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开眼界!年度十大奇特新物种
新的类人猿、像袋鼠一样的狮子、像头发一样的细菌、靠蚂蚁行走的虫子、靠真菌过活的植物和只有一个细胞的原生生物……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环境科学和林业学院(ESF)最近从前一年发现的物种中评选出2018年度十大新物种,它们当中有些已经灭绝,有些则十分稀有。 ESF院长昆丁·惠勒说,发现这么多物种让人惊喜,但每年发现命名1.8万种的同时至少会有2万种在灭绝。如果现在不及时发现这些物种可能就永远消失了。
“有袋”的狮子化石(复原图)
★学名:Wakaleo schouteni
★老家:澳大利亚
从2300万年前的渐新世晚期到中新世,一种有袋的狮子游荡在澳大利亚西北部昆士兰的森林中。科学家们根据化石证据发现了这种新狮子。这种大约23公斤的“苗条”狮子还可以上树,是一种杂食动物。
果子半米长的参天大树
★学名:Dinizia jueirana-facao
★老家:巴西
这种发现于巴西大西洋沿岸森林中的古树高达40米,估计有5.6吨。它们个头虽大,数量却不多,估计全世界仅剩下25棵;且仅有约半数位于保护区内,可谓生存状态岌岌可危。这种树结出的果硕大,长度可达半米。
爱搭顺风车的甲虫
★学名:Nymphister kronaueri
★老家:哥斯达黎加
只有1.5毫米长的“克罗瑙尔虫”搭乘一种行军蚁的“便车”行走四方。其大小、形状和颜色与工蚁的肚子一模一样,它们用嘴吸住工蚁的肚子,乍一看还以为工蚁长了两个肚子。同其他居住在蚁巢中的动物一样,这些甲虫还须使用化学信号或其他适应方法避免自己成为猎物。
“压力山大”的狮子鱼
★学名:Pseudoliparis swirei
★老家:西太平洋
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的漆黑深渊,生活着已知住所最深的鱼。这种“狮子鱼”生活在7000米到8000米深的海底,体长112毫米,形似蝌蚪。在7000多米的水下,实际上它要承受700多个大气压力,相当于手指甲大小的面积上,有700公斤的压力。
中国洞穴里的漂亮虫子
★学名:Xuedytes bellus
★老家:中国广西
中国科学家贡献了这个物种。华南农业大学田明义教授在广西省的喀斯特溶洞中发现了这种生活在漆黑洞穴里的虫子。所以,它的属名源自汉字“穴”的拼音,以表达这一物种的穴居习性,而种名意为“美丽的”。这种美丽小虫的前胸和鞘翅高度延长,使体长比体宽的5倍还大。
利己不损人的寄生花
★学名:Sciaphila sugimotoi
★老家:日本石垣
大多数植物“自力更生”,从太阳光中吸收能量,但也有少数植物是“异养的”。日本发现的植物“杉本”就是如此,它靠从真菌中汲取营养为生,并在九十月份开出漂亮的小花朵。难能可贵的是,这样做倒也不伤害它的真菌小伙伴。
“钟楼怪虾”
★学名:Epimeria quasimodo
★老家:南冰洋
这种虾听起来有点耳熟,它取名于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钟楼怪人”加西莫多。这种50毫米长的虾也是“驼背”,但比加西莫多好一点的是,这种遍布南冰洋(也叫南大洋或南极海,是世界上唯一完全环绕地球却未被大陆分割的大洋)冷水中的虾样子并不“丑”。它颜色亮丽,其冠顶装饰让人联想到神话中的“龙”。
“秀发”style火山菌
★学名:Thiolava veneris
★老家:加纳利群岛
2011年,当一座海底火山从加纳利群岛附近的海底隆起时,释放了大量二氧化碳和硫化氢,海底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三年后,科学家在水下发现了新的“殖民者”:一种变形菌出现在水下130米的火山口,形成约2000平方米的白色垫子。科学家们将这种纤维状的细菌称为“维纳斯的头发”。
濒危的新猿族
★学名:Pongo tapanuliensis
★老家:印尼苏门答腊
去年,一个国际团队得出最新结论,苏门达腊猩猩生活区域与南巴唐打鲁地区的“塔巴努里猩猩”属于一个新物种。基因证据显示,苏门答腊猩猩与婆罗洲猩猩在67.4万年前分离,而这种南部的种在338万年前就分离了。这种猩猩成为最濒危的类人猿,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生活着800只。
没亲戚的原生生物
★学名:Ancoracysta twista
★老家:不详
这种发现于美国圣迭戈水族馆里的单细胞原生生物让分类学家们为难。它貌似是“自成一派”的早期真核生物,它用鞭毛来运动,用像叉子一样的细胞器“刺住”其他原生生物供自己享用。这种生物拥有丰富的线粒体基因组,为人们了解早期真核生物的进化提供了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