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寄生虫有望成为治疗肠道疾病的“盟友”

来源:    发布日期:2016-04-26 15:59:22   阅读量:0

  寄生虫有望成为治疗肠道疾病的“盟友”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累及回肠、直肠、结肠的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病情轻重不一,易反复发作。纽约大学的免疫学家发现以含有肠道寄生虫的食物喂养缺陷老鼠后,老鼠的肠道粘液屏障得以重塑,而且两个肠道炎症指标值下降。同时,肠道菌落中,原本规模较多的拟杆菌数量下降,而梭菌属数量明显上升。

  为了确定寄生虫是否会在人身上产生同样的治疗效果,研究团队又分析了健康美国居民和患IBD北美儿童的肠道菌群。数据显示,这两类人群的肠道菌落也存在相同的差异。本研究表明,寄生虫能够清除炎症,促使细胞分泌更多的粘液供细菌享用,从而增加梭菌的数量。□文/生物探索

  癌细胞是如何“诱骗”健康细胞的?

  此前有研究表明,在癌症组织中KRAS基因经常突变,它的错误版本对健康组织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正常版本的KRAS会产生让细胞分裂的临时信号,但当其突变时会变得非常活跃,帮助驱动癌细胞快速、不受控制地生长。一项新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了突变KRAS另一项关键的作用,将健康的基质细胞变成癌细胞的“盟友”。

  研究者发现癌细胞使用突变基因强迫邻近的健康组织帮助它们生长和扩散。健康细胞被“诱骗”后释放独特的生长信号,癌细胞借此增殖,但它们本身不能分泌这些信号。同时,激活基质细胞会多大程度反过来调节癌细胞还不是很清楚。□文/生物探索

  科学家发现减轻雾霾与改善儿童健康的重要关联

  空气中的PM2.5微颗粒能够穿透人的肺泡,并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南加州大学的研究者发现,他们在1992~2011年期间调查区域空气中的PM2.5微粒下降了47%,这和该地区儿童呼吸道健康的改善存在关联。患有哮喘的儿童出现支气管炎症状的概率下降了32%,未患哮喘的儿童出现相似呼吸问题的概率则下降了21%。罹患支气管炎症状的儿童常会连续咳嗽超过三个月、有与感冒无关的鼻塞或咳痰,或出现呼吸道粘膜炎症等。

  此外,在这20年中该地区的一氧化氮(能够降低人体对呼吸道炎症的抵抗力)水平也下降了49%,研究者认为儿童支气管炎症状的改善一部分归功于此。□编译/丁林

  母亲乳汁和婴儿肠道细菌具有古老的共生关系

  哺乳动物与母乳共同进化的现象持续了数百万年,母乳中的有益肠道菌群有助于人体健康。科学家研究发现乳汁中的糖蛋白包含营养蛋白质和低聚糖,它们是营养物质的来源。同时他们发现了与婴儿有关的细菌亚种长双歧杆菌,它们能制造一种酶,清除乳汁糖蛋白中的低聚糖。

  释放的低聚糖被证实是长双歧杆菌生长的一种基质,但是这种低聚糖不会滋养成年人体内的双歧杆菌。这项研究暗示着将生物活性低聚糖放入婴儿配方奶粉是十分有益的。同时,如何让释放的低聚糖作为生长基质也是非常重要的。□编译/悠悠

  年龄导致的基因突变阻碍诱导多能干细胞治疗

  由于诱导多能干细胞是来自成年人的细胞,来自年老一些的患者体内的细胞就会带有基因突变从而影响细胞的功能。俄勒冈大学的研究者从一个72岁的志愿者身上采集皮肤和血液样本,然后通过诱导早期胚胎发育基因表达的病毒感染细胞,转化出了干细胞。

  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有自己的基因组。每个细胞可以包含数百个线粒体。研究者检测随机选取的单个细胞的DNA时,发现线粒体中有各种各样的基因突变。研究者因此建议,想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做治疗的时候至少要选出10个细胞,然后用一个带有最佳线粒体的细胞产生干细胞系。□文/生物探索

  “口吃”老鼠有望解开人类语言障碍之谜

  口吃是一种涉及遗传因素、神经发育、心理压力、语言行为等诸多方面影响而形成的一种语言失调症。科学家发现,患有口吃的人体内Gnptab基因存在突变。华盛顿大学的神经学家最近成功构建出一种“口吃”小鼠的突变型,为寻找Gnptab 基因如何突变会导致语言障碍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材料。

  虽然老鼠并不具备说话功能,但是为了确定老鼠是否患有类似于人的口吃症状,研究者设计了一款计算机程序,能够不依赖于语言“监听”口吃的发音模式。他们发现突变老鼠发声频率低、且停顿时间长。这一突变“口吃”模型将被广泛应用于对口吃的研究中,包括大脑致病机理、治疗药物等。□文/生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