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城市绿化勿营造“绿色荒漠”

来源:    发布日期:2014-08-22 13:22:49   阅读量:0
  很多年以前,当我还在读初中的时候,我曾经对住所和学校附近的一些社区居民楼进行调查,了解家燕筑巢的情况。当时,北京市区的居民楼大多只有5-6层高,而且很少有人会封起阳台,所以一栋有多个单元的居民楼,可以容纳50-60窝家燕利用阳台筑巢。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将阳台封起来,被剥夺了居所的家燕就只能迁离。这种曾经在京城颇为常见的鸟类,如今在市中心已经难觅踪影。
  
  在出没于城市里的野生动物当中,家燕是为数不多的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人类居所的物种之一。如果说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是这一类物种离开的主要因素,那么城市环境的变化,带给城市中的野生动物的影响就更为可观。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离开城市,在生态系统中留下了一个个缺环。
  
  近年来,北京市的城市生物多样性有所改善,但如果与数十年前相比,今天的城市生物多样性状况仍然不容乐观。环境污染、施用化学农药和食物链被破坏,都使大量原本栖居于此的野生动物死亡或者逃离。
  
  从大约一年前开始,北京市频繁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令很多人感到不适。但在此之前,很多对空气质量敏感的动物可能已经察觉到了PM2.5等污染物增加的趋势,并且因此而远离,或者在离开前就不幸死亡。城市水体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在人们感到水质污浊之前,鱼虾等水生动物通常已经不见踪影。生物学上将这些对环境敏感的动物称作“环境指示动物”,它们的存在意味着当地的环境状况令人乐观。但反过来说,当这些动物消失不见,而又可以排除其他迁徙因素的时候,人们便应当思考环境恶化的可能性。
  
  城市绿化中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或杀虫剂,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颇为可观,化学农药在杀死行道树和绿篱上“害虫"的同时,也断绝了这些以害虫为食的动物的口粮。食物链事实上被阻断的结果,就是迫使这些动物不得不离开。
  
  目前的城市规划和绿化误区,则导致了更多的食物链、食物网被破坏的情况。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市中心区,除了历史上留下的皇家园林,很难规划出大面积的绿地或者公园,更不用说原生地或野地了。即使是少数为美化而设计的绿地,也往往出于视觉上整齐美观的考虑,特别是四季常绿的需要,选择了单一的进口耐寒草种以取代所谓的“杂草”,并对自然滋生的本地草本植物予以清除。但作为外来草种,它们与北京地区已有的动物往往很难匹配。
  
  于是,我们的眼前就出现了常绿的青草地却听不到虫鸣的“奇景”。很显然,北京本地的昆虫无法在这样的草坪中栖居,或者被草坪养护人员杀灭。与之相应的是,许许多多以昆虫为食的动物,乃至以这些动物为食的其他动物,都会因为这种“优美的环境”而消失。可以说,这样的城市绿化尽管有美好的初衷,却最终营造出了一片片的“绿色荒漠”。它们仅仅是昂贵的、需要大量资源养护的草坪,几乎没有为城市提供草地应有的生态功能。
  
  化解“绿色荒漠”问题,有赖于城市绿化理念的转变。由多种本地植物混杂形成的草地,比看似整洁却死气沉沉的进口耐寒草坪,更具有生态意义上的美感。这是因为,使用本地植物营造的近似自然的环境,有助于吸引足够多的动物栖居其中,使逐渐瓦解的城市野生动物间的食物网得以恢复。围绕草地或者其他城市绿地形成的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也不需要太多的专门维护,这就有助于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保护了城市环境。
  
  近几年,在北京市近郊区,一部分新建的公园和绿地在建设时已经注意到生态问题。一种常见的做法,是尽可能保留当地已有的植被,只为美观进行适当的补种,从而使多种植物交错分布的“野趣”和当地的生态系统都得到保护。对于城市生物多样性来说,这是一种可喜的思路转变。

  文/张劲硕 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博士,国家动物博物馆科普策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