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学说是怎么诞生的?
文/麻庭光 俄克拉何马州立大学消防与安全技术系助理教授
最近科技部一鸣惊人,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和“格物致知”来代表中国的思辨文化的传统,激起对中国传统的反思,基本上是否定者居多。但是,否定别人通常是容易的,建立自己的传统是非常困难的。难道我们的古人都是傻瓜,非要建立一个一无是处的理论?我们只有了解传统的诞生背景,才能理解古人开发阴阳学说的动机和结果。
中国的气候有两大特征,其一是环境温暖,湿度很大,导致木材非常旺盛,所以中国古代建筑对木材存在严重的仰赖。第二是气候脉动性显著。受西伯利亚高压带(代表寒流)和西太平洋低压带(代表暖流)的影响,中国的气候受到季风的影响很大,造成中国气候的二元特征。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这句话就是典型的中国气候二元特征,相应的结果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暖流,是阳气,是降雨。如果西风压倒东风,就是寒流,是阴气,是干旱。这种地理条件导致的气候特征,起自于远古,造成“大禹治水”的传说,困扰了夏商两代,比如夏商的考古,最头痛的是迁都行为。整个国家行政中枢随着大水到处漂移,所以连司马迁都缺乏对夏商的真相,认为夏商是传说中的时代。
在这种情况下,影响文明进步的第一场气候变冷开始了。由于气候变冷,所以农业开始普及。在此之前,夏商的游牧渔猎文化不依赖气候,而农业(尤其是周代的火耕农业)严重依赖天气,所以周文王“演周易”,其实就是根据当时的天文历法知识给农耕的周人推导播种指南。其中最关键的思想,就是阴阳变化,这种阴阳变化来自于对星象的观察。如果按照夏商的暖相气候,气候如同热带雨林,是不会有阴阳变化观念的。所以,阴阳学说的起源,是伴随着农业社会的崛起的一种被动选择,是对当时气候条件的一种适应性,也就是一种文化现象。
五行学说的诞生,也是响应气候脉动的结果,虽然古代有很多朴素的认识,但作为推理的工具,这是阴阳家邹衍的发明。邹衍代表的稷下学派流行于公元前300年前后,这是亚里士多德提倡“四元素说”的时代,这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时代,这是古罗马开始动用士兵防火的时代(代表欧洲社会消防的源头),这是中国老百姓日常饮食从肉食向素食转变,而人口增加是因为气候变冷。也就是说,邹衍发明“五行学说”,表面上是替国王“算命”(五行代表五种德运),其本意是解释气候变化的原因。因为当时的气候容易变化,所以邹衍和亚里士多德,不约而同地推出“四元素说”(希腊)和“五行理论”(中国),都是为了解释当时的气候变化趋势。由于人口密度的增加,农业生产开始从火耕向农耕经济转移,其转变过程始于商鞅的“废井田,开阡陌”。
总之,阴阳学说是中国社会从渔猎(商代)向农业(其实是火耕)转变的一个标志性事件,目的是为了指导农业生产操作。五行学说是中国社会从火耕向农耕转变的一个标志性事件,目的是为了解释当时的气候异常变化。两种理论都是适应当时条件的一种被动性选择。
但不幸的后果是,阴阳理论导致中国社会从来不相信真理,具体结果是,中国缺乏永恒的观念和真理唯一性的认识。从孔子开始,中国人讲究中庸,强调妥协,丧失原则,都是在阴阳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按照阴阳学说,阴阳可以解释万物,所以中国的理论,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基础上发展,丧失了突破的可能性。古代的堪舆说成为全社会的指导思想,在明末清初达到高潮,当时的地理学说变成了阴阳家胡乱认识世界的工具,奠定了满清末期被动挨打的结果。
梁启超认识到了“阴阳五行”学说在逻辑推理上的荒谬性(一种理论能推导万物,说明是废物。只能推导一种结果,才是有效的理论),但他还完全无法认识到阴阳五行学说曾经的指导意义和价值。今天,如果我们还不懂阴阳五行的起源,说明你对中国的气候变化规律不了解,对中国的四季变化特征认识不足。就此而言,阴阳五行学说是有一定的文化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