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铁争议背后,怎样识别靠谱的民间科学?
文/张双南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8月初,“巴铁1号”在河北秦皇岛启动“试车”,随后被媒体揭露其技术上不可行,背后是“金融骗局”,但巴铁项目5月份还参加了北京科技产业博览会,之前更是和多地政府展开洽谈。对于媒体和公众,如何识别这类“民间科学”是否靠谱呢?
公众普遍缺乏科学精神
其实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并没有科学的概念,这不奇怪,科学在西方的发展时间比较长,引进到中国,也就百十年的时间,历史还是比较短的。因此,公众实际上对于科学了解得比较少,很多人甚至不能区分科学和技术、科学和神话、科学和科幻。
中国的教育体系一直缺乏对科学的解释。以我自己为例,直到读研究生,都从来没有人给我讲过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精神。在我们的教育体系里面,科学和知识是连在一起的,当然,科学给我们带来知识,但是科学不仅仅是知识。
科学的目的就是刨根问底,就是发现各种规律,而科学的精神包括三个内容:质疑、独立、唯一。其中最重要的是质疑。但中国人受教育,大部分都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基本上没有接触过“质疑”的概念。另外,“质疑”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也不是太提倡,所以很多人就特别容易轻信东西,比如这次完全不符合科学技术规律的“巴铁”。
从科学方法上来讲,仅仅质疑是不够的,我们要懂的不仅仅是逻辑上的论证,从解决问题的这个方面来讲,还要对可疑的现象进行实证,没有实证就没有办法得到科学规律。比如前段时间,说是有一个民间人士几年前就在电视上提到了引力波,许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就认为他比西方更早发现了引力波,但实际上他仅仅是提到了“引力波”这个词,而这个名词100多年前就被提出来了。提出了概念以后,最重要的是通过实验、观测等科学的方法去证明,证明本身才是科学创新,可是大多数人都忽略了这一点。
再回到“巴铁”,遇到这个东西,有关人士为什么不第一时间去咨询交通专家呢?这说明我们缺乏调查实证的精神,都是一看觉得挺好就去支持,但是并不去怀疑这个东西有没有科学和技术的基础,很多骗局都是这样滋生的。
普及全民的科学精神道阻且长,所以权威部门要主动发声,比如在巴铁这个事情上,交通方面的专家可以主动站出来辟谣,而官方机构比如交通部门,也可以在微博上发布权威信息,揭穿谎言。
但现在政府很少主动发声,往往是事情引发了巨大讨论,才被舆论“倒逼”出来回复。我认为,或许是政府和科学技术界没有成熟的辟谣机制,如果能够建立机制,对社会上的一些类似的事件及时回应,那么很多事情根本就不会引发舆论风波。
“民间科学家”靠谱的并不多
从历史上来说,科学原本是民间的东西。但是近代以来,随着科学和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其逐渐和整个社会的文明、国家的发展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因此逐渐变成了政府的行为,并逐渐被政府和科学、技术组织所主导。这种情况下,民间发现的科学和技术能够有所作为的越来越少了。
但是不能说民间的科学家一定不会有作为,还是会有一些人尽管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机会从事专业的科学和技术研究,但他们自己通过自学或者因为天赋异禀,也能够在科学和技术方面有一些贡献。但是从总体来看,其留下的正面东西要远远少于负面东西。如今科学和技术已经高度专业化,留给民间的科学家能够做的事情其实很少。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比一般的人接触过更多民间科学,主要就是完全跑偏了的所谓的“科研学术研究”。这些研究者一般被称为“民间科学家”,他们并没有能力做科学或者技术方面的研究,但是又有非常强烈的愿望和兴趣去做。一般来说,他们对社会没有什么危害,危害的只是他们自己及家人,为了做自己的所谓的研究,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的我都见过。但他们并不是做“巴铁”那样的“伪科学”,“伪科学”是有欺骗的目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应该追究法律责任,而“民间科学家”本意也不是骗人,只是想宣传他的所谓“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然后误导一些人。整个过程中,双方都没意识到是有问题的,这也是科学精神普及不佳造成的后果。
比如说,经常有人给我发永动机的设计,或者自称推翻了广义相对论,不用看就知道这是违背了科学原理的,但他们仍然在坚持。
这些人中,大部分连科学的基本理念都没搞清楚,就一头扎进去,甚至已经“魔怔”了。我认识一个人,有很好的职业,很好的工作,只要不谈他做的研究,是非常正常的一个人,但是一旦谈到这些事情,就不得了了,立刻展现出了另外一面,非常执着,而且根本不打算和你交流讨论,只是不停地跟你灌输他的理念。他所理解的科学和科学界阐述的科学分歧太大,没有能够交流的共同语言。
还有一次,有人花钱在网上向我提问,他说,“如果我能用科学的方法证明我的科学成果是正确的,你能否推荐我的成果,并宣传我的成果?”其实这是蛮好的一个问题,我就回答:“是,如果你能用科学的方法来证明,来实证你的东西是对的,我当然愿意去推广你的成果,但是首先你得明白什么是科学,我们得有共同的语言,你不能用你的科学证明了之后让我来接受。”
他不知道什么是科学方法,我就推荐他看我写的某一篇文章,后来他就再也没回来了。
应机制化扶持“业余科学家”
但是,还有另外一类人,我们称其为“业余科学家”,或者“业余发明家”。他们的职业不是做科学技术研究,但是已经通过自学,或者向别人学习,有了不错的学术或者技术基础,所以他们是真的在做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这类人就靠谱很多。
当发现这种人,我认为科学界和技术界应该对他们提供帮助,尽管他们在科学技术方面还有欠缺,但是这些人往往很聪明,而且也很执着,所以有人帮助他们,说不定能够取得很好的成就。
最近也有这样的例子,浙江大学的蔡天新教授发掘了一个业余数学家,小伙子本来是个打工仔,蔡教授看了他的成果,觉得里面还是有些好的东西,所以请他去交流,结果真的发现了好的成果。我也和蔡教授交流了,蔡教授说,这个小伙的研究中有两三个是不错的,别人也确实没有做出来,但是还有一些研究是数学界早就解决的问题,没有什么价值,这是因为业余科学家没有及时看到学科的发展。
因此,业余科学家如果得到了专业科学家的帮助,还是很好的。但是,区分民间科学家和业余科学家还是很困难的,大部分人都缺乏科学素养,做的也不是真正的科学研究,有价值的东西太少了,所以我们常常不加区分地扔到一块去了,这其实是有点不公平的,但是科学家确实没有太多时间来甄别他们的东西。
对于一些看起来不太靠谱的成果,或许不要急于否定,也可以请相关专家进行鉴定,识别出业余科学家之后,再对他们提供一些扶持,或许也能产生很好的结果。■(本文摘自张双南科学网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