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爸爸去哪儿》的生物学启示

来源:    发布日期:2014-10-13 16:15:07   阅读量:0

  文/夏志  美国生物学博士生

  看过《爸爸去哪儿》,大家估计都会对各位萌孩子、熊爸爸印象深刻。有什么样的父母,往往就对应着相类似“款型”的孩子,这个看法好似有点根深蒂固。不仅长相,性格和综合素质,常常也能在孩子身上得到一定的体现。大家肯定好奇:长相和性格是遗传的么?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长相,简单而言,是由耳鼻口眼眉等多因子共同组成的,其面部搭配花样之多、拼接之复杂,令人实难想象。而要论起这一切的根源,却不得不提到深埋于体内的遗传物质DNA。是它的混合、传承、选择性的表达,最终才成就了后代的造型。

  2010年5月,荷兰伊拉斯默斯大学医学中心的Manfred Kayser发表了这么一篇文章,讲的是找到了3个与眼睛颜色相关的基因位点。在2012年的时候,他们又声称找到了5个影响诸如脸型、眼间距以及鼻伸出长度等特征的基因。

  在教科书里,似乎也有如此般的描述信息:大眼睛、双眼皮、大耳朵、大下巴是显性遗传,深色眼球相对浅色眼球也是显性遗传,高、大、宽的鼻子亦是显性遗传。而至于秃头吧,就男女有别了,只传男不传女。在此,不得不小小控诉一下,造物主实在不公啊。

  诚然,目前已经发现了诸多与相貌特征相关的基因与位点,但相貌的塑成,其实远远没有“仅基因决定”这么简单。这么说吧,外貌是由基因和外在因素共同决定的,基因决定“有”和“无”,表观和外环境决定“多”和“少”。当然,塑造相貌的方法还很多。想要快准狠?那么,可以去韩国。

  说起性格的塑造,也是纷繁复杂。早在十几年前,美国和以色列科学家就发现在喜欢冒险的人群中的第11号染色体上,有一种特殊的基因。此基因会促使可接受多巴胺的受体大量分布,从而持续地勾起探索欲。

  2009年,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撒德·波尔克等人对500多对同异卵双胞胎进行研究,发现人们对于长相和地点的识别能力会受到遗传基因的影响。而在2010年初,由英国伦敦大学学院领衔对164对同卵和125对异卵同性别双胞胎进行脸谱记忆测试,得出了识别长相的能力与基因有关,是天生和可遗传的这一结论。

  当然,遗传因素可以左右的,还不只是这些。美国爱默里大学于去年年底宣称,一个人的胆量也是会受到祖辈们的影响并遗传给后代的。两个月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科学家们,经研究发现饥饿感也可“遗传”。他们发现在饥荒期间生下的孩子,相对而言更易产生饥饿感,更有食欲,进而更多的产生肥胖和代谢紊乱症状。这一影响是深远的,甚至还会波及到孙子辈。

  一般说来,当一个人出现不良行为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会从他的家庭教育方式着手,找寻原因,却不知人格也是与遗传紧密相联的。有研究表明,反社会人格特征可能是天生的,这则消息发布在2007年2月英国的《星期日泰晤士报》上。里面提到,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学者通过对1000对双胞胎和他们的2000名子女作为研究对象,找寻到了诸多更可能由遗传驱动的性格特征。同时发现,好斗、争吵、说谎、欺凌弱小等行为很可能与基因相关,且此种不良的意识甚至会影响并传承到下一代。

  这一点在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家族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他们家族几乎人人都喜欢冒险,最后都不幸早亡。他们的种种悲剧,延绵不绝,令大家唏嘘不已。以色列的基因研究机构经研究认为这很可能是一种被称为多巴宁D-4染色体基因所致。此基因易致人冲动、追求刺激,甚至在婴儿身上也会得到体现。

  最后,不得不说,以上只是科学家从遗传角度解释性格的形成,只是一个方面。毕竟,性格作为个人对客观现实稳定的态度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后天的一些条件,如环境、教育、文化、阶层、经历等,也都会对一个人性格的形成造成重要影响。它是在独特的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化过程所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