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雀“自我毁灭”的启示
来源:
发布日期:2014-08-01 12:45:43
阅读量:0
在太平洋的加拉帕戈斯群岛和附近的可可岛上,生活着14种在分类上归属于地雀亚科的鸟类。1835年,达尔文造访加拉帕戈斯群岛,不同岛上各具特点的地雀,给达尔文以启迪,才使他摆脱《圣经》的创世说,转而以科学视角来看待自然现象,从而产生了进化论,这些地雀也因此被称作“达尔文雀”。
20世纪70年代初,生物学家格兰特夫妇重返加拉帕戈斯群岛,对达尔文雀进行了长期细致的观察,以期对自然选择的效果加以量化。其中的达芙妮岛上分布着两种地雀,分别是中喙地雀和仙人掌地雀(又叫食掌雀),后者会食用仙人掌的果实,并为仙人掌授粉。
食掌雀飞到仙人掌花上,有时会把花蕊的柱头碰断。柱头一旦折断,花儿便丧失了繁殖能力,无法结果。食掌雀靠仙人掌生活,没有仙人掌的花粉、花蜜和果实,它们就会挨饿,因此可以说,鸟的命运与仙人掌的命运息息相关。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仙人掌盛开的季节,一部分食掌雀会有意把花的柱头碰坏一些。格兰特夫妇观察到,一些食掌雀为了抢在其它同类之前吃到花蕊里的花粉,便会落到花上,用脚把柱头拨到一旁,导致柱头损坏。在整个岛上的食掌雀里,大约只有十几只遵循着这种“急功近利”的生存之道。而且,这些花卉蹂躏者很聪明,并不蹂躏自己的“地盘”,只蹂躏“公有地盘”。
然而,这些个体的“胜利”,实际上却要以群体的毁灭为代价。如果第二年岛上大旱,那么,一定区域内的食掌雀就会身陷绝境。因为十几个“坏家伙”把大部分花卉的柱头折断了,这足以造成食物匮乏。事实上,本世纪初,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一个无人居住的叫做品左恩的地方,食掌雀就以这种方式灭绝了。
这样的故事不是孤例。1944年,美国海岸巡逻队将29头驯鹿带到位于白令海的332平方公里的圣马太岛,作为驻守人员的食物补给。二战结束,人员撤离了,驯鹿留下了。1957年,当生物学家戴维克莱因登岛时,见到岛上一派兴旺,驯鹿数量发展到1350头,岛上四英寸厚的地衣供养着驯鹿,生机勃勃。1963年再到这里,驯鹿数量竟达6300头,但植被已显得难以为继。3年后,当生物学家再次登岛,完全被眼前的景象怔住了,岛上鹿骨累累,地衣所剩无几,只残存42头驯鹿。1980年,该岛驯鹿全部死光。
雀鸟、驯鹿在海岛上的命运,是否能对人与地球的关系有所启发呢?有人说,动物或许弱智,人类不会这样短视吧?那么,这里还有一个复活节岛的人类故事,复活节岛是东太平洋的一个163平方公里的三角形岛屿,屹立着440个3至20米高的被称为“艾摩”的巨人像,见证着波利尼西亚人曾经的辉煌和文明。尽管与世隔绝,该岛一度繁荣,人口达到8000。但在荷兰航海家洛加文于1722年抵达时,岛上只有简陋的木划子,植被矮小,生境荒芜。大家都在想,这里发生了什么灾难呢?
后来科学家揭晓了答案,复活节岛的海豚骨头在垃圾中的含量很高,说明古代的拉帕努伊人(拉帕努伊人应为波利尼西亚人的一支)曾建造了大船去捕捉海豚。但曾经的辉煌,是建立在森林砍伐、土地滥用、过度渔猎基础上的,欲壑难填终于超出了环境承载力。15世纪后,岛上的大棕榈树灭绝了,森林的消失导致水土流失,土壤贫瘠,饥谨、瘟疫与战乱交织,文明走向了终结。
现代工业社会以破坏性的高速度开发着自然,以至于“文明所到之处,身后留下一片沙砾和垃圾”。尽管当代一些国家得到了长足发展,一部分人获得富足的物质享受,并被整个社会公认为是先进和成功的“楷模”。但在他们之外,其他人群和生灵的境遇又如何?我们的后代的利益是否得到了关注?是没有考虑,还是不予考虑?
文/郭耕 科普作家,北京麋鹿生态试验中心副主任
20世纪70年代初,生物学家格兰特夫妇重返加拉帕戈斯群岛,对达尔文雀进行了长期细致的观察,以期对自然选择的效果加以量化。其中的达芙妮岛上分布着两种地雀,分别是中喙地雀和仙人掌地雀(又叫食掌雀),后者会食用仙人掌的果实,并为仙人掌授粉。
食掌雀飞到仙人掌花上,有时会把花蕊的柱头碰断。柱头一旦折断,花儿便丧失了繁殖能力,无法结果。食掌雀靠仙人掌生活,没有仙人掌的花粉、花蜜和果实,它们就会挨饿,因此可以说,鸟的命运与仙人掌的命运息息相关。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仙人掌盛开的季节,一部分食掌雀会有意把花的柱头碰坏一些。格兰特夫妇观察到,一些食掌雀为了抢在其它同类之前吃到花蕊里的花粉,便会落到花上,用脚把柱头拨到一旁,导致柱头损坏。在整个岛上的食掌雀里,大约只有十几只遵循着这种“急功近利”的生存之道。而且,这些花卉蹂躏者很聪明,并不蹂躏自己的“地盘”,只蹂躏“公有地盘”。
然而,这些个体的“胜利”,实际上却要以群体的毁灭为代价。如果第二年岛上大旱,那么,一定区域内的食掌雀就会身陷绝境。因为十几个“坏家伙”把大部分花卉的柱头折断了,这足以造成食物匮乏。事实上,本世纪初,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一个无人居住的叫做品左恩的地方,食掌雀就以这种方式灭绝了。
这样的故事不是孤例。1944年,美国海岸巡逻队将29头驯鹿带到位于白令海的332平方公里的圣马太岛,作为驻守人员的食物补给。二战结束,人员撤离了,驯鹿留下了。1957年,当生物学家戴维克莱因登岛时,见到岛上一派兴旺,驯鹿数量发展到1350头,岛上四英寸厚的地衣供养着驯鹿,生机勃勃。1963年再到这里,驯鹿数量竟达6300头,但植被已显得难以为继。3年后,当生物学家再次登岛,完全被眼前的景象怔住了,岛上鹿骨累累,地衣所剩无几,只残存42头驯鹿。1980年,该岛驯鹿全部死光。
雀鸟、驯鹿在海岛上的命运,是否能对人与地球的关系有所启发呢?有人说,动物或许弱智,人类不会这样短视吧?那么,这里还有一个复活节岛的人类故事,复活节岛是东太平洋的一个163平方公里的三角形岛屿,屹立着440个3至20米高的被称为“艾摩”的巨人像,见证着波利尼西亚人曾经的辉煌和文明。尽管与世隔绝,该岛一度繁荣,人口达到8000。但在荷兰航海家洛加文于1722年抵达时,岛上只有简陋的木划子,植被矮小,生境荒芜。大家都在想,这里发生了什么灾难呢?
后来科学家揭晓了答案,复活节岛的海豚骨头在垃圾中的含量很高,说明古代的拉帕努伊人(拉帕努伊人应为波利尼西亚人的一支)曾建造了大船去捕捉海豚。但曾经的辉煌,是建立在森林砍伐、土地滥用、过度渔猎基础上的,欲壑难填终于超出了环境承载力。15世纪后,岛上的大棕榈树灭绝了,森林的消失导致水土流失,土壤贫瘠,饥谨、瘟疫与战乱交织,文明走向了终结。
现代工业社会以破坏性的高速度开发着自然,以至于“文明所到之处,身后留下一片沙砾和垃圾”。尽管当代一些国家得到了长足发展,一部分人获得富足的物质享受,并被整个社会公认为是先进和成功的“楷模”。但在他们之外,其他人群和生灵的境遇又如何?我们的后代的利益是否得到了关注?是没有考虑,还是不予考虑?
文/郭耕 科普作家,北京麋鹿生态试验中心副主任
重点聚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