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医生才知道看病常有四个误区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1-22 09:44:35   阅读量:0

  开场白一会儿  

  近日,一则信息在微信上很快传播,它从一个医生的视角,道出了很多医生知道,但是患者不知道的医学“误会”。在医学发达的今天,有些“误会”稍显刺目。不过,这也有利于人们了解现代医学、理解医学局限性的事实。下面,掌上科普为您解读其中的缘由。

  看病常有四个误区 

  医学的最终目的是解除人的痛苦,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的,而技术只是一种手段。

 

  误会1:把治疗和治愈联系在一起

  在美国的撒拉纳克湖畔,一块1915年树立的墓碑上刻着一段被后世医生奉为名言的句子:“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这是著名的结核病医生特鲁多的墓志铭,在那个医学并不发达的时代,他道出了那个年代医者所追求的一种职业境界。100年过去了,医学已经比那时发展太多。但遗憾的是,人们在医学上仍然走不出“有时是治愈”的界限。

  “有史以来,有文字记载的疾病有几千种,但是目前真正有确凿证据能够治愈的只有42种。”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告诉记者。

  理论上说,只有把病人的发病机理搞清楚,医生才能将这种疾病治愈。但就目前医学科学的水平而言,人类几乎所有疾病的发病机理都没有完全搞清楚。而且不单像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这些患者基数巨大,患病成因复杂的病种搞不清楚原因,就连简单如青春痘的详细发病机理我们也并不掌握。所以我们只能说人类对很多疾病可以治疗,但是不能治愈。

  “目前内科疾病中有90%的疾病是无法治愈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王天告诉记者,这个数字可能和人们的日常感知不符,但是这个数字却确实是真的。日常生活中,人们感知到的更多是得了病去医院,然后经过医生的治疗把病治好了。但是实际上,在“把病治好了”的这个范畴内,有些人只是症状得到了缓解;而有些人的病症只是达到了临床治愈的标准。人们错把这些当成了疾病已经被治愈。

  王天说,比如心脏支架就是一个把缓解症状当治愈的典型例子。人们的血管由于斑块的堵塞而造成冠心病,通过安装支架,将狭窄的血管撑大,就可以缓解冠心病的症状。但是,支架只是缓解了冠心病的症状,血管中的斑块,也就是病因还是会存在,如果控制不好,还会继续恶化。所以这种目前最先进的治疗方式,也是治疗后缓解了症状,并不能治愈冠心病。

  同样的,更多人错当成“治愈”的情况其实也只是达到了一些临床治愈的标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肿瘤。经过药物或者手术的治疗,肿瘤细胞大部分被清除出体外,人体内的肿瘤活动处于极低的水平。这样患者能通过药物维持,甚至停药观察来维持不发病状态,这就叫做临床治愈。但是这并不是说人体内没有肿瘤细胞了,由于现在的医学手段无法做到体内零肿瘤细胞,所以这样维持着长时间的不发病的情况,我们也会误以为是治愈。殊不知,肿瘤细胞从未彻底离开患者的身体。

  误会2:所有的病(甚至症状)都需要治疗

  这或许是观念上的问题,或许是医疗市场的需求,总之,医学发展到今天,附带着太多的过度医疗。其实,有些病症没有必要去治疗,也许不治疗就是最好的办法

  比如感冒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多数患者病情并不严重,症状有发热、咳嗽等,通常一周内就能痊愈。只有少数急性重症患者会发生肺炎,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而在感冒自愈的过程中,疾病出现的很多症状比如发烧、疼痛等等,实际上是人体免疫力与疾病搏斗的正常反应,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予身体足够的后勤补给,比如补充水分和维生素等。盲目的药物干预会削弱身体自身抵抗力的机能,久而久之,孱弱的人体抵抗力的战斗力越来越差,反而会帮病毒、细菌的忙。

  目前最麻烦的是关于慢性病的诊治,由于是慢性病,短期内不会有生命危险,远期的结局又无法预知,这就给盲目用药的时间和机会。有些患者为一个原本根本不需要治疗的问题花费大量的金钱,有时还越治越坏。

  比如乙肝病毒携带者,治疗指南中指出,这类患者可以暂不治疗,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即可。但当患者到医院就诊,医生告诉他“可以暂不治疗”,患者会非常不满意。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孙凤霞说,暂时不治疗的原因并不是说目前有方法但是不用,而是因为限于当前的医学技术局限,无法使携带者的情况进一步好转,同时患者的病情又很轻,肝功没有损伤,对日常生活也没什么大影响,所以可以暂时不治疗。

  但是不治疗不等于以后就不闻不问,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检查。因为病情是会发生变化的,乙肝患者在不同的年龄段会表现出不同的状态,所以一定要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合适的治疗时机,及时开展治疗以便取得较好的疗效。

  孙凤霞说,一种疾病是否要用药治疗,这取决于医生和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有些时候是医生本身对疾病的认识不充分,在不必治疗的时候开始了治疗,或者是本来仅需要简单的治疗,而进行了过度治疗。同时也和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有关系,少数患者基于对疾病的不了解,又对医生缺乏信任,强烈要求用药治疗,或者自行购买药物盲目治疗,实际上并无益处。

  误会3:医学与人文的分离

  医学其实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它包括人文、哲学、科技、社会、教育等诸多内核。王宏才说,但是由于科技是这几百年来人类社会的最主流声音,所以目前的医学过于依赖和相信技术,“技术至上”使医学背离了原本的初衷

  纵观中西方的医学发展史,关注人文一直是医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西方现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说,医生应具备哲学家的全部最好品质:无私、谦虚、高尚、冷静的判断、必要的知识和不迷信。而我国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医学著作中开宗明义第一篇就是《大医精诚》,这一篇一直被视为医德典范。大医精诚中的“精”讲的是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而“诚”字指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精诚者,是之为大医。

  而步入现代,人们对医学和人文的认识更为深入。美国密苏里大学圣路易分校的哲学系教授罗纳尔德·缪森在《医学与哲学》上曾经发表当时令人振聋发聩的文章,题目是“为什么医学不是一门科学”。他认为,虽然医学具有科学性,但医学现在不是、将来也不会变成一门自然科学。因为医学是独立学科,与自然科学的关系不是包容与被包容的“父子”关系,而是有交集、有关联的“兄弟”关系,医学作为独立学科,有自己的目的和价值。缪森对医学过度被科学化、技术化的时弊予以针砭,旨在唤起人们对医学中人文科学缺失的警觉。

  医学和人文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理论上的探讨,它能真实地帮助人们恢复健康、减少痛苦、延长生命过程、提高生命质量。王宏才说,“医学的最终目的是解除人的痛苦,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的,而技术只是一种手段。”比如同样是做乳腺癌切除的手术,就需要医者更多地考虑到人文角度的关怀。因为到底使用何种手术方式,是乳房全切还是局部切除,这对一个正值壮年或者已经步入花甲的患者来说,意义是截然不同的。

  医生的温暖、关爱、安慰,特别是当面临疾病折磨、肉体痛苦、经济拮据、精神无助的情况下,有时候温暖和关爱与药物和治疗可能具有同等价值,甚至在治疗无望的情况下,能够让患者及其家属感受到超出治疗本身的那些精神慰籍、情感传递、心理安抚和行为关爱,这是一种人性光芒对患者的照耀,这本来不应该是外在于医学的一种要求,而是医学本性的应有之义,也是医学伦理精神的一种体现。

  误会4:把疾病看成是一个完全有害的生物过程

  无论如何,疾病对患病的个体来说,都是一个痛苦的经历。因为在医学的范畴内,疾病就是身体出现异常后,人体对异常刺激作出的反应但是从某种角度来看,疾病对于个体来说,也并非有害到那么地绝对。比如在医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能够抵抗天花这类凶险疾病的手段及其有限,比如拿一些得过病的孩子的衣服穿上,从而获得一定的免疫力,这几乎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所以那些能够从天花中痊愈的孩子,从此身体中便获得了终身对这些疾病的免疫能力。从这个角度说,疾病不完全是一个有害的过程,在过去的年代,它让一些人获得了能够对抗疾病的能力,并且筛选出人类种群中抗病能力更强的一部分人延续至今,使人类繁衍壮大。

  但是医学发展到今日,人们终于可以不再用生病的痛苦经历来换取免疫力的提升。王天说,生病对个体来说总是不好的,所有更好的方法其实并不是让人们真的生病,而是通过模拟类似的过程,比如注射疫苗,让人体获得相同的免疫能力。

  虽然在过去的日子,一些疾病对人类来说或许不完全是个有害的过程,但是目前减毒疫苗,乃至更为安全的基因工程疫苗,在人体和疾病不断的共生和对抗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通往健康的捷径。

  (本文由《科技生活》周刊采编制作,编辑/李金金,版权作品,转载须得到授权。合作联系微信:掌上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