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人脑“最高司令部”到底有多少种细胞

来源:    发布日期:2018-03-19 15:51:10   阅读量:0

生物

中国科学家揭示人脑“最高司令部”到底有多少种细胞

3月15日,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王晓群课题组、北京大学汤富酬研究组宣布,成功地绘制被称为人脑“最高司令部”的前额叶发育的单细胞图谱,并揭示了神经元的分化成熟机制。其论文《单细胞RNA测序揭示人类前额皮质的发育蓝图》,刊登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所谓的“细胞类型图谱”,是指鉴定出人脑中全部细胞类型,确定它们在各个区域的分布以及基因表达模式,并最终绘制出所有神经元相互连接关系的完整图谱。

航天

中国火星探测器气动设计已完成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十一院研究员周伟江3月10日透露,我国计划于2020年发射的火星探测器,已完成气动外形设计,以及气动力、气动热设计工作。据了解,我国火星探测任务力争一次实现环绕、着陆和巡视三大目标。其中,着陆器的着陆过程涉及到多项空气动力学难题。不过周伟江表示,火星探测器各项气动设计工作已全部完成,正在进行试验验证。

航空

水陆两栖鲲龙AG600下半年将水上首飞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3月11日披露,中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将于今年下半年进行水上首飞,研制工作将迎来又一重大里程碑。据悉,该飞机水上首飞前,还将通过水密特性试验、水面低速、中速、高速滑行等试验,完成对飞机机体水密情况检查,对飞机在水面的横向与纵向稳定性、快速性、操纵性和喷溅特性等验证。

医学

器官捐献移植管理“中国模式”获肯定

全球践行伦理峰会3月12日至13日在梵蒂冈举行。出席会议的中国代表在峰会上介绍了器官捐献与移植管理的中国模式,提出了中国倡议,获得主办方和与会代表的积极评价和充分肯定。根据公开数据,2017年,中国累计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5146例,亲属间活体器官捐献超过2300例,1.6万余名病患受益。每百万人口年捐献率已达3.72,年捐献数量位居世界第二。

天文

“中国天眼”已发现11颗新脉冲星

3月13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中国天眼”观测基地对外宣布,自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以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共发现51颗脉冲星候选体,其中有11颗已被确认为新脉冲星。据国家天文台脉冲星搜索小组的王培博士介绍,11颗新脉冲星中有6颗是去年10月确认的。“中国天眼”提供更多的脉冲星样本,有助于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更加系统地开展深入研究。在基础物理研究领域,高密度高能量的脉冲星是不可替代的宇宙天体实验室。脉冲星将来还可以替代导航卫星实施空间飞行器的定位。

生态

西安城市空气净化塔开始测试

日前,我国科研人员在陕西西安建造了一座高度超过100米的实验性质空气净化塔。该项目的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的研究员曹军骥说,该塔于1月份开始测试,每天可制造超过1000万立方米的清洁空气。在重污染天气条件下,PM2.5可平均减少15%。

古生物

科学家发现最早的淀粉化石

3月15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对外宣布,科研人员发现一种奇特的石松类大孢子,表面被一团圆形颗粒所覆盖,被认为是最早的淀粉化石。这一发现打破一些考古学家认为淀粉颗粒在没有石器或一些容器的保护下很难在第四纪以前的地层中保存的推定。

科考

“雪龙”号完成南极最长海洋断面观测

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搭乘“雪龙”号极地考察船3月11日在南极阿蒙森海及附近海域完成一次海洋断面观测,其跨度长达1420公里,是中国南极考察有史以来最长的全深度海洋断面综合观测。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史久新介绍,此次观测的断面从海水深度近5000米的阿蒙森海深海平原延伸到深度约500米的近岸陆架区,跨越了南极绕极流区、陆坡流区和陆架区,有着丰富的水团、环流和生态结构变化,揭示出较暖的绕极深层水从深海逐渐向陆架爬升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