次就不想再学了。这要求知识提供者从自我中心向以读者为中心转型。
其次,免费经济兴起,知识服务化正成为潮流。在中国,知识付费还没火透,迎头撞上了免费浪潮。这就好像中国信用卡还没普及,移动支付就又要取代信用卡一样。结果就是两步合为一步,出现混合现象。
知识免费作为一种商业模式,不是不收费,而是知识不按产品来收费,而按服务使用来收费。
这说明,知识产品收费只是初级业态,相当于知识制造业。知识产品不收费而知识服务收费是更高级的业态,相当于知识服务业。在中国,知识的产品业态还没发育好,又迎来了服务升级,这就是当前知识付费面临的实际形势。更特殊之处在于,知识产品不收费是初级业态之前的不发达状态形成的习惯。因落后而不收费,与因先进而不收费,叠合在了一起。
在中国两次浪潮合成一股的特殊现状条件下,知识付费会向哪个方向发展?妄测一下,最合理的方式是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方式。
一方面,知识产品业还要大发展。知识的“制造”业,要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要更有针对性地提供用户所需知识。问题提出与解决不到点、不到位,就不能怪学生不到课。要围绕问题的“到点率”“到位率”,来提高“到课率”。
另一方面,知识服务业会后浪推前浪,不断以创新业态,帮助用户解决问题。举例来说,下载商业研究报告,不付费是不对的。但只靠版权收费,收的是小钱。如果通过服务附加价值,比如以用户要解决的问题为主线,根据用户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持续地提供每一步的研究线索和信息,甚至与咨询服务结合起来,可以收到比版权费更可观的服务费,也就是说,从续订产品升级为续订服务。
《十万个为什么》中“软件一定要收费吗”词条下写着:“自从软件即服务兴起以后,靠软件收钱的人,赚的钱越来越少;而软件不收钱靠服务收钱的人,赚的钱越来越多。”在知识付费的发展方面,完善知识服务平台功能、让在线支付手段更便捷、通过自媒体与社交网络增加交互、开发针对效果付费的打赏制度等措施,都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本文摘自光明网原标题:《知识该付费还是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