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散装花生油黄曲霉毒素超标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5-25 16:20:23   阅读量:0

  文/ 柯观

  所有的“安全”都是有成本的,人工成本、原料成本、工艺成本,还有获取安全知识的成本,统统都要钱,钱少了安全系数就更低。

  近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曝光了广西梧州和广东肇庆两地市场所出售的散装花生油掺假,抽取的19个样品中仅3个为纯正花生油,而这3个样品还有2个黄曲霉毒素超标,在其他掺假的样品中也有4个发现了黄曲霉素B1超标。现榨、原生态的花生油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很多人惊诧不已。

  黄曲霉毒素是强致癌物,2011年末,质检总局检出某些品牌的个别批次牛奶黄曲霉毒素超标,公众已经被“吓唬”过一次了。所以,消费者最关心的还是这样的花生油会不会致癌,有没有健康危害。

  相关样品中黄曲霉毒素超标最多的在3到4倍之间,媒体普遍使用了“严重超标”来描述。不过,实际情况并不值得如此担忧,相关部门在制定食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限量时,一般都会进行风险评估,最后的标准可能是根据动物试验得出的每日容许摄入量,再除以100的安全系数,而且在评估摄入量时已经考虑到了“每天吃”“吃一辈子”这样的问题,所以,如果你不是天天吃这样的油,只是偶尔吃到,超标3至4倍问题也不大,对健康不会有太大风险。

  也有人反驳,“虽然我不会一辈子吃这样的油,但如果这种食物超标一点,那种食物也超标一点,各方面都加起来,不是也很危险吗?”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不过,你要是什么东西都吃到超标的,你可能首先需要反思的是自己的消费观念和饮食习惯了。

  此次事件也给那些迷信手工、作坊、现做现卖的人泼了盆冷水,原来眼见并不为实,原生态也并不比预包装食品更安全。事实上,只要用正常思维想一下就知道,一种能够标准化的食品,手工作坊生产的不太可能比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质量更好还更便宜,因为如果是这样,工业化生产就不会发展壮大。手工作坊节省的那些成本相对于工厂的生产效率和规模优势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那么,账也不难算,市面上的成品花生油的竞争非常激烈,一桶5升的花生油大概为9斤多一点,如果按照130元每桶算,平均下来差不多14元每斤,而这些散装花生油居然可以卖到8至11元每斤,不掺假才怪。

  如果这些作坊不掺假,还能怎么做?那就是使用差一点的原料,或者对原料的检查不那么严格,在这种情况下,原料中有一些发霉的花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出现黄曲霉毒素超标也就可以理解了。

  此外,这些作坊在榨花生油时,还存在一个将花生放进烤炉中烤制的工序,如果对温度控制不好,很容易出现强致癌物“苯并芘”超标的问题。从媒体调查的视频可以看出,这些散装花生油使用的容器普遍为旧塑料瓶,因此也可能存在较高含量的塑化剂析出到油里的情况。

  在实际中,很多人偏向于相信个体户的良心,不相信腰缠万贯的大商人;相信眼见为实,不相信自己从未进去考察过的工厂,所以他们认为个体户生产出来的食品更安全,这是错误的认知。实际上,所有的“安全”都是有成本的,人工成本、原料成本、工艺成本,还有获取安全知识的成本,统统都要钱,钱少了安全系数就更低。因此,无论店铺招牌写得多么动听, 散装食用油要做到安全、优质,价格还比工厂生产的低,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店主不是活雷锋,市场经济中也没有奇迹。

  当然,你也许会问,大工厂有优势,难道小作坊就没有生存空间吗?或者说,在没有工业化、没有市场经济的年代,大家不也活得好好的?当然,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选择喜欢的东西,但迷信现场制作、原生态,这样的取向只是满足情怀的需要,并不说明它是对的。工业化生产的食品,尽管也有各种缺点,但其保障食品安全的意识、能力确实更强,而且还能通过规模优势摊薄,所以总体上确实更安全(不是绝对安全)。

  人人都关心健康,但只有真正理解哪些方面会和健康问题发生联系,你才可能做出对的选择。相信风险评估,相信成本计算,相信市场竞争的推动力,显然比相信良知更管用,也更能理解你要面对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