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我国或于2020年开展火星探测

来源:    发布日期:2014-11-20 11:44:50   阅读量:0

我国或于2020年开展火星探测

在第十届珠海航展中,首次亮相的火星探测器引来众多关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副院长李忠宝说:“我们有信心尽早实现对火星的探测。”

我国火星探测器系统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组成。环绕器将携带着陆巡视器完成地火转移飞行和近火制动,进入近火轨道后择机释放着陆巡视器,开展环绕科学探测,并为巡视器提供中继通信链路;着陆巡视器将利用降落伞加软支腿,实现火星表面软着陆,并分离释放火星车,开展巡视科学探测。

据欧阳自远院士透露,我国计划于2020年开展火星着陆巡视,2030年实现火星采样返回。□文/科技日报

点评:月球探测完了应该轮到火星了!

微信电话本上线可免费通话

“微信能免费打电话啦!”近日,微信团队在应用商店上线的一款新应用“微信电话本”迅速在朋友圈里被刷屏。不过上线首日,这款应用却遭遇了“大堵车”,不少用户反映微信电话本出现无法登录、验证失败等问题。对此微信电话本团队表示,这是由于下载量太大所致,到中午12时许已经有所恢复。

目前,国内应用市场上免费拨打网络电话的APP应用不少,但是都没有像“微信电话本”产生太大的影响。“这主要归因于微信本身的吸金效应。”互联网评论人士洪波表示,借助微信超过6亿用户的平台效应以及低于运营商的收费,微信电话本或将对运营商的业务构成挑战。□文/北京日报

点评:虽然还有不足,但是我看好你呦!

珠海航展开幕国产战机公开亮相

2014年珠海航展日前在珠海机场拉开帷幕,相比历届航展,本届航展规模最大、亮点最多。又恰逢新中国空军建立65周年,空军首次成体系组织装备进行展示格外引人关注。

在此次珠海航展中,国产运-20和歼31首次公开以真机形式参加航展并做了飞行展示,而俄罗斯苏-35战机和美国C-17军用运输机也首次露面中国航展,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机。本届航展,世界三大航空工业大国,中美俄军用飞机首次聚首珠海。□文/新华社

点评:苏-35表演的画面太美不敢看!

我国启动世界首个驴基因组项目

“驴基因研究项目具有重要科学、经济和文化意义。”日前在世界首个驴基因组项目启动大会上,国际知名基因研究专家、中科院院士杨焕明提出,驴基因测序项目启动意味着我国将在全球首个掌握驴基因资源,这是科学界继牛、鸡、猪、马基因组测序之后,对畜禽生命科学又一里程碑式贡献。

此次世界首个驴基因组项目由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山东省农科院、华大基因三方共同启动。□文/科技日报

点评:距离骡子基因测序不远啦!

中国暗物质研究新成果探测灵敏度提升10倍

国际知名科学杂志《物理评论D》(快报)近日发表一项中国科学家关于暗物质研究的最新成果。过去多年,国际多个实验组之间发布的同类实验结果相互矛盾,而这一成果提供了更新的、灵敏度更高的实验证据,被物理学界视为一个重要进展。

暗物质是指不发射任何光及电磁辐射的物质,目前人们只能通过引力产生的效应得知其存在。暗物质研究是当前粒子物理学、天体物理学研究领域中最前沿的研究课题之一。此研究将是人类认识宇宙的一次重大飞跃,其研究成果将导致一场新的物理学革命,可能极大改变人类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

欧洲核子中心理论部教授约翰·艾力斯认为,中国暗物质实验合作组新的实验结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进展。这个结果非常确定地排除了美国、意大利等暗物质实验的大部分区域。因此这是一个国际前沿水平的实验结果。□文/中国新闻网

点评:高大上的研究。

珠海飞北京客机遭受鸟击迫降广州

多名网友爆料称,11月10日,南航一架由珠海飞北京的CZ3739航班在起飞约1小时后出现故障并迫降广州白云机场。南航有关部门表示,初步调查显示飞机在起飞后不久遭受鸟击,具体原因正在调查。

南航相关部门负责人向记者解释,目前初步调查显示,该机在起飞后不久遭受了鸟击,致使飞行途中产生故障。航空公司获悉飞机在广州迫降后,更换飞机完成了航班。至于这次故障的具体原因,该负责人表示:“是责任事故还是机械故障,要等到具体调查后才清楚。”□文/新京报

点评:小鸟有时也能惹大祸!

马王堆汉墓简帛文献首次完整公布

日前从湖南省博物馆获悉,由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湖南省博物馆编纂,中华书局出版的《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问世,马王堆汉墓简帛文献得以首次集中完整公布。

马王堆汉墓简牍帛书上世纪70年代初出土于长沙马王堆汉墓,包括《周易经传》《老子》等50余种文献,内容涉及先秦秦汉的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科技等众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文/新华社

点评:奇迹!

我国建设地下水监测工程

由水利部、国土资源部联合申报的《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日前获国家发改委批复,这标志着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工程建成后,可扩大国家地下水监测站点的控制范围和站网密度,监测控制范围扩大到350万平方公里、站网密度提高到每千平方公里5.8孔(站),并进一步提高地下水监测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实现对全国地下水动态的有效监控,为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地面沉降防控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文/人民日报

点评:亡羊补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