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转基因30年,中外反转有何不同?
文/王侃 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植物转化中心主任
科学家研究转基因的初衷,是想用转基因的方式增加植物本身的性能,减少使用化肥农药,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依然把转基因作为最终的有机和持续型农业的方向。但科研的过程中,我们没有预想到人们会对转基因技术产生误解和扭曲的认识。
从转基因技术诞生的那一天,我就在做相关研究,对于整个历史知道得一清二楚。1996年,绿色和平组织开始在欧洲反对转基因,2000年,在美国就有一些研讨会,谈论转基因技术何去何从的问题,是否要在这个领域投入资金。十几年之后,这个现象终于进入了中国社会。现在中国表现的类似于之前欧洲社会对于转基因的恐慌,只不过是用中国的方式表达了出来。
美国没有出现过对转基因技术的恐慌,在欧洲却有。我和许多美国人、欧洲人讨论过。我的个人看法是,在欧洲,一般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程度比美国低很多,欧洲人对政治的参与度比较高,而美国人比较天真,对政府普遍比较信任。再加上当时欧洲出现了很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如疯牛病等,还有美国粮食进入欧洲,当局正好使用转基因作为贸易壁垒。多种因素导致了当年欧洲对转基因的偏见。
而现在,国内很多人反对转基因时的言论,只是把十几年前外国人的观点翻译过来,并没有新的东西。我们滞后了十几年,但表现得更激烈一些。
当前中国国内对转基因的讨论,与国外最大的不同还在于媒体。十几年前,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还没有出现,人们获取信息主要通过传统的报纸电视,而现在社交媒体上的很多东西是不可信的,鱼龙混杂会给很多人带来困惑,大部分人也没有时间去辨明真伪。也有些媒体和记者专门去追求火热新鲜的刺激新闻,造成人们的恐慌。
15年前,当欧洲对转基因很抗拒的时候,中国对转基因争论一点都不感兴趣,觉得转基因很好。当时中国民众对科学家很信任,都觉得科学家说转基因很好那应该就是好东西。
但现在,我感觉到中国民众对科学家的信任度降低了,为什么呢?因为大部分科学家在闷头做实验,做应该做的事情,但也有一部分科学家在做假数据或是在做哗众取宠的事,结果使得民众感觉科学都不能信任了。既然政府不能信任,科学家也不能信任,到最后只能是谁叫得最响就听谁的。
这些问题事实上反映了科学和媒体的责任,在民主社会中,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还有政策制定者的责任,他们不应该受到诱惑。
对我们科学家来说,这是一个“教训”,警告科学家思考自己的责任和作为。如果我们自己不值得信任了,就没有办法去让别人信服。
对于转基因农业技术应用的前景,如果社会不接受,那么这个产品可以暂时不使用,技术可以先放在那里,但问题是,如果完全没有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就动力不足。对国内科学家也是这样,如果没有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应用的和基础的试验无法做下去了,整个学科就会停滞,西方科学家们也有这样的顾虑。
因此,只能指望上层科学家里有明智的人对政策的决定产生影响。为什么中美都要发展空间技术?为什么我们经常要发射卫生星,要去月球?这就是战略远见性,很多情况下需要政策制定者来决定。
我已经和反对转基因的人争了十几年了,一开始我试图从生物学上、从农业上进行解释,给出了许多的实验数据,想以科学证据来据理力争,后来我发现,他们并不希望被说服。
他们就在那里,持着一种意见,永远会存在。现在我觉得,他们不想接受转基因食物没有关系,这是他们的选择。但是大家都要尊重科学的数据和结论。不应该误导普通民众,不应该阻止这项重要育种技术的发展。我尊重所有人对我们的技术提出异议,因为这样可以刺激我们对技术的改进和发展。(选自“赛先生”对作者的专访,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