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众制造了“幼儿园集体性侵”荒诞剧
“真正有效的反性侵教育一定要作为性教育的一个环节而存在。对性侵犯说“不”的能力,不是靠几节反性侵课可以培养出来的,而是只有全面的、增能的赋权型性教育才能带来的。”
撰文/方刚(性教育专家,北京林业大学性与性别研究所所长)
幼儿园虐童事件曝光的当天,朋友圈刷屏了,各种沸腾。转天上午,我接到了六个采访邀请,均果断拒绝。有人很不解:你进行性教育,为什么当孩子们面对性侵犯,你却不做声?
我的回答很清楚:扎针事件我无法做判断,但所谓“集体性侵”事件,在我看来网上的描述违反情理,不可信,至少是被巨幅夸大了,我愿意等警方调查结论。
有人会说:难道孩子会说谎吗?
孩子本意可能是不想说谎,但在家长的诱导下,幼童是绝对可能“说谎”的。这样的事件在历史上太多了。美国电影《麦克马丁审判案》便再现了幼儿园的孩子在家长的诱导下,编造出性侵的故事,引发一系列冤情。
有人又会说了:家长为什么要诱导孩子说谎呢?
早在四五年前,反性侵教育在中国开始迅猛发展之际,很多有远见的性学家都预言:今天中国流行的反性侵教育,对于青少年真正预防性侵犯的帮助微乎其微,却可能带来另一串我们想不到的负面结果。
幼儿园“性侵”事件,就是这负面作用的一个体现。家长在媒体铺天盖地的反性侵教育面前惊慌失措,生怕自己孩子受性侵,于是弓杯蛇影,整日提心吊胆,陷入了漫无边际的集体恐慌与集体焦虑之中。于是,可能最初完全起于一个非常偶然的因素,可能是一句含糊不清的对话,或者孩子的一句自言自语,一个巨大的“集体性侵犯”的故事便被紧张焦虑的家长一步步诱导出来了。
幼儿园“虐童”事件曝光后几天,全国各地陆续有多所幼儿园都被控有给孩子扎针、吃药片的事件曝出。不难想象,即使不是全部,绝大多数也是被焦虑的家长给诱导出来的。
只要庞大的反性侵话语继续存在,各种各样性侵故事还会被不断制造出来。一个“犯罪剧”,就这样演化成“荒诞剧”了。
近期被忽视的另一个相关新闻是:一位女青年控告自己的表哥,20多年前,她5岁,表哥8岁的时候,表哥“性骚扰”过她。这事竟然立案了。这种表兄妹、表姐弟间的性活动非常普遍,属于孩童间的性游戏,完全不是性骚扰,通常也不会给当事人留下任何负面记忆和伤害。但是,在强大的反性骚扰话语下,这个女青年被诱导了,一个性游戏的记忆便逐步在她头脑中升级为性骚扰、性侵犯的行为,她也陷入了恐慌、自责与愤怒中。
我不想说人们疯了。我想说:反性侵教育模式疯了。
主流的反性侵教育,只讲性侵犯,不讲“性”,培养受教育者对性的恐惧与污名;只讲“性的敏感部位”,不讲身体权,将“性”及与性有关的部位单独提升出来,同时也弱化和污名化它们;只讲对性侵犯要说“不”,不讲人格的全面成长,不断制造出对性侵犯的全民恐慌,甚至制造受教育者的心理问题……
幼儿园集体“性侵”案的幕后推手,正是近年主流的反性侵教育模式。喊一句“反性侵”这种“政治正确”的口号很容易,真正懂得如何做教育,却不是只靠热情就够的。
在我看来,真正有效的反性侵教育一定要作为性教育的一个环节而存在。对性侵犯说“不”的能力,不是靠几节反性侵课可以培养出来的,而是只有全面的、增能的赋权型性教育才能带来的。
即使公安调查证实,所谓“幼儿园集体性侵”是谣言之后,人民群众也不会相信公安。最后受到伤害的,还是孩子。我无法想象,那些面对警察仔细调查的孩子,那些面对家长和“好心人”“安抚”的孩子,他们的内心将留下什么。
原本为了爱孩子,最终却害了孩子,也是始作俑者所料不及的吧。■
(本文转自“学者方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