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啸让290种生物随垃圾漂抵北美
《科学》
日本海啸让290种生物随垃圾漂抵北美
美国研究团队发现,受2011年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影响,约有290种海洋生物附着在漂流物上从日本漂流至北美。
在日本大地震发生一年后的2012年6月至2017年2月间,研究团队在加拿大和美国的西海岸、阿拉斯加、夏威夷沿岸采集了634件漂流物,包括船和救生圈,它们都从日本漂来。通过分析和遗传检测,研究人员确定了289种来自日本的海洋物种。其中一些物种在其他国家有入侵的历史,例如曾“入侵”南非的贻贝。研究团队指出,大量的贝壳和甲壳类生物紧紧吸附在漂流物上,而这些漂流物是由难以被海水降解的塑料等人工制品制作而成,这得以让海洋生物能够活着漂洋过海数千公里到达美国。这项研究揭示了物种在全球范围内迁徙的新机制,这种机制可能带来潜在的灾难性后果。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海上风电比陆地更具潜力
一项新研究表明,海上风力发电机的发电量可达陆地涡轮机的3倍,具有较大的能源潜力。根据此前的估算,陆地风力发电机功率可达7瓦特/平方米。但在大规模安装时,实际功率会降到1瓦特/平方米——这是由于涡轮机消耗了下风向的风力,造成了严重“风影”现象。美国研究人员利用气候模型进行了虚拟实验,发现海面频发的冬季低压系统会快速将高空风中的能量混合到海洋表面,加大海面风速。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海上涡轮机靠近时仍会产生“风影”问题,但由于能量的补充,风速可迅速恢复,从而允许涡轮机持续高功率运转。
《细胞》
虎皮鹦鹉的蓝色羽毛源于单点突变
蓝色虎皮鹦鹉在今天的宠物商店中可能很常见,但在19世纪下半叶,当它们首次出现在欧洲时,还十分罕见。野生的虎皮鹦鹉通常胸部呈绿色,头部呈黄色。
研究人员发现,虎皮鹦鹉DNA中的一个小变异使它们的毛色发生了改变。由于羽毛中有一种黄色素(Psittacofulvin),它与羽毛上微小结构反射的蓝色光混合,所以大多数虎皮鹦鹉都是绿色。如果羽毛中缺乏这种黄色素,鹦鹉就会有蓝色的胸部和白色的头部。通过对234只宠物鹦鹉进行基因测序(其中105只为蓝色),研究人员发现蓝色虎皮鹦鹉在Psittacofulvin合成酶的控制基因上发生了单一突变。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研究鹦鹉的进化历程,它们是唯一使用Psittacofulvin色素装扮羽毛的鸟类。
《天体物理学期刊》
“塔比星”变暗或由尘埃云导致
恒星KIC 8462852又名“塔比星”,它最大的特征是“暗得有些不正常”。对于这颗恒星随机的变暗事件,研究人员们给出了各种解释,比如该恒星吞食了一颗行星、或者有个巨大的“戴森球”遮挡了它的光线。然而,NASA喷气动力实验室(JPL)给出了一种新解释:星尘是最有可能导致该恒星变暗的原因。在综合分析斯皮策太空望远镜、“雨燕”卫星和AstroLAB IRIS天文台的观测数据后,研究人员发现“塔比星”的亮度在红外波段下降的程度要比紫外波段的小。这意味着这颗恒星周围可能环绕着不均匀的尘埃云——组成尘埃云的粒子大小恰到好处,既不至于微小得像星际气体云那般难以遮掩星光,又不至于太大而让所有波段的光线都无法穿行。
《自然》
移民科学家的论文被引用率最高
数据显示,“国际化”研究人员的论文平均引用率比其他人高40%。一项研究分析了2008~2015年间发表的总计1400万篇学术论文,涉及近1600万名作者。其中约4%的作者在2008~2015年间与超过一个国家的学术机构建立了联系。这些作者中,大约73%的人是“旅行者”——在获得国际职位的同时,还保留原有单位的职位;其余的27%是“移民者”,他们放弃了原有职位移居国外。结果显示,“移民者”文章的被引用率最高。
本研究还指出:被引用次数还与地域有关,东欧科学家移民后,被引用数增加了近173%,而北美科学家只会有大约11%的增长。不过,研究人员表示,这一结果并不意味着科学家会因四处奔波而被更多引用。相反地,他们是先有了良好的学术声誉,流动的机会才可能增加。研究人员认为,这项研究可能会对移民政策制定者产生影响。
《科学进展》
冥想的益处取决于具体方式
许多研究都证明了冥想的益处:它可以使人更平静、更快乐、更健康。但“冥想”实际上是一组各不相同的技巧,不同的方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认知与脑力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招募了300余名志愿者,让他们用9个月的时间练习3种特定类型的冥想技巧,每一类型持续3个月。第一个模块称为“当下”,着重训练专注力;第二、第三个模块更侧重社会动态:在、“同情”模块中,参与者培养同情心以应对困难;在“视角”模块中,参与者观察别人的想法。科学家测试了大脑结构在冥想模块训练前后的变化,并发现参与者在三个模块中大脑的结构和行为都发生了变化,但从每种类型的冥想中获取的技能却不存在交叉。例如,练习过“当下”模块后,参与者的注意力有所提升,但同情能力却不会因此加强——直至他们练习相应的冥想模块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