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应对突发事件有啥“心理方剂”?

来源:    发布日期:2014-10-27 13:42:35   阅读量:0
  5月28日,北京宣布确诊第二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患儿是一名山东籍6岁男童,已被送至地坛医院观察治疗。H7N9禽流感近来突袭后,很多人都担心会被传染,一如十年前的非典一样。在前些日子禽流感盛行之时,各地又都开始抢板蓝根。
  
  虽然每个突发事件都有各自特点,但百姓普遍恐惧的心理是:实际疫情会不会比官方说的更严重?现在不买进食物、药物,万一后面涨价脱销怎么办?
  
  面对媒体中铺天盖地的负面信息,“强买”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意识、保护动机的体现。在大灾大难中人们不知道将来会怎样,这时候人最本能的就是要“保护自身的安全”,无论吃的、用的都不可缺少。
  
  为什么叫“突发事件”?就是因为大多数人没有经历过,没有相关的经验,所以大家容易产生恐慌。在恐慌的时候人不能正确思维、正确判断,这个时候非常容易出现“从众”现象,即“大多数人干什么,我就干什么”。而且,这时候这件事是有利还是无利,人们都不会多加考虑。
  
  通常人考虑问题会处于两种状态,一种状态是认真思维的状态,可以仔细处理各种各样的信息;另一种状态是由于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不论是情感还是认知的压力,人的思维判断会使用很简单的方式,当看到“最显眼”“人多”“吵闹”这些眼前的线索时,都会对人的判断行为产生最大的影响。
  
  尤其当遇到突发事件,大家会感到恐慌,会抑制自己的思维,这样的情况下人会找“最显眼”的线索。如果这时候得到的信息也不充分,人就会采取很简单的思维方式,觉得大多数人做的事情就是有道理的。
  
  同时为了保持自己生命、生活的需要,人会考虑在危险的情况下,将来物资是否会充足供应,所以会出现“强买”这样的现象。如果媒体告诉他,或者让他看到物资是很充分的,这样焦虑的情绪自然而然地减少了。
  
  前期有则新闻说,因为汽车前挡玻璃上有鸟粪,由于担心接触鸟类粪便会感染禽流感,一女子在高速公路上报警要求交警“除粪”。有些媒体用“心理危机”来解释,我觉得不是太恰当。公众对于禽流感的认识信息不是很充分时,人们会过度地“规避风险”,才会出现焦虑的情绪。
  
  通常发生突发事件,有些人更容易出现焦虑情绪。比如,从健康角度上来说,包括身体健康状况不太好的以及小宝宝的父母;从年龄上来说,年纪大的老人由于知识面少、接触社会相对少也容易出现焦虑情绪;从受教育程度上来说,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容易出现这样的现象,因为这些人没有足够的知识、信息和渠道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从人格上来说,有些习惯性不爱思维、性格比较冲动以及生性比较软弱的人,抗压能力比较弱。
  
  发生突发事件后,公众应对心理上的恐惧,应该多关注信息,尤其是正规渠道如电视、电台里发布的正面信息。因为有些负面信息可以瞬间被数以万计的公众转发,每一种公众的联想都会被网络放大。能否以更加理性和求实的态度及时回应,和公众坦诚平等的互动,同样也考验着执政者的智慧。
  
  可以说,无论是“早发现、早报告”还是“信息公开透明”,都是十年前的“SARS”留下的经验。禽流感流行期间,这次国家卫计委明确表示:将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的防控方针,同时承诺,将做到“疫情信息公开透明,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从SARS蔓延到汶川地震再到禽流感,建议国家发布信息更详细一些,并且科学地去报道突发事件,不要把负面信息不经考证就报道出来,这样的报道影响人们对事件的感知。突发事件中,只有当一个个“未知”转化成“已知”,公众的恐慌才不会进一步发酵。
  
  同时公众也要科学看待这些事情,摒弃“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政府主导,公民互助,让真实、有效的信息抵达每个人心中,这剂“心理方子”就能在疫情中发挥它独特的威力。
 
  文/李岩梅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与工程心理学研究室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