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的“荒唐”历史及其功效
中国保健品的起源可能来自于丹药。我们民族的始祖黄帝英明退休后,没有去做一些更切实际,或者说更不实际的事,比如探索苹果为什么会掉到地上。黄帝选择了研究丹药,成立了一个产品研发小组,经480 年炼成“必转还丹”。不过,按照我们现在的科学标准,黄帝炼成的丹药不能算作保健品,因为他的根本目的不是迷恋尘世, 想通过丹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而是为了成仙升天。
另外一个和保健品关系密切的人是秦始皇。但是他不屑于亲自研究,便轻信方士,求诸海外。我们不知道秦始皇究竟服过什么保健品,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他并没有因此长生不老,因为他不到五十岁就死于疾病。历代皇帝,虽得到最好的“保健品”,但是他们似乎并没有因此而长寿。有人做过统计,我国历代皇帝,有确切生卒年月可考者,共有209 人。他们的平均寿命为39.2 岁。
历史上最吸引文人们关注的另一个保健品,据说是由医圣张仲景研制的“五石散”,或称“寒食散 。据晋代的道士兼医学家葛洪描述,“五石散” 的成分是丹砂、雄黄、白矾、曾青、慈石。这些药石, 在我国的药学圣典《神农本草经》里都被列于“ 轻身益气,不老延年” 的上品药。按现在的说法, 就是保健佳品。
据说,服食“五石散”始于晋人何晏,由晋至唐名士们趋之若鹜,历经数百年。服散的目的是为补虚、长寿、增强性功能,和今天保健品的宣传单上所写的很相似。服散是否真正达到了保健的目的,令人怀疑。可是,那时的名医们, 如葛洪、陶弘景、皇甫谧,都对这些石散推崇备至,也都常年服用。那时,穷人并不服散,我想这并不是因为穷人更聪明,而是因为他们服不起。
唐朝以后,丹石作为保健品的地位逐渐下降,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较温和的动植物品,如人参、鹿茸等。当然,还有数不清的“宫廷秘方”。
在西方,保健品似乎一直没有获得像在中国这么高的地位。古希望罗马时期,从北非进口的“罗盘草”,被称作是“万灵药”,但很快就被采绝了。真正流行较长时间,并被广泛用作“保健品”的,大概只有过三类:罂粟、烟草和维生素丸。
罂粟原产苏美尔地区,后来传到希腊,成为被很多诗人讴歌的“忘忧草”。罗马时期最博学的医生盖伦把它看作一种万能药。不过,对罂粟风行起了最重要作用的人,可能是15 世纪生于瑞士的医生和炼金术士巴拉塞尔萨斯。直到近百来年,罂粟对健康的危害才被人们所公认。
哥伦布将烟草引入充满饥渴的欧洲。很快,烟草就被当成了“神药”。当时的药书中记载了它的各种疗效,如治疗牙痛、偏头痛、肠寄生虫、口臭,甚至癌症。400年前,烟草成了英国绅士们时髦生活的重要内容,穷人们也争相仿效。近几十年来, 由于医生们和政府的努力宣传, 烟草也失去了作为“保健品”的地位。
维生素的发现是现代医学最值得骄傲的成就之一。和疫苗、抗生素一样,维生素为千百万人解除了病痛,甚至挽救了生命。所不同的是,由于人们营养条件的改善,作为药物,维生素扮演的角色越来越不重要。但是作为保健品,维生素在西方国家,却获得了霸主的地位。现在,仍有一半的美国人经常服用复合维生素产品。医学界对这种“维生素膜拜” 争论了几十年,目前的结论大概是,没有多大的作用,一般也没有太大的危害。
对于保健品,我自己从没用过,别人送我的冬草夏草我也全部扔掉。我认为并没有对所有人都有好处的、万能的保健品,只能说对某些特异人群可能有好处,比如在西部地区没有足够的蔬菜水果、肉类摄入的人群中,补充适量的多种维生素是有益的,比如血脂高又肥胖的人补充鱼油可能是有一定好处的。我同时认为,国家应该立法抛弃“保健品”这个概念,美国可能叫膳食补充剂,或者日本人叫“功能性食品”,而“保健品”这个叫法会对大众形成误导。
本文部分节选自《交个医生做朋友》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