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能力建设不能做表面文章
当前需要做的是创新机制,开放渠道,培育、吸引更多的社会主体加入到科普能力建设、科普产品供给中来。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科普需要政府大力投入,但也不妨碍市场化运营。
10月28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一文件指出我国科技服务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存在诸多问题,对于如何加快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文件提出了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其中,加强科普能力建设被列为重点任务之一,属于科技服务能力的重要支撑部分。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水平快速发展,公民的科学教育越来越被重视,但另一方面,据调查,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仅为3.27%,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低。迫切而强劲的科普需求,既是科普服务业面临的难得机遇,也是对全社会科普能力建设的巨大挑战。
以科技馆建设为例,其集中体现了当前科普能力建设的现状和问题。近年来,伴随着政府部门楼堂馆所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也刮起了兴建科技馆的东风。建设科技馆当然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而且各地也确实建成了一些精品科技馆,但在业内人士看来,科技馆建设和运营当中还存在着五花八门的问题。
比如,很多人在科技馆参观的时候,会遇到展品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有的还贴上了“正在维护”一类的标签。展品损坏看似常见,其真正原因是展品制作标准缺乏,制作工艺和水平不高的问题,更直白一点说,有不少展品都是“山寨”和粗制滥造的。
笔者在走访中还发现,一些展馆还存在将不适合的“展品”放进科技馆里现象,或者同一件展品在展馆中不同楼层重复出现。至于标签错误、展品原理介绍不清晰、注解不够通俗易懂等问题则更为常见。此外,在很多漂亮、大气的科技馆建成后,参观人数却很有限,展馆资源有相当部分被闲置了。
展品“山寨”严重,创新概念的展品很少出现,与科技馆展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尚未建立,创新动力不足有很多关系。此外,高水平的临展缺乏,且不同层级、不同地域的科技馆之间,以及科技馆和其他类型的科普场馆之间,缺乏资源流通机制,使汰换资源发挥余热的机会都很少。
在城市规划中,很多地方政府对科技馆的定位和认识不足,为了显得重视科普或与城市广场建筑风格协调等因素,新建或翻建科技馆盲目追求大规模。场馆硬件建房这些容易评判的“指标”完成后,后续的设施更新维护、内容建设等软性方面则很欠缺。与此相关,科技馆专业人才不足,导致主办方并没有系统地了解科技馆的建设和展教理论。科技馆决策层多来自公务员系统,想让行政管理人员办好科技馆事业,也确实有点强人所难。
科技馆建设当中出现的这些共性问题,与当前科普主体发育不足,科普建设、服务机制还不够创新开放有关。从计划经济体制延续下来的,我国的科技馆建设,包括科普教育、服务、产品的供给,多以政府投入为主,科普的理念、方式虽然也在紧跟时代,但仍然显得保守、单一,其它社会主体虽然也有参与到科普工作中来,但只是做一些“配角”的工作。
反之,在发达国家,不仅政府大力支持科技馆的建设和运营,民间机构和个人对科技馆的资助力度也非常大。比如,美国旧金山探索馆和日本科学技术馆的年经费支出中,有40%~50%是来自企业赞助。在美国,有多个科技馆是由大学建立的。以科技馆为基地,各种科技节、科技巡回展览、科普讲座和论坛等多样化的科普活动交互进行,而这些活动很多时候并不是由政府部门发起和主办的。
对于中国来说,既然有强劲的科普需要作为动力,当前需要做的是创新机制,开放渠道,培育、吸引更多的社会主体加入到科普能力建设、科普产品供给中来。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科普需要政府大力投入,但也不妨碍市场化运营。比如,通过对科普法规的修订,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体在科普事业中的定位和权益,吸引社会资源的投入,以市场化促进科普服务的专业化和产品创新,或许这才是增强全社会科普能力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