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猩球崛起2》稳定的电能对人类有多重要?

来源:    发布日期:2014-09-15 16:34:45   阅读量:0

  今天的人类文明就建立在电能和与之相关的集成电路芯片之上,

  如果我们“釜底抽薪”去除电能供应,

  很多原本先进的机械和生产线就会成为废品。
 

  今年夏秋之交,《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成为最热的科幻电影。相比于前一部故事中与现实生活基本相同的社会体系,人类社会在《猩球崛起2》的故事中已经衰落。残存的人类为了重获电力,深入已经被遗忘的国家公园探险,由此开始了一连串纷争。

  在血腥火爆的搏斗场面之下,“电”成为这部影片中隐含的关键词。随着电影落幕,我们也不禁要思考一个问题:稳定的电能供应,对于现代人类来说究竟有多重要?

  全球停电,文明衰落的标志

  还记得《猩球崛起》第一部片尾,民航班机飞行员在航站楼里流下的那一滴鼻血么?人类文明毁灭的序幕,就在这一刻开启。遍布全球的航线网,还有一架架满载的巨型民航客机,将一种曾被认为能治疗老年痴呆症的特殊病毒带到世界各地。病毒的研发者曾经认为,既然人类与黑猩猩、倭黑猩猩、大猩猩和红猩猩等物种同属于人科,那么能够提升黑猩猩、倭黑猩猩智力的病毒,也有助于攻克老年痴呆症;可惜事与愿违,这种病毒对人类其实是致命的,会导致感染者因为严重的出血而死亡,并可以通过飞沫传播,在人与人之间迅速传染。

  于是,仅仅数年时间,人类就濒于灭绝;感染病毒却幸存的人拥有了抗体,在分散于世界各地的城市废墟和兵营里形成了聚落,苟延残喘。由于人类大幅减员,几乎所有的公共服务都迅速停摆。最后,失去电力供应和全球互联网中断,成为令人类社会瓦解的最后一击。聚落里极为有限的电能只能用来提供照明、无线电通讯和驱动一些小型电子设备,令人们难以知晓其他的幸存者身在何方。与此同时,黑猩猩“凯撒”和倭黑猩猩“科巴”等非人猿类,却进化出了初步的文明。它们对同类和共同生活的红猩猩、大猩猩进行了粗略的社会分工,而且“重新”驯服了马。

  《猩球崛起2》的故事就由此叙起。当人类为了电力而重返国家公园,寻找一处旧水电站的时候,事情就变得有趣起来。相比于“黑猩猩进化出了文明”这样令人恐惧的事实,停电同样是旧金山的人类聚落迫在眉睫的威胁。按照影片的设定,旧金山的大部分城区都已经因为无人居住而荒废,仅有的聚落是依靠一座电厂发展起来的,但这座电厂的燃料也即将枯竭。就像影片中的人类反派,主张人类拿起武器主动出击的领袖德雷福斯所说的那样:“只要再过两三个星期,我们头顶上的灯光熄灭,我就不可能只用一只高音喇叭控制局势了。”

  这句话背后的潜台词是,聚落中的幸存者绝大部分出生在人类文明崩溃以前的时代,享受过充足的电能供应和信息时代的种种恩惠;而聚落失去电能供应,比起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的消失来说,是一种更为直观的氛围变化,让幸存者们彻底相信文明已经衰落。人类在进化中留下的惧怕黑暗的本能,也会由此迸发出来,令整个聚落陷入混乱。

  如果说20世纪60~70年代的老版本《人猿星球》,以一个倒置的进化链,讽刺了种族歧视和美苏核对峙等灰暗的现实,那么《猩球崛起》的剧情,则引导21世纪的人们思考另一个更为深刻的问题:假如人类骤然失去电能供应,或者只能得到极为有限的电能,这种变故会为人类社会带来多大的冲击呢?

  我们能重新适应蒸汽时代吗?

  事实上,在很多反映地球遭遇巨大灾变或者爆发全球核战争,导致人类文明衰退的科幻作品里,“电”都是推进剧情发展,乃至塑造社会氛围的重要影响因子。比如说,在美国作家威廉·福岑的科幻小说《一秒之后》里,美国因为一场核电磁脉冲袭击而全国停电,集成电路芯片也几乎全部被毁。社会服务和交通全面瘫痪之后,饥荒和暴力随即充斥全国,让曾经文明的美国变成了信奉杀戮和弱肉强食的社会。以中美核战争导致地球毁灭为背景的电脑游戏《辐射2》里,也有一个任务是修好一座核电站,以挽救一个自诩为文明,却即将因为电能供给枯竭而衰落的人类聚落。玩家选择修复或者摧毁这座核电站,都会对游戏中的虚拟世界带来根本性的改变。

  为什么很多反映“末世”题材的科幻作品,都会对电能着墨甚多?这或许是因为,今天的人类文明就建立在电能和与之相关的集成电路芯片之上;而且,随着电能和集成电路芯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物品和生产线被计算机化,以实现更高的性能。因此,如果我们“釜底抽薪”去除电能供应,很多原本先进的机械和生产线就会成为废品。

  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演进,很多关于“上一代技术”的知识与经验,会随着从业者离世或自然遗忘而逐渐散佚。熟悉“上一代技术”不能被作为一种有竞争力的特长,比如说,一个只精通蒸汽机车维护的铁路技工,如今或许只能在博物馆找到工作。这就像现在几乎不会有人在求职简历中强调自己精通Windows 95操作系统一样,因为这个操作系统早已过时,并且趋于消亡。但如果未来的某一天,人类失去了电能供应,集成电路芯片也全部失灵,那么人类的产业体系和社会生活就会完全重构:懂得“上一代技术”的老技工会成为社会上最稀缺的人才;而作为信息时代翘楚的办公室“金领”,反而最有可能成为被淘汰者。

  《猩球崛起2》中的人类是幸运的,因为距离文明崩溃的时间不远,他们仍然有可能修复一些暂时被废弃的电力设施,保住现代文明的种子。而得益于美国的DIY文化,即使修复水电站的行动失败,幸存者也只是会衰落到蒸汽时代。但最糟糕的情况仍然有可能发生:假如没有足够的蒸汽机和能够操作、维护它们的人迅速“补位”,人类文明或许就会失去蒸汽时代这个重要的“支撑位”,继续衰退到工业革命之前的状态。传统农作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大部分人都可以迅速学会,人类文明的衰退很可能会到此为止。但衰退的世界难以养活业已形成的庞大人口,所以,衰退之后漫长的复苏期,很可能会是个艰难的时代。

  武器或成文明“孑遗”

  在《猩球崛起2》里,面临文明衰退的人类最大的“底气”,或许是灾难来临之前的旧金山武器库。经历8年时光的洗礼,这里的绝大多数军火仍然可以使用,这让幸存者当中的主战派一时神气活现。

  在经济体系崩解和文明衰退的乱世,武器和弹药往往成为“硬通货”。无论是人类历史上的战乱年代,还是很多科幻作品中设定的近未来世界,皆有基于武器弹药的易物交易。这或许是因为,在美国等有武器文化传统的西方国家,人们通常会选择那些弹药容易获得的枪械,比如7.62毫米或者5.56毫米的步枪,以及9毫米或11.43毫米口径的手枪。在货币失效的乱世,子弹可以为枪支持有者带来更多的求生可能性,而且几种“热门”口径的子弹又相对轻巧,便于携带,具有成为代用货币的潜质。

  此外,只要保存条件得当,现代枪械的子弹可以保存很长时间,有些步枪子弹在足够干燥的环境里,其保质期甚至可以长达300~400年。今天很多中学生和大学生在军训中发射的子弹,其“年龄”可能会和他们的父辈相当。

  影片中人类聚落武装人员使用自动武器练习打靶,而且丝毫不吝惜弹药的情节,也透露出一个事实:即使失去电力供应,为单发或半自动的现代枪械生产(代用的)定装弹药也不需要太高的技术。

  与大多数人想象的不同,定装弹药或者说现代意义上的“子弹”,在电能普及之前的时代就已批量生产。而定装弹药思想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更为久远的年月。在16世纪的日本,领地在日本西部的大名立花道雪发明了将弹丸和对应分量的火药装在竹筒内,以便在战场上迅速装弹的做法,后来又和女儿立花訚千代一起对其加以完善。类似的做法,也曾为17世纪的瑞典军队所用。考虑到古代火药易燃易爆的特性,这种原始的定装弹药实际上是非常危险的,也未能大规模推广。到19世纪初和19世纪中期,以纸和金属作为弹壳的定装弹药相继出现,枪械子弹才“进化”成和现代子弹相近的样貌。在当年的一些“蛮荒之地”,子弹甚至是使用简陋的手动机床来生产的。它们与现代子弹的差别,更多的体现在加工精度方面。

  我们或许可以这样畅想,即使凯撒和它的族众们破坏了水电站,人类聚落中的幸存者只要能得到足够的原料,就仍然有通过人力或者蒸汽动力生产弹药的能力。当人类文明最后的火焰熄灭,残存的枪械和子弹,或许会和塑料制品一道,成为“现代社会”存在过的最后证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