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进南极 与最严酷的自然环境搏斗
来源:
发布日期:2014-07-31 11:28:33
阅读量:0
刘小汉:亲历国际救援生死时速
身处南极的每个人,都随时可能处于生死关头,唯有面对困境时无私互助,方能在严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今年年初,中国“雪龙”号考察船在南极救助俄罗斯船只后遇险,牵动了无数国人的心。事实上,极地严酷的环境和变幻莫测的天气,使探险者和科考人员及其交通工具遇险的事件时有发生。作为中国首次南极科学考察团队成员之一,我先后7次前往南极大陆进行科学考察,亲历了数次发生在极地严酷环境下的救险。
船只被困并不鲜见
从去年底到今年初,发生在南极洲附近海面上的一系列救援行动,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中国“雪龙”号科考船利用卡-32“雪鹰”直升机,救出了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客船上的52名乘客。随后,“雪龙”号自身遭遇冰封之困,经过5天准备,最终在1月7日借助西风脱险。与此同时,“绍卡利斯基院士”号也得以驶离浮冰区。
持续两周的救援与自救扣人心弦,但在我看来,南极探险和科考活动中船只被浮冰所困的事件并不鲜见。在我参与的7次南极考察中,“雪龙”号不止一次被浮冰困住。与之相应的是,像今年年初这样船舶受困之后的国际救助,在南极考察活动中也是一种常态。
就“雪龙”号以往的受困事件来说,如果受困的地点恰好在中山站附近,我们就很容易得到来自俄罗斯的帮助。俄罗斯有很大一部分领土位于北极圈内,所以非常重视破冰船的研发,不仅有核动力破冰船,常规动力破冰船的破冰能力也很强。如果“雪龙”号受困于浮冰而且情况不利于突围,我们就会等待俄罗斯破冰船向进步站补充食品和燃油的时机,再利用它开出的水道安全撤离。类似这样的互助,在其他国家的考察队之间也很常见。
在南极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即使是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也很容易发生故障或事故。每当遇到这种情况,事发地点周围的各国考察队员通常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帮忙进行搜救工作。
1986年初,我在南极洲西部考察,住在阿根廷的南极考察站。在一个无风但是大雾弥漫的日子里,我们正在野外考察,不远处突然传来一声巨响。很快,我就在对讲机里听到附近的考察站,包括智利的马尔什基地、中国的长城站等等在彼此呼叫,原来是一架智利的极地旅行飞机在大雾中迷航,撞山失事。于是,来自智利、阿根廷、原苏联、中国4个国家的考察队员迅速赶往坠机地点附近,自发地配合起来找到残骸,并尝试搜索幸存者。遗憾的是,在那一场事故中没有人幸存下来。
病患急救“与天博弈”
南极是地球上自然环境最严酷的地方之一,最先进的高科技装备在那里往往也是无力的。面对事故和突发事件,唯有依靠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除了交通工具受困和事故,人员突发急病时更是如此。
1999年,作为中国第十六次南极考察队内陆队的队长,我刚刚带领队员们完成了卸载和运送补给品的任务,并进驻中山站。“雪龙”号发来了紧急求救信息:领队胃部大出血,病情危重,急需输血。船上的70多名水手和海洋考察队员已经开始集体验血,并选出血型相配的人进行输血。但这显然远远不够,“雪龙”号急需来自考察站血库的支援。
然而,当时的“雪龙”号尚未配备直升机,中山站也没有血库。尽管暴风雪即将到来,但此时唯一的解决方案,仍然是派雪地车到邻近的俄罗斯进步站,接上那里的医生并携带足够多的血液再返回中山站,然后穿越40多公里的海冰区,把医生和血液送到“雪龙”号上。
于是,我率领着总共10人组成的突击队,驾驶两辆雪地车和两辆雪地摩托,在冰原和海冰上不顾一切地全速前进。开上海冰区的时候,暴风雪已经到来,我们的雪地摩托在海冰上翻了不知道多少个滚,有一辆雪地车也因为速度过快崩断了履带。最终,我们只用了4小时就走完了这最后40多公里的路程。在南极科考中,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疯狂速度”。等到登上“雪龙”号舷梯的时候,我们所有人都累得晕倒在甲板上。
休息几个小时之后,参与这次突击的内陆队员,又必须马上赶回中山站,以便“雪龙”号能够为避免被冻住随时启航撤离。归途中,我们还找到了来时不得不抛弃的那辆雪地车。
与此同时我也得知,“雪龙”号已经起锚,开往大约100公里外的澳大利亚戴维斯站。这是因为,来自俄罗斯的血液已经用完,而戴维斯站是附近最大的考察站,建有完备的医院。途中,“雪龙”号遇到了戴维斯站起飞的直升机,但因为此时我们的领队已经病重得不能登机,故而只得乘船前往。后来,我们的领队在戴维斯站接受了全力抢救,待病情稍稳定后又被送往澳大利亚本土治疗,最终从那里飞回了上海。
恶劣天气生死考验
1998年,我和另外3名队员,乘坐一辆雪地车,携带两辆雪地摩托,首次前往格罗夫山考察。换乘雪地摩托进山后不久,我们发现了远方地平线上的“雪龙卷”,这说明一场暴风雪正在袭来。此时最安全的方法便是回到考察站或者雪地车上,因为人在南极的暴风雪中只能生存几分钟。可就在这生死关头,其中一辆雪地摩托突然无法发动。于是,我决定让3名同伴搭乘另一辆雪地摩托先撤离,我留下并设法修好这一辆,这样至少可以先保证他们的性命;但他们知道留下意味着死亡,都不同意我的方案,而坚持一起修车。幸运的是,我们最终在暴风雪来临之前找到了故障,并且用仅有的一瓶热水化开了冻在引擎喷油嘴上的冰。
而在抢运人员和物资方面,国家之间互相帮助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在第十六次考察队收队准备撤离南极的时候,我们需要把所有队员都从考察站送到“雪龙”号上。当时海冰已经融化,我们可以用登陆艇穿过冰海来完成这一任务。然而天气预报告诉我们,风暴即将来临,这意味着我们无法在变天之前用登陆艇运完所有的人;而如果等到风暴过去,海面就会封冻,不仅“雪龙”号会为避免冰封撤得更远,登陆艇也不能再用。
正在我们万分焦急的时候,一直跟随我们行动的澳大利亚资深极地专家吉姆站了出来,他告诉我,他尚有机时可以提供,而且他工作的澳大利亚劳基地的直升机很快就能赶到。根据澳大利亚的极地考察规则,每一架科考直升机的飞行时间都是固定的,根据科学家们的事先登记进行分配,每个人可以得到的份额非常有限。可以说,吉姆是把他最珍贵的东西送给了我们,来解我们的燃眉之急。那一次,我们的全体队员得以在天气变化之前撤到“雪龙”号上,并顺利回国。
南极洲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与严寒和暴风相伴的,是它极佳的人文环境。在那里,每个人都突破了国籍、种族和信仰的障碍,像兄弟姐妹般对待彼此。这是因为,身处南极的每个人,都随时可能处于生死关头,唯有面对困境时无私互助,方能在严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口述/刘小汉 整理/记者 马之恒
TIPS
【“雪龙”号】
中国目前唯一一艘破冰船是“雪龙”号极地科考船,是在从乌克兰进口的破冰船基础上改进而来的。 “雪龙”号长167米,宽22.6米,型深13.5米,满载吃水9米,满载排水量21025吨,续航力19000海里。“雪龙”号随船直升机2架,能以1.5节航速连续破冰1.2米前行。
【“北极星”号】
“北极星”号破冰船隶属于美国海岸警卫队,13000吨的“北极星”能够撞破厚达6米的冰层,或以6公里/小时航速连续通过1.8米厚冰。
身处南极的每个人,都随时可能处于生死关头,唯有面对困境时无私互助,方能在严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今年年初,中国“雪龙”号考察船在南极救助俄罗斯船只后遇险,牵动了无数国人的心。事实上,极地严酷的环境和变幻莫测的天气,使探险者和科考人员及其交通工具遇险的事件时有发生。作为中国首次南极科学考察团队成员之一,我先后7次前往南极大陆进行科学考察,亲历了数次发生在极地严酷环境下的救险。
船只被困并不鲜见
从去年底到今年初,发生在南极洲附近海面上的一系列救援行动,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中国“雪龙”号科考船利用卡-32“雪鹰”直升机,救出了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客船上的52名乘客。随后,“雪龙”号自身遭遇冰封之困,经过5天准备,最终在1月7日借助西风脱险。与此同时,“绍卡利斯基院士”号也得以驶离浮冰区。
持续两周的救援与自救扣人心弦,但在我看来,南极探险和科考活动中船只被浮冰所困的事件并不鲜见。在我参与的7次南极考察中,“雪龙”号不止一次被浮冰困住。与之相应的是,像今年年初这样船舶受困之后的国际救助,在南极考察活动中也是一种常态。
就“雪龙”号以往的受困事件来说,如果受困的地点恰好在中山站附近,我们就很容易得到来自俄罗斯的帮助。俄罗斯有很大一部分领土位于北极圈内,所以非常重视破冰船的研发,不仅有核动力破冰船,常规动力破冰船的破冰能力也很强。如果“雪龙”号受困于浮冰而且情况不利于突围,我们就会等待俄罗斯破冰船向进步站补充食品和燃油的时机,再利用它开出的水道安全撤离。类似这样的互助,在其他国家的考察队之间也很常见。
在南极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即使是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也很容易发生故障或事故。每当遇到这种情况,事发地点周围的各国考察队员通常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帮忙进行搜救工作。
1986年初,我在南极洲西部考察,住在阿根廷的南极考察站。在一个无风但是大雾弥漫的日子里,我们正在野外考察,不远处突然传来一声巨响。很快,我就在对讲机里听到附近的考察站,包括智利的马尔什基地、中国的长城站等等在彼此呼叫,原来是一架智利的极地旅行飞机在大雾中迷航,撞山失事。于是,来自智利、阿根廷、原苏联、中国4个国家的考察队员迅速赶往坠机地点附近,自发地配合起来找到残骸,并尝试搜索幸存者。遗憾的是,在那一场事故中没有人幸存下来。
病患急救“与天博弈”
南极是地球上自然环境最严酷的地方之一,最先进的高科技装备在那里往往也是无力的。面对事故和突发事件,唯有依靠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除了交通工具受困和事故,人员突发急病时更是如此。
1999年,作为中国第十六次南极考察队内陆队的队长,我刚刚带领队员们完成了卸载和运送补给品的任务,并进驻中山站。“雪龙”号发来了紧急求救信息:领队胃部大出血,病情危重,急需输血。船上的70多名水手和海洋考察队员已经开始集体验血,并选出血型相配的人进行输血。但这显然远远不够,“雪龙”号急需来自考察站血库的支援。
然而,当时的“雪龙”号尚未配备直升机,中山站也没有血库。尽管暴风雪即将到来,但此时唯一的解决方案,仍然是派雪地车到邻近的俄罗斯进步站,接上那里的医生并携带足够多的血液再返回中山站,然后穿越40多公里的海冰区,把医生和血液送到“雪龙”号上。
于是,我率领着总共10人组成的突击队,驾驶两辆雪地车和两辆雪地摩托,在冰原和海冰上不顾一切地全速前进。开上海冰区的时候,暴风雪已经到来,我们的雪地摩托在海冰上翻了不知道多少个滚,有一辆雪地车也因为速度过快崩断了履带。最终,我们只用了4小时就走完了这最后40多公里的路程。在南极科考中,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疯狂速度”。等到登上“雪龙”号舷梯的时候,我们所有人都累得晕倒在甲板上。
休息几个小时之后,参与这次突击的内陆队员,又必须马上赶回中山站,以便“雪龙”号能够为避免被冻住随时启航撤离。归途中,我们还找到了来时不得不抛弃的那辆雪地车。
与此同时我也得知,“雪龙”号已经起锚,开往大约100公里外的澳大利亚戴维斯站。这是因为,来自俄罗斯的血液已经用完,而戴维斯站是附近最大的考察站,建有完备的医院。途中,“雪龙”号遇到了戴维斯站起飞的直升机,但因为此时我们的领队已经病重得不能登机,故而只得乘船前往。后来,我们的领队在戴维斯站接受了全力抢救,待病情稍稳定后又被送往澳大利亚本土治疗,最终从那里飞回了上海。
恶劣天气生死考验
1998年,我和另外3名队员,乘坐一辆雪地车,携带两辆雪地摩托,首次前往格罗夫山考察。换乘雪地摩托进山后不久,我们发现了远方地平线上的“雪龙卷”,这说明一场暴风雪正在袭来。此时最安全的方法便是回到考察站或者雪地车上,因为人在南极的暴风雪中只能生存几分钟。可就在这生死关头,其中一辆雪地摩托突然无法发动。于是,我决定让3名同伴搭乘另一辆雪地摩托先撤离,我留下并设法修好这一辆,这样至少可以先保证他们的性命;但他们知道留下意味着死亡,都不同意我的方案,而坚持一起修车。幸运的是,我们最终在暴风雪来临之前找到了故障,并且用仅有的一瓶热水化开了冻在引擎喷油嘴上的冰。
而在抢运人员和物资方面,国家之间互相帮助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在第十六次考察队收队准备撤离南极的时候,我们需要把所有队员都从考察站送到“雪龙”号上。当时海冰已经融化,我们可以用登陆艇穿过冰海来完成这一任务。然而天气预报告诉我们,风暴即将来临,这意味着我们无法在变天之前用登陆艇运完所有的人;而如果等到风暴过去,海面就会封冻,不仅“雪龙”号会为避免冰封撤得更远,登陆艇也不能再用。
正在我们万分焦急的时候,一直跟随我们行动的澳大利亚资深极地专家吉姆站了出来,他告诉我,他尚有机时可以提供,而且他工作的澳大利亚劳基地的直升机很快就能赶到。根据澳大利亚的极地考察规则,每一架科考直升机的飞行时间都是固定的,根据科学家们的事先登记进行分配,每个人可以得到的份额非常有限。可以说,吉姆是把他最珍贵的东西送给了我们,来解我们的燃眉之急。那一次,我们的全体队员得以在天气变化之前撤到“雪龙”号上,并顺利回国。
南极洲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与严寒和暴风相伴的,是它极佳的人文环境。在那里,每个人都突破了国籍、种族和信仰的障碍,像兄弟姐妹般对待彼此。这是因为,身处南极的每个人,都随时可能处于生死关头,唯有面对困境时无私互助,方能在严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口述/刘小汉 整理/记者 马之恒
TIPS
【“雪龙”号】
中国目前唯一一艘破冰船是“雪龙”号极地科考船,是在从乌克兰进口的破冰船基础上改进而来的。 “雪龙”号长167米,宽22.6米,型深13.5米,满载吃水9米,满载排水量21025吨,续航力19000海里。“雪龙”号随船直升机2架,能以1.5节航速连续破冰1.2米前行。
【“北极星”号】
“北极星”号破冰船隶属于美国海岸警卫队,13000吨的“北极星”能够撞破厚达6米的冰层,或以6公里/小时航速连续通过1.8米厚冰。
重点聚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