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哭声免疫法”,坑害一代儿童

来源:    发布日期:2014-08-20 10:03:03   阅读量:0
  “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把他们带到我独特的世界中,我可以保证,在其中随机选出一个,训练成为任何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或者乞丐、窃贼,不用考虑他的天赋、倾向、能力、祖先的职业与种族。”  这是行为主义创始人约翰?华生的名言。现在国内疯传的哭声免疫训练法、延迟满足训练法、婴儿独立完整睡眠训练法,其核心思想皆源自此。
  
  那么大师本人的家庭被训练得如何?1928年,华生出版了《婴儿和儿童的心理学关怀》一书,倡导了一种行为矫正式的儿童养育体系, 把孩子当作机器一样训练、塑造和矫正。华生认为对待儿童要尊重,但是要超脱情感因素,以免养成依赖父母的恶习。这本书改变了美国儿童的养育实践,整整一代儿童,包括他自己的孩子,都是在这种风格的教养中长大的。他的儿子们对华生的描述是这样的 “没有同情心和情绪上无法沟通的。他不自觉地剥夺了我和我兄弟的任何一种感情基础。”
  
  约翰·华生在学术圈名声大噪之时,他痛苦的大儿子雷纳却背叛了行为主义而学了精神分析,成了精神分析家。也许是童年匮乏情感的创伤太严重,精神分析也未能拯救雷纳。雷纳曾多次自杀,后在三十多岁时自杀身亡。其前妻的二个孩子也一直生活不好,女儿多次自杀,儿子一直流浪,靠华生的施舍才能生活。
  
  哭声免疫法因为见效快,让妈妈省心省力,在美国风靡一时,但被哭声免疫法修整长大的孩子,后来轻则睡眠障碍,重则人格障碍甚至精神分裂。付出一代美国儿童的幸福代价后,此方法终于被深深反思和摒弃。如今,在欧美生过孩子的妈妈都会得到助产士和医生的“亲密育儿”建议。亲密育儿,按需喂养,已经成为欧美国家最基本的共识。
  
  但是在中国,这些错误观念仍然在广泛传播。我的同行,一个从重度创伤童年走出,但不断自省并且带出健康快乐孩子的心理医生,她的姐姐则走向另一端,使用哭声免疫法带孩子,坚信婴儿是在用哭泣威胁自己,定点喂饱奶后,既任凭婴儿在哭泣中入睡,妹妹极力劝阻无效。等到了上小学的年级,姐姐的孩子被确诊儿童精神分裂,入住精神病院。
  
  对于这些个案,哭声免疫法的拥护者可能会辩解,哭声免疫法不是说一直不抱,而是不能一哭就抱,要逐步延长反应时间。经常听到婴儿哭闹却不及时反应的妈妈,可见已丧失很多母性本能,再加上“科学理论”支持,更相信自己的不及时回应是对的。于是妈妈对婴儿越发冷漠,坚信婴儿在用哭泣威胁自己,那心情不佳的时候,放任婴儿哭泣怎可避免? 即使严格按照第一次延迟5分钟,后面逐步加长的原则训练,对孩子一生的人格基础也是摧毁性打击。
  
  为什么说哭声免疫法是有巨大危害的?孩子在出生大概头2个月里,处在“正常自闭期”,这个期间孩子对外界反应很少,基本就是吃和睡。这时候在孩子的感觉里,就像还在子宫里一样,尚不存在“外在的妈妈”。母亲的积极关注和陪伴,维持了孩子的这种“全能自恋”,既世界与我一体,呼奶唤抱,无所不能。
  
  孩子的全能自恋较充分满足后,心智自然向前发展,逐渐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分开,不仅仅关注自己,也开始关注别人,爱向内灌注满了自然会流向外界,这就是所谓的“主体客体分化”,完成这种分化后,婴儿对世界有一个最基本的信任,将来不会在遇到挫折时就想要毁灭一切。而精神分裂症等最严重的精神疾病,都有全能自恋重度受损的心理基础。
  
  哭声免疫法等行为主义婴儿训练法,破坏孩子的全能自恋感,孩子吃惊地发现“这个世界居然不如我所愿,我哭的时候居然不及时回应我!”可能母亲只是掐着表延迟了5分钟,在尚未形成逻辑性空间思维能力的小婴儿感觉里,整个世界开始破碎,地狱般的煎熬似乎永无尽头。
  
  如果妈妈渴望一个安安静静的“乖婴儿”,只有吃喝拉撒的需要,此外任何“无理取闹”都不愿理睬,孩子只能主动削弱自己的生命能量,不再对这个世界发出呐喊,成为一具行尸走肉。我相信,等妈妈发现孩子这样时,一定会追悔莫及。
  
  文/国家心理咨询师 李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