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北京交通背后的消防奥秘

来源:    发布日期:2014-11-19 21:07:56   阅读量:0

文/麻庭光 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消防与安全技术系助理教授

前些天看到一篇新闻,大致是说,同样是大城市,为啥北京的交通比巴黎、东京糟糕那么多?实际上,看上去非常简单的交通规划问题,有着消防的奥秘。看得见的是技术,看不见的是文化,北京的交通问题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消防文化特色。

北京城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燕国(燕京)和幽州,但北京城的主体部分是忽必烈汗在至元四年(1267年)下令建设的,在原金中都城东北建大都新城(又称北城),让精于《周易》及邵氏《经世书》的儒家门徒刘秉忠担任总规划设计师,从儒家的《周礼》原则出发,沿袭汉代闾里制和隋唐里坊制的某些经验,把城市居民的基层社区单位“坊”,由原来金中都城的62个,扩充到南北两城共112个。

北京城之所以是方形的,是因为中国古代的世界观是“天圆地方”,所以地面建筑从来都是方形的,最典型的是周礼所指定的城市规划,除非某些特殊建筑和天有关,如唐代的明堂天堂,明清的天坛等建筑是圆形布局。另外,北京的城市规划有一条中轴线,如果延伸下去,可到达开平(也就是元上都),两者都是刘秉忠设计,其设计思想来源于曹操设计的邺城。

研究北京交通问题的人,大多发现北京城市规划难以深入分割,表面上这是各单位的保守和封闭性,“天子脚下人人是大爷”的传统文化,实际上与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有关。中国古代的工匠没有掌握石材技术,所以搭成的石头建筑往往因为受力不均而崩塌,最典型的例子是古代南越南越王赵佗的墓葬,最好的石头居然熬不过2000年的考验,反观古希腊雅典的神庙,仍然保存到现在。因此,中国古代建筑清一色的是木构建筑,但木构建筑不耐火,在北方寒冷干燥的地区,于是发展成了合院文化。又因为无法向空中发展,只好大家比面积,所以很多王府建筑横跨一个街区,这是中国的建筑文化造成的。现如今,你怎能破坏它的整体性呢?

此外,由于木构建筑不耐火烧,尤其容易蔓延,所以需要隔离。北京城的胡同,原来都是火巷,是为了城市防火隔离的目标而设计的,并没有考虑交通疏散的问题。为了避免金中都动辄烧毁万家的大型火灾,元大都在一开始就设计了384条火巷。

北京由于皇权的存在,可以自行规划消防设计,牺牲的自然是交通问题。南方建筑没有皇权影响,但是也需要管理消防问题,比如温州的防火墙,徽州的火巷(也有避弄、备弄、火弄等说法),与北京的城市规划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防火。

顺便说一下,明代皇帝(一时想不起名字)和雍正都注意到故宫的火灾蔓延问题,因此故宫内部也有一些防火檐、防火亭和隔火巷,均出于隔离的考虑。

由于中国的地理位置带来的气候特征(高温潮湿),中国古代的火灾问题具有集中性和周期性的特征,而且是每30年集中发作一次。而北京规划的时候刚好是暖相气候高峰年(忽必烈的时代比现在暖和,即中世纪温暖期的末期),所以需要对城市大火问题加以特别地关注。之所以需要对被动防火环节加以特别的重视,又是因为主动灭火的技术不过关。中国古代的消防设备极其简陋,可以说只有救火,没有消防,真正的消防也是1902年之后才有的,到现在也没有建立完整的现代消防体系。

靠着北京优秀的城市规划,北京的自发性救火队伍(城南救火会)在道光末年才诞生,比天津晚了整整3个气候周期(严格说是183年),你能说胡同防火没有用吗?既然北京胡同是为了防火而设计,那么就很难指望它们能够用于快速的城市交通用途。

因此,北京的交通问题看上去很简单,不就是破墙开道,加速流动么?实际上这种破坏建筑文化的行为,有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城市火灾问题和文化遗产问题。或许,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迁都,或者完全改变城市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