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背山”之谜
文/朱猛进 华中农大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院副教授
同性恋现象在人类和动物界中普遍存在,是具有真实生物学基础的正常行为,目前已有21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认同性恋合法。达芬奇、图灵、库克、朱迪·福斯特、谢耳朵(吉姆·帕森斯)、凯恩斯、南丁格尔、牛顿等一大批世界知名的同性恋者为同性恋增添了绚丽的光环,时至今日同性恋已不再是病态、不正常的标签。事实上,性取向一直以来是许多科学家的研究课题,其中包括进化生物学家。
真同性恋是由基因控制的,目前已初步确定与同性恋行为有关的基因包括FucM、Xq28、Wnt-4、miR-941、ZNF804A(rs31480)、Sphinx等。比较有趣的是,这些基因分别控制男同(雄同)或女同(雌同),这意味着虽然都是同性恋,但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的基因基础是不同的。理论上,同性恋基因本身也是爱情基因,野生状态(正常)为异性恋基因,突变状态变为同性恋基因,即同一基因的不同等位基因状态分别控制着异性恋和同性恋。
依据该逻辑,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男女对爱情的体验和态度有着巨大的差异,这是因为控制男女爱情体验的基因有差异。Xq28是男同基因,该基因也跟近视(视力)有关,这可以从侧面揭示为什么男人在择偶过程中往往更注重女性外貌,常被鄙称为视觉动物。
同性恋由基因控制,同性恋是进化的产物。依据不同的文献,人类群体约有2%-10%的同性恋,调查数据的范围变化较大,但不管是2%还是10%,世界上同性恋者的绝对数量都十分庞大。由于同性恋不生育后代,理论上同性恋基因面临着极高的淘汰风险,但同性恋基因为什么没有被自然选择所淘汰?这是生物进化非常感兴趣的话题。
目前,有关同性恋的进化假设有很多,来源既有严肃的学术杂志,也有不严肃的娱乐媒体。
有调查数据显示,同性恋者的平均初次性行为时间早于异性恋者,同性恋者的平均性伴侣数也多于异性恋者。据此有人提出,同性恋是因为性欲过强,可以男女通吃,所以出现同性恋行为。“性欲过强”假说解释很不严肃,而且解释对象是双性恋(男女通吃)。
在单性别环境中,比如修道院、监狱和军队,同性恋行为更容易发生。动物实验也证明,处于发情季的雄斑鸠,当用母鸡、甚至是抹布替代雌斑鸠后,雄斑鸠仍然会坚持向母鸡甚至抹布求偶。所以,有人提出,同性恋行为实际上是一种性伴侣缺失后的补偿、替代行为。
同性恋不被自然选择淘汰,需要解释同性恋者虽然不生育,但并不影响群体整体繁殖效率的难题。意大利科学家发现,同性恋者的女性亲属,比非同性恋者的女性亲属要生育更多的孩子,平均为2.7 vs 2.3个后代。这相当于同性恋者的生育转移到了自己的女性亲属身上,虽然同性恋自己不生育,但通过自己女性亲属更强的生育力,使得自己相同或相似基因的传承得到了补偿,这样同性恋者的基因依然可以在群体中传递下去。
通过数学模型模拟,还得出了一种性别对抗假说。模拟结果发现,控制同性恋至少需要2个基因,且至少有一个位于X染色体上。同性恋基因实际上是同时增加男人与女人对男人的吸引力,具备该基因的女子性成熟更早,具备生育更多后代的潜力。
还有“性选择放松”假说。看过《动物世界》的人都知道,动物为了争夺配偶,往往打得天昏地暗、头破血流,甚至是一命呜呼。性选择是很残酷的,木有女朋友的痛也不仅仅限于人类。过于强烈的性选择,不利于群体成员间的合作,在特定条件下反而不利于群体的生存,所以进化就衍生出一种性选择放松的机制,用来应对超高强度的性选择。同性恋的出现,避免了对异性的疯狂竞争,使得性选择强度有所降低。性选择强度降低,并不影响群体成员在其他方面的合作,在性选择强度很高的群体中,一定比例的同性恋反而有利于群体的整体生育效率。
此外,关于同性恋的解释还有“亲族选择Ⅰ群体选择”假说、“同胞竞争”假说、“非适应性副产品”假说、“社会声望”假说、“平衡多态Ⅰ超显性”假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