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年,荷兰人从欧洲最矮到全球最高
150年,荷兰人从欧洲最矮到全球最高
目前,荷兰女性的平均身高约为1.71米,男性则是1.84米,是全球的“巨人”。但是在18世纪,荷兰人是欧洲最矮的,平均身高仅为约1.65米。
英国伦敦大学卫生和热带医学院的人类健康专家格特·斯图尔普进行的这项研究指出,在过去的150年间,荷兰人的身高增长了20厘米。同期美国人的身高仅增长6厘米。“荷兰人的身高优势得益于环境因素。”研究提到了良好的饮食(特别是大量摄入奶制品)及良好的医疗条件。
但环境因素并不能解释一切。研究指出,很可能是自然选择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促成了荷兰人的高个子。
研究人员对1935年至1967年间生活在荷兰北部的超过9.45万人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不同的数据,包括家庭状况、存活子女数量及第一次生产的年龄等。在这30多年间,子女数量最多的是高个头男性和中等个头的女性。斯图尔普解释道:“由于个子高的人容易拥有更多的高个子女,所以后代的平均身高就会超过父辈。”不过他指出,由于缺乏可用资料,研究未能进行遗传分析。
□文/参考消息
木星永久发出极光
在地球上我们经常看到的极光,都是短暂发光现象,目前,天文学家在木星表面观测到持续发光的极光,它是一种“爆发极光”。这项最新研究发现有时极光会出现神秘爆发,由于整个过程没有涉及太阳,从而光线会非常耀眼。该现象是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 Tomoki Kimura观测发现的。木星远紫外线喷射最新观测显示,明亮的木星极光爆发很可能是由行星-卫星交互作用产生的,而不是受太阳活动性影响。Hisaki探测器和哈勃望远镜提供的证据表明,最新观测到的明亮木星极光实际上是内部驱动所致。强烈喷射从木星极冠区域延伸至木卫一极光迹象附近的纬度,暗示着通过内部等离子循环过程,能量快速进入木星极地区域。
木星观测者知道这颗巨大行星经常出现极光,比地球极光明亮数千倍,并且覆盖范围是地球面积数倍,通常他们认为木星极光是太阳带电粒子与木星磁场发生碰撞所产生的,也可能是由于木星和它的卫星单独交互作用所致。
□编译/悠悠
最新三项技术保护宇航员眼部健康
目前,最新三项技术可帮助宇航员执行火星任务时视力更加敏锐。本月初,太空生物医学研究所(NSBRI)行业讨论会对3家公司提供资金,作为“火星视力”挑战研究的一部分,这3家公司致力于提高宇航员在长期太空飞行中的视力问题。这3家公司的最新研究结果是:安尼迪斯公司研制视网膜成像眼底镜;伊昆诺克斯公司设计的压力调节护目镜;韦伯视力中心研制一款眼镜,能够较早地适应环境变化。
长期暴露在微重力环境将对人体健康敲响警钟,例如: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必须每天进行身体锻炼,从而延缓肌肉萎缩和骨密度减少。近年来,医生开始意识到在太空度过大量时间将导致严重眼部问题,虽然形成原因仍在调查之中,但许多研究人员认为,主要原因是宇航员头骨内部压力增大所导致。
视网膜成像眼底镜不采用创伤手术便能拍摄视网膜的详细结构,压力调节护目镜用于稳定眼球压力,韦伯视力中心研制的一款眼镜能够转换镜片,帮助宇航员在微重力环境下调整眼球晶体形状,使他们的视敏度及时改变。据悉,这些设备已在地面进行了测试应用。
□编译/悠悠
土星的一天是10小时32分45秒
如果你是土星人,那么你需要重新设置时钟了!目前,最新一项研究表明,土星一天时间为10个小时32分45秒(地球时间),比之前预计的时间少7分钟。众所周知,土星旋转周期难以评估,这是因为土星的独特属性。但是使用土星引力场结合其外形和密度进行测量,科学家能够较准确地计算出土星一天的时间。这项研究是由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科学家进行的,上世纪80年代,旅行者号探测器通过无线电测量,评估土星一天大约10小时39分22.4秒。2006年,天文学家使用先进设备测量土星自转周期,结果显示土星一天大约10小时47分。目前采用的最新方法可能提供迄今最精确的土星时间,像土星和木星等气态行星一样,土星其表面并没有固体目标物,不便于观察它的自转周期,因此必须寻找其它的方法进行证实。
特拉维夫大学行星科学家拉维特·赫勒(Ravit Helled)博士说:“土星磁极和旋转轴的排列排除了使用磁场测试方法确定旋转周期。目前,我们基于土星的测量引力、观测外形以及可能的内部密度剖面,计算得出土星自转一周的时间是10小时32分45秒。”
□编译/悠悠
科学家发现便宜氢燃料
氢气一直被认为是未来的理想能源,最近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研究小组取得的成果省钱省时间,生产出来的零排放燃料能加快向氢动力汽车的发展。研究报告作者之一、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生物系统工程系教授张以恒说:“我们展示了迈向氢经济的最重要一步,那就是用本地生物质资源生产价廉物美的绿色氢。”这一研究的负责人是张以恒以前在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的博士生乔·罗林,他们两人联合创办了无细胞生物创新公司。报告称,此次研究借鉴了以前使用木糖的研究。木糖是最丰富的植物单糖。其他氢燃料生产方法依靠经过深加工的糖,但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的研究小组用的是玉米苞叶和秸秆,以降低成本并使这种燃料更易于在本地生产。
罗林发现,将玉米苞叶和秸秆分解为氢和二氧化碳可以同时利用葡萄糖和木糖,而不是分别利用。这一发现意味着氢的释出速度可以加快,同时,生产氢所需要的厂区面积可以缩减到相当于一个加油站的规模。罗林指出:“我们认为这一令人振奋的技术有望使氢燃料汽车得以在全世界普及并取代矿物燃料。”
□文/参考消息
黑洞帮助科学家“看见”看不到的引力波
在天文学家看来,继宇宙大爆炸之后,最富有活力的事件当属两个各自旋转、具有漩涡的黑洞合并为一个更大的黑洞了。那么,是什么力量促使它们发生这样的巨变呢?以英国剑桥大学为首的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揭示了宇宙中这一壮观事件,解开了数十年来描述在双星系统轨道上的两个各自旋转黑洞螺旋式碰撞的方程式。
该论文第一作者、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的迈克尔博士说:“加速电荷像电子一样,产生包括可见光波在内的电磁辐射。同样,任何时候你有一个加速质量,就可以产生引力波。”输送给引力波的能量会导致两个黑洞螺旋式靠拢,直至合并,这是宇宙大爆炸之后最有意义的事件。那种能量不像可见光那样很容易看到,而是更为难以察觉的引力波。
研究人员说:“采用这些解决方法,我们可以创建计算机模拟数十亿年来黑洞的演化,而以前一个需要几年模拟的现象,现在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它不只是快,我们还可以从模拟结果中获得一些新的发现。”
□文/腾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