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关注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来源:    发布日期:2016-06-14 11:33:10   阅读量:0

  关注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可以从打电话做起

  整理/记者 齐亚凤 采访专家:朱梅芳(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精神医学与临床心理科  心理治疗师)

  家庭教育的缺位,亲情关爱的缺失,是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

  在刚刚过去的“六一”国际儿童节里,孩子们以多种方式喜迎节日。然而,有一些远离城市的留守儿童,在本应备受呵护的年纪却孤独地成长——亲情缺失、心理孤独、行为叛逆,甚至出现自杀、受侵害等极端事件,引发社会关注。

  长期缺乏沟通致留守儿童易出现性格缺陷

  全国妇联2013年5月发布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上文中的小明就是千万留守儿童中的一员。

  留守儿童是一个弱势群体,有些儿童乐观坚强,知道关心家人,关爱他人,懂得苦中作乐。据我们了解,更多的儿童性格上内向,不善言谈,被关注度不够。他们由于长期没有父母的监管和相应情感上的呵护和满足,可能会出现心理上的问题,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会有一些表现,如多数留守儿童行为管理能力差,他们容易违纪,低年级及学前儿童一般表现为逃学、迟到;对学习没有兴趣,不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差;小偷小摸,不诚实,经常说谎;高年级儿童开始出现叛逆心理,攻击意识很强,往往以“不好”“更不听话”的方式与教师对抗,不服从管教,更有甚者还盲目冲动、打架斗殴,或者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

  留守儿童自幼便远离父母,由于他们之间缺乏频繁的联系,从而缺乏一种稳定而和谐的亲子关系。监护人不能完全胜任对儿童的教育,祖父母辈进行监护抚养,老一辈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对孙辈往往疼爱有余教育不够。他们更多关爱的是儿童的衣食,对儿童的思想、行为教育则显得比较无力。

  同样地,对于由亲戚或朋友家监护抚养的儿童,这部分儿童监护人通常采取通融政策,一般只要是儿童平安、不犯大错误即可。由于长期情感联系缺失而导致心理失衡,许多留守儿童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他们缺乏沟通,长期的自我封闭,导致部分留守儿童性格上出现缺陷,如自卑、孤僻、任性、暴躁、自我中心、叛逆等。

  家庭关爱缺位导致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一般来说,大多数儿童在六七岁时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人格,即形成了基本的心境、行为模式、防御机制及自体感,如胜任感、社交能力、害羞、不安全感等。在儿童幼儿园或小学一年级时,我们就可以看到他们的行为、思想、动机和情感模式,这些模式永久地框定着他们的人格。因此对孩子来讲,养育他们的家庭至关重要。

  儿童出现的焦虑、抑郁、行为异常、甚至成人后的精神障碍,都突出地展示着他们的家庭经历。“四年级时,我爸爸车祸突然去世了,随后我妈妈就到深圳打工,把我和我姐姐送到当地的爷爷奶奶家,让他们来抚养我们,但因为我爷爷奶奶的孙子孙女很多,他们也并不能很好地关注到我们,从我爸爸去世的那天开始,我的天就塌了……”在咨询室里小张看似语气平静地讲述这段经历,实际上这是引起他抑郁的巨大创伤,现在已25岁的小张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妈妈每天打工上班,他在家里上网打游戏,每天的三餐还是妈妈给他准备,因为幼年缺乏足够的情感关爱和亲人离去的巨大创伤,已让他“退行”到了儿童状态。

  家庭教育的缺位,亲情关爱的缺失,是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依恋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性的本能需要。心理学家发现:依恋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最初婴儿无法分辨母亲与其他人,后来取代为对母亲产生明显的偏爱,通过靠近母亲来确保安全,他们依附母亲得以存活。因此,人类有个既定现象,初生儿和主要养育者之间的联结汇聚成对养育者(通常是母亲)的心理依附。如果婴儿能依靠母亲免受疼痛、寒冷和饥饿之苦,形成愉悦的幸福感,儿童就会与父母形成安全依附。以此类推,这个儿童以及他在成年后与其他人的关系会遵循可靠的模式,他/她将是安全的。

  婴儿时期就与父母形成安全依附

  工作中,我曾遇到一个患有产后抑郁症的母亲这样讲,“我在给孩子哺乳的时候会看手机,我很少和她有眼神的交流,我讨厌她,我想把她扔掉,甚至想和她一起从大桥上跳下去……”这样的母婴依恋关系是糟糕的,无法给予孩子被别人喜欢的感觉,安全感和信任感也将变得很差。

  当然我们都知道,生活不总是一帆风顺,但起初情感稳定的、有安全感的人能够灵活地做出选择,能够很好地从困境、挫折中恢复。而且在父母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婴儿和照看者之间的沟通品质最为重要,一个足够好的母亲对婴儿发出的信号非常敏感,并且能做出反应,她们的行为会随着婴儿的行为变化而不同。

  因此,我们提醒父母,要与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从婴儿时期开始,母亲或者其他照料者要有足够的敏感性,能及时回应婴儿的需要,和他建立情感联接。

  心理学家Mary Ainsworth曾设计过一个约20分钟的观察式的陌生情境实验室测试,用以测试母婴依附关系的安全性。过程是:妈妈和12个月大的婴儿被请到一个到处是玩具的、让人开心的房间,随后每3分钟呈现一个场景,包括妈妈在的时候让婴儿探索,妈妈两次离开婴儿,妈妈两次回来跟婴儿重聚,陌生人出现在婴儿面前。婴儿在母亲与其重聚时的反应,更能表明依恋是安全型还是不安全型。根据儿童运用母亲的在场和安慰,平复他们正常痛苦的能力,将儿童分为三个基本组:安全型、不安全-回避型、不安全-矛盾型,他们的依恋关系也随之给予区分。

  那些安全型依恋的婴儿,会把母亲用作安全基地,当母亲在场的时候,他们感到安全的时候,能随着自己的冲动去探索周围环境,而母亲离开的时候他们会很紧张,他们感到不安全的时候,能自然地从与母亲的联接中寻求安慰,安全型婴儿不管在分离时多么难过,与母亲的再次联接让他们几乎瞬间就得到了安慰,而且很容易继续去玩耍。

  同样地,不安全-回避型的一小部分婴儿,不仅在整个过程中一直不停地探索,而且当妈妈回来重聚的时候也会回避母亲,继续探索,这些婴儿被称为“回避型”。 回避型婴儿看上去是出奇地漠不关心,母亲的离开或者回来,他们好像都明显地无动于衷,只是不停地在探索着周围环境。他们这种明显缺乏痛苦的表现很容易被人错误地理解为平静。实际上,在分离场景中,他们的心率和那些看上去很痛苦的安全型同龄人一样,都是加快的,并且他们的皮质醇水平在实验过程前后都明显高于安全型婴儿。

  还有两种不安全-矛盾型婴儿,其中一种婴儿是生气的,另一种婴儿则很被动。这两种婴儿都对母亲在哪儿太过于迷恋,一直忧心忡忡地关注妈妈在哪里,以至于无法自由地探索,对母亲离开的反应,也都表现出淹没性的悲伤——大哭,其势头过猛,常常使得实验中常规的分离情境不得不中断。当妈妈回来重聚时,他们会显得很难接受妈妈的安慰。

  良好的亲子关系才是有安全感的爱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教授李亦菲主持的学术调查报告《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数据显示,根据大规模抽样调查,按照比例推算,全国6100万农村留守儿童中,一年都没有与父母联系的儿童约有262万;一年与父母只联系1—2次的儿童,约有622万人;每年与父母联系3—4次的儿童,约有634万。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首先要建立和谐的家庭,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对于外出打工的父亲(母亲),不能觉得自己在外挣钱是在为家庭和孩子付出,就因此而忽略了远在老家的儿童,建议一定要和留守儿童有足够多的联系,可以定期相聚、视频、电话,更可以用信件联系。一般在信件中容易表达情感和感受,这样父母可以很好地与儿童做情感的交流,做他们的知心人,尽可能地让他们觉得自己有依靠、不孤独。

  对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建议要给予儿童足够多的关爱和关注。比如,细心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有耐心,常沟通,可以和儿童建立情感联接;理解儿童,可以多思考“他们需要什么?”尽量及时和准确地回应他们的情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后,留守儿童才能和监护人建立安全和信任感。当他们的安全和信任感被满足的时候,内心才有力量去应对和处理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或挫折。

  我们呼吁,希望可以借助学校、教师和社会的力量,大家一起来帮助留守儿童感受到关心和温暖,鼓励他们坚强,笑对生活。在这样良好环境下养育的孩子,才会在未来的生活中有安全感和信任感,儿童才会有自信、独立、灵活地应对学习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