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饿不瘦自己?
“少吃点”大概是有史以来最流行的减肥方案了,而且这个方案的理论逻辑无死角——只要吸收的热量小于消耗的热量,收入小于支出,减肥就只是个时间问题。但这样是不是太简单了?果真如此,满大街划过的早只剩下一道道闪电了。事情的真相是,想靠节食瘦下去的你,当心饿胖了自己。
你当然可以对自己各种残忍,但是,热量的“收入”和“支出”这件事,不是由你控制的,而是你的大脑。我们还都生活在水里的时候,大脑就开始陪伴我们一起玩耍了。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要吃火锅要唱歌,于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我们把很多琐碎的“小事”都交给大脑全权处理了,比如喘气,比如提醒小主您再不用膳恐怕就不需要再用膳了,再比如我们的体重。
简单说,“体重能减到多轻”基本上已经不是我们自己能做主的事了。大脑自从接手这份工作后,就一直面对一个很头疼的问题:饭总不够吃,小主们一不小心就被饿死了。于是在一次次的失败挫折之后,大脑苦心钻研,终于悟出了体重管理工作的指导原则:维稳压倒一切!不能太瘦,瘦了挨不过饥荒;也不能太胖,胖了怕跑不过狮子。
大脑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踏实调研,全面总结,结合代代相传的经验,亲自确定这个“不胖不瘦刚刚好”的体重范围,然后启动一整套自主研发的高科技装备来维持我们的体重。这个“刚刚好”的范围因人而异,总体来讲,大约就是我们平常体重上下波动几斤的样子,不会超过平常体重的10%。也就是说,你可以少吃一点,饿瘦几斤,但如果超出了划定的范围,哼,接招吧!
先感受一下大脑的硬功夫——开源节流。当你把体重饿到逼近大脑允许的下限值时,你的身体就“不需要”再吃原来那么多了。原先你得吃三碗饭才能吸收到的热量,现在可能吃两碗饭就够了。与此同时,原先需要三碗饭的热量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可能两碗饭的热量就够了。所以,想要保持瘦下去,必须得比饿瘦的时候对自己更残忍才有可能。
科学家们通过试验测试了这个招数的杀伤力。他们在试验中通过饮食控制小动物和志愿者的体重,先喂肥他们,再饿瘦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引诱大脑出手,然后观察中招前后的变化。粗略来说,假设一个平均体重的妹子辛辛苦苦饿瘦自己之后中了这招,想要保持之前饿瘦的战果,她每天都得比饿瘦自己的时候再少吃一袋薯片,或者两三个肯德基辣鸡翅才有可能成功,直到放弃。否则?当然是没有少吃的那部分化作肉肉找回来喽。
你说你是个任性的胖子,对自己够残忍?幼稚。再感受一下大脑的软刀子——专治任性。在大脑强大的“宣传”攻势下,你比原来饿得更快,更凶残了。因为饿,你变得更加焦躁不安,对食物更加敏锐,就连原来不喜欢吃的东西也开始变得可爱了;因为饿,你食欲大增,从一元换大杯到自助随便吃,崩塌分分钟开始,你却压根不会意识到任何“危险”……这一切,都在大脑默默的掌控之中。
面对这么一位战斗力爆表的对手,你还任性得起来么?无数先烈与大脑长期的斗争经验告诉我们,顽抗到底是没有用的。不管你怎么任性,只需要一年左右,大约50%饿掉的肉肉就会再长回来。2-5年之后,之前的战果就已经所剩无几了,甚至有一半左右的人会比开始减肥时更胖。
你可能会问:骗子,你刚才说的是维稳!大脑那么厉害怎么没见我吃多长肉的时候它把我拽回来?这件事其实怪我们自己。对大多数人来说,彻底的衣食无忧也就是最近一两百年,甚至几十年的事。现在我们吃不完的东西可以放在冰箱里,但在这之前那段忍饥挨饿的漫长岁月里,尽可能吃掉多余的食物把它们变成脂肪贴在身上才是更加保险的粮食安全策略。
残酷的现实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个“不胖不瘦刚刚好”的范围,是会随着体重的升高而不断升高的。更残酷的是,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不论是便捷的餐饮服务,还是白天坐晚上卧的生活习惯,都会分分钟崩坏你的节食战果,增加你脂肪储备的幸福天堂。当然,对此,大脑们是很开心的,再也不用担心你被饿死了。
文/水白羊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