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去无回的“火星一号”计划
来源:
发布日期:2014-11-15 08:51:55
阅读量:0
一家荷兰非盈利机构发起的火星移民计划“火星一号”引起巨大争议。本刊曾经首先对这一活动进行质疑(见本刊5月13日《“火星一号”计划疑似骗局》)。该机构负责人巴斯·兰斯多普近日在接受媒体时坦承,其发起的移民火星计划也许不能如期实现。
根据“火星一号”计划,从全球应征者中海选出的首批4名志愿者,将在2023年被运送至火星并居住在那里。不过,这是一项“有去无回”的移民计划,因为该机构明确表示将不会给志愿者提供返回地球的机会。
记者在荷兰商会系统中查询得知,“火星一号”机构注册于2011年6月,注册地址是荷兰中部城市阿默斯福特的一处民居。不过,记者实地走访时看到,该机构在当地火车站附近的一幢楼里租用了一个小办公区。
该机构负责人巴斯·兰斯多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所有报名者“必须接受这是单程之旅、没有归途”这一前提。
俄罗斯医学生物学课题研究所是负责培训俄航天署宇航员的官方科研机构。2006年8月,该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波塔波夫在俄科普网站《科学信息》上撰文说,宇航员若想顺利往返火星和地球须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闯过七道险关。
波塔波夫指出,行星际旅行的宇航员在往返火星和地球的约1年半时间中将面临高真空、宇宙高速带电粒子流、失重和火星引力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宇航员应充分了解其必须克服的重重阻碍。
波塔波夫认为,第一关是“迅速适应新环境”关。当火星考察队上路后,宇航员须在1个半月内习惯失重、宇宙辐射量增大、地磁场作用消失、舱内空间狭小等环境并完成工作任务。
第二关为“进入环火星轨道”关。经过漫长飞行即将进入环火星轨道前,宇航员的心理会日益紧张。因此专家建议届时降低工作强度,随行医生对宇航员加强心理辅导,相关训练也要跟上。比如,充分的离心机训练有助于宇航员登上火星后适应火星引力作用。
第三、第四关是“火星着陆”及“逗留”关。宇航员在火星着陆和停留期间会遇到一系列难题,比如火星引力可能使长期失重的身体及其适应性出现紊乱;火星磁场微弱,大气稀薄,不能像地球那样抵御宇宙射线的侵袭;飞船内的地球微生物可能“登上”火星,造成污染。因此,宇航员须按预定计划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保证考察工作顺利进行。
第五、第六关为“疲劳”和“回归”关。完成火星表面考察任务的宇航员会有强烈疲劳感,此时急需相关药物、器械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恢复。在返回地球的航程结束前2至4周内,宇航员会异常激动,这种情绪也会转变成焦虑,这时需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最后一关为“地面恢复”关。回家后宇航员须在“天壤之别”的环境中配合恢复性治疗,并有可能长期接受心理辅导。
波塔波夫指出,近地轨道空间站的长期试验已使研究人员在应对第一、第六和第七关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对于如何闯过其他难关,研究人员仍在探索中,目前尚无达到实用水平的解决方案。
文/综合
重点聚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