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动物有这么多说话方式
记者/何琳
“对牛弹琴”“引蛇出洞”不是笑话,马会通过符号表示自己想不想盖毯子。最新研究发现,动物的确可用语言之外的工具和人类交流。
采访专家
唐建军(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系101实验室)
▲马术最高境界就是人与马之间的交流沟通。图为中国运动员华天和他的马在比赛中
未来有那么一天,或许“对牛弹琴”将不再被当做一个笑话来看待,“引蛇出洞”也只是一首歌的时间。何以会有这种见解呢?
一项发表在最新一期《Applied Animal Behaviour Science》(《应用动物行为科学》)杂志上的研究发现,动物其实可以使用除了语言之外的其他工具来和人类交流,例如图形和符号。同时他们还发现这项技能可不是马的专利,人以外的灵长类、哺乳纲海豚和鸟纲的鸽子,甚或更加低级的爬行类动物都可以做到。
看到这个研究结果,执迷宠物的伙伴们是不是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了呢。那么,这个研究的实验经过到底是怎样的?以此类推,鲸、狗狗等这些动物与人类交流的根源在哪?它们的交流原理一样吗?
有趣实验发现“会说话”的马
里约奥运会,我们记住了一个人的名字——华天。他所参加的马术比赛,不同于其他运动,它考验的是人与马之间的默契配合,体现出人与马在精神、言行上交流的完美合一。我们一直很好奇,马术比赛中的马多有灵性,仿佛能读懂人要它做什么,仿佛能“说话”。
有好奇心,就会有探索。发表在《应用动物行为科学》上的一项研究显示,接受实验的22匹马每天训练10-15分钟,连续受驯两个多星期之后便能够掌握这种交流方式。
在实验过程中,如果马儿们觉得自己有点冷并想要一块毯子,它们会用头指向一块具有水平黑线的指示牌。
同时,还有另外两块指示牌供马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分别是:一条垂直的黑线的指示牌(代表想要脱掉毯子)以及空白的指示牌(表示保持现状就好)。
驯马的方式很简单,这些马们被要求用符号指示牌来表达自己想要披上毯子还是脱掉毯子,当然,奖励就是胡萝卜片。
研究人员同时发现,马儿们对于符号的选择并不是随机的,而是由天气所决定。通常来说,当天气趋于潮湿、刮风以及寒冷的时候,它们会选择披上毯子。
挪威兽医学院的Cecilie Mejdell及同事们对此进行了研究。为了了解马儿们到底有没有学会用符号表达自己,他们将这些马在牧场待上两小时,同时充分考虑天气因素。
画着符号的牌子被挂在马儿的前方,此时并没有人牵着它们,驯马师也走到一边。马们会走向牌子并尝试性地接触。在较冷的日子里,大约5℃,马会选择披上毯子,但是在相对温暖的日子里,大约23℃,它们则不会这样选择。
这些马用这一新的交流方法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并维持身上的热量需要。它们会通过对温度、风速以及降水变化的自身感知来调整需要。总之,这些马的确是学会了用符号来表达对毯子的需求。
研究人员表示,其实他们并不能百分之百地确定驯马师没有对马的选择产生影响。但他们会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来预防驯马圈子中产生“聪明的汉斯”影响。
所谓“聪明的汉斯”影响是源于一匹名叫“聪明的汉斯”的马,它赢得了响彻全球的名誉,这是因为它能够回答数学问题。当你对它进行提问的时候,它可以用踏马蹄的次数来告诉你正确的数字。
但后来有证明显示,这是它的训练师在暗中告诉它需要踏马蹄的正确次数。但是该研究的作者表示,这项实验并不同于“聪明的汉斯”,因为这里并没有完全“对与错”的答案,不管马的选择是什么都会得到胡萝卜作为奖励。同时,马的脑袋和耳朵都集中在它所选择的标志前,显然这一选择是毫不犹豫的。
▲驯兽师长期与海豚“作战”,通过肢体触摸、口哨提示等,与海豚达到“互相读懂”的境界,愿意与人交流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著名生态学家尚玉昌在《动物行为学》一书中,曾有分析:在动物行为的研究领域中存在两个不同的学派,即美洲的比较心理学派和欧洲的行为学派。心理学家对动物的学习行为很感兴趣,着重研究动物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带给动物行为的应变性;行为学家感兴趣的是具有物种特异性的典型行为,他们虽然强调行为的先天性,但并不认为动物行为是固定不变和不可塑造的。综合两个学派的研究特点,通过训练,在人和马之间实现特定的“交流”,从而掌握马在说什么,是非常有可能的。
增强式训练能加快人与动物的沟通
狗狗是现在很多人的“入幕之宾”。有些人对待自己的爱犬,那简直是宁愿自己吃不饱,也要爱犬吃得好。对于宠物,我们面临的一个最大挑战就是与它们的交流。人类听不懂动物的语言,我们也不知道动物能否听懂人类的语言,因而人类无法真正了解宠物们的喜怒哀乐病痛愁。如果我们能够与动物进行高效交流,就能避免很多问题。那么,在饲养宠物时,如何才能与自己的宠物达到“默契之约”的程度呢?
美国动物行为学家凯伦·布莱尔,精通行为心理学和海洋哺乳动物生物学。她曾说过,在对动物的训练时,增强式训练很重要,通过人与宠物之间的互动训练,能够让彼此更默契。所谓“增强式训练”,即任何与某项行为共同出现、通常会增加该行为发生频率的训练。
要加强人与动物的交流互动,增强式训练能加快人与动物的默契度培养。依科学上的说法,“增强”出现于行为发生期间或行为达成时,并会增加行为再出现的可能性。达成行为增强有两个要点:行为与增强两个事件在时间上必须具有关联性,当“行为”引起“增强”时,这个行为发生的频率就会增加。
以此类推,海洋馆的“台柱”海豚与驯兽师之间的“交流”也是这么训练出来的吗?
哺乳动物比较善于学习,而昆虫和鸟类则有着丰富的本能行为。海豚拥有一个复杂的大脑,海豚群也拥有一个复杂的社会结构,比如它们会形成联盟,共担责任,这是本能。经过训练后,它们又能学会语言,这是后天习得的。驯兽师长期与海豚“作战”,通过肢体触摸、口哨提示等,与海豚达到“互相读懂”的境界,愿意伸出鳍与人“友好握手”。
物种之间沟通要有共同的认知
马、狗、海豚这些动物与人的这些“交流、沟通”原理是一样的么?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系101实验室唐建军博士告诉北京科技报社/“科学加”客户端记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信息交流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自然界不同动物之间(包括同种和异种之间)的“交流方式”不尽相同。
所谓的人与动物之间的沟通,实际上分很多层次,沟通方法、沟通效率及其生物学意义都是不同的,如海洋深处的动物触须多而长,经常使用生物电作为信息传达手段;洞穴生物视觉退化盲化后,张牙舞爪就很难起到行为信息的作用了。
在陆地上,人与动物的交流手段与方式又视他们之间的生态关系而定,存在捕食和被捕食关系的生物之间,同能够和平共处的生物之间,所采用的沟通手段差异很大。生物与生物之间,因距离不同传达方式不同,近距多用声音和信息素(外激素),远距更多用体姿和行为;飞行动物之间和爬行动物之间传播信息的途径也有差异。
对于物种之间,更多的是通过双方熟知的行为来获得必要信息。而双方能有“交流和沟通”,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双方要有共同认可的认知基础和价值体系,这是很关键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就是因为初生牛犊尚未没有形成有效的认知体系,从而对老虎带来的潜在危险并无深刻认识。
例如,印度人吹笛一曲,让蛇进行表演。在这背后,肯定是通过食物或者其他某种方式来维系表演者和蛇之间的共同的认知;再比如狮子跳火圈,也是要在训练者和狮子之间长期的训练来建立一种共同价值体系,让狮子能“看懂”训练者的行为信息。
八哥、鹦鹉为何能“学人说话”?
陆地、海洋的动物与人之间,通过长期接触、训练,产生共同认知后达到“交流”的程度,而鹦鹉、八哥等鸟类,“会说人话”,岂不是“交流更方便”?
人讲人话,鸟有鸟语。鹦鹉、八哥不是能“说话”,而是具有模仿能力,能模仿不同的声音,并且与它们所模仿的声音条件、地点、时间及不同的个体有关。因此,鹦鹉、八哥的“说话”,与上述提到的陆地、海洋动物不同的是,它们是在生存的环境中,模仿“人的话”。无论是在有意的训练还是无意的培养中,它们的模仿都来自人的行为。例如,当听到敲门声时,鹦鹉会大喊:“请进来”。这种“说话”都是长期被饲养的过程中,对特定的行为产生的声音反射,模仿人的声音和人所作出的反应行为。
那么,为什么鹦鹉、八哥能够“说人话”呢?
一般的鸟儿能够发出不同频率、高低的声音,那是因为当气流进入鸣管后随着鸣管壁的震颤而发出不同的声音。而鹦鹉的发声器官除了具备最基本的鸟类特征之外,其构造比一般的鸟儿更加完善,在它的鸣管中有四五对调节鸣管管径、声率、张力的特殊肌肉——鸣肌,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鸣肌收缩或松弛,发出鸣叫声。
在整个鸣管的构造上,也与人的声带构造很相近,只不过人的声带从喉咙到舌端有 20厘米,呈直角,而鹦鹉的鸣管到舌端有15厘米,呈近似直角的钝角。而这个角度就是决定发音的音节和腔调的关键,越接近直角,发声的音节感和腔调感越强。所以,鹦鹉才能够像人类一样发出抑扬顿挫的声音和音节。
此外,鹦鹉口腔比较大,舌头矩圆且肉多、舌根发达,形状也与人的舌头非常相似。正是因为具备了这样标准的发声条件,鹦鹉便可以发出一些简单但准确清晰的音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