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不是绝对合理,而是相对公平
来源:
发布日期:2014-07-31 13:37:55
阅读量:0
SCI评价指标一直被大多数科研人员所诟病,而网上对SCI口诛笔伐的博文也到处可见,就我本人而言,也不完全赞同SCI的评价标准,但是不拼SCI可能对中国科学的发展更加不利。
可以说,SCI,不是一个绝对合理的评价标准,而是一个相对公平,相对科学的标准,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就像高考,不搞高考,完全搞自主招生就可以么?
所谓的SCI是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简称,其全称为:Science Citation Index,创刊于1961年,它是根据现代情报学家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 1953年提出的引文思想而创立的。SCI是一部国际性索引,包括有:自然科学、生物、医学、农业、技术和行为科学等,主要侧重基础科学。所选用的刊物来源于94个类、40多个国家、50多种文字,这些国家主要有美国、英国、荷兰、德国、俄罗斯、法国、日本、加拿大等,也收录一定数量的中国刊物。
SCI收录期刊,主要运用科学的引文数据分析和同行评估相结合方法,综合评估期刊的科学和学术价值,覆盖了国际上大多有重要影响的刊物,SCI已逐渐成为国际公认的反映基础学科研究水准的代表性工具。
SCI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引入中国,在当时引进SCI具有进步的积极意义,拓宽了科学界的视野,给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努力的方向。经过多年的改变,我国教育界、学术界逐渐把SCI录用论文数作为衡量科研工作和评价人才最主要的指标,把评估结果与个人待遇、奖励、经费分配、职称评定密切挂钩。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科学界的“唯SCI论”受到了人们的非议。
可是我们换一种思路来看,如果不拼SCI,我们要拼什么呢?拼科研经费、拼职位高低、
拼科研获奖?这种评价指标显然更加不公平,不科学。总而言之,科研人员的水平评价、年度考核、职务晋升、毕业就业等方面,拼SCI不是最好的办法,但是一种相对公平的办法。
况且SCI的评价标准也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从只看SCI数量,到影响因子,到分区,再到他引次数,再到高被引论文ESI,评价逐渐科学合理。现在很多批判SCI的文章,还是停留在对SCI的早期印象,以为SCI评价只是根据数量和影响因子,才得出比较偏激的结论。尤其通过举一些个别的反例,而否定整个SCI评价方法,而不看长期的统计效果,显然是不科学合理的。
事实上,SCI的评价系统也经历了逐渐科学到合理,然后公平的几个阶段。初期的SCI评价,仅凭SCI的数量来论英雄,显然是不科学、不合理的。接着是看影响因子,比数SCI论文数量有所进步,但是各个学科之间影响因子差别大,难以公平评价。
然后是看分区,把不同学科的SCI期刊根据影响因子的排序,前5%为1区,前20%为2区,前50%为3区,后50%为4区,这给予了不同学科较为公平的机会。还有就是他引次数,引用次数高,尤其是他引次数高,体现了论文水平较高。
SCI有垃圾,非SCI垃圾可能更多。我们不能以一个反例,来否定整个SCI系统。每年ISI(科学信息研究所)都会根据SCI的影响因子、他引次数等预测诺贝尔奖,成功率很高,这充分说明SCI还是很有用的。
所以,不能因为有些SCI论文有问题,就整体否定SCI,就如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是SCI本身有问题,而是还要继续完善SCI论文的评价标准。现在推出的影响因子、他引数,高被引论文、分区等更精细的评价标准比起单凭数量的标准,已经进步了很多。有的研究人员,写不出高水平SCI论文,但是能解决核心技术问题,也是很有贡献的。
最担心以一个反例,否定整个SCI;更担心的是,一个SCI评价标准,代替其他所有评价标准。总而言之, SCI只是一个评价指标而已,再科学合理,也不能科学合理地评价所有类型的研究人员,未来期待更公平、更完善和更全面的科学评价方法。也许对科学研究而言,追求绝对科学合理公平完善的定量评价方法就如同追求“大同世界”一样,永远不可能实现。
重点聚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