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基础研究存在巨大泡沫
生物医学基础研究投入严重过度,临床与公共卫生应用型研究投入严重不足,这个不平衡正在制约着医学发展的长远前景和效率。
撰文/唐金陵(香港中文大学流行病学教授)
凡是钱扎堆的地方都可能产生泡沫。股市地产有泡沫,科学研究里也有泡沫。医学研究的泡沫集中在基础研究,而临床和公共卫生应用型研究则是医学研究的价值洼地。2010年,全球生物医学研究的经费总额高达2400亿美元(约16万亿人民币),其中2/3都投在了基础研究。2014年,《柳叶刀》杂志一语惊人:85%的生物医学研究是浪费的、不必要的。
2007年,《英国医学杂志》在医学界做过一个调查,发现自1840年该杂志创刊以来,在生物医学领域最重要的15项科学突破里,只有抗生素和氯丙嗪两个治疗性药物。那时靶向抗癌药已经问世,和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等无数其他药物一样,并没有被认为是重大突破。
可见,过去几十年生物医学研发的大量投入并没有创造出像抗生素和疫苗那样的防治疾病的重大突破。从另一个角度看,生物医学基础研究的进步产生了大量先进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和影像诊断技术,这些方法和技术在临床、体检和筛检领域广泛应用。然而,这些敏感的检查方法发现的早期或轻型病人大部分并不能从现有治疗中获益,反而造成了大量的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
2017年11月,英国出台了期待已久的“国家企业战略规划”,决定在未来10年内将科学研究投入从目前GDP占比的1.7%提高到2.4%。在这个战略规划里,生命科学研究占比突出,仍是英国经济的主导领域之一。然而,《柳叶刀》杂志认为,是该戳破生物医学研究泡沫的时候了:生命科学的研究重点需要彻底转变,需离开基础研究的泡沫,转向对社会、行为和环境健康决定因素的探索。
生物医学研究工业的成功曾是英国的骄傲,成绩斐然。过去15年里,生物医学研究一直是生命科学研究资助的重点。
相比,只有一小部分资金投到了预防疾病方法创新上。2014年,英国只有5%的研究资金资助了预防,可用于更全局性的公共卫生和社会照护方面创新的资助特别少。另外,英国政府和慈善资助的研究一半集中在所谓“牛津-剑桥-伦敦金三角”地区,加重了全国研究资助分布的不均衡。科学研究的突破有很大的不可预测性。因此,把研究计划放到少数几个人手里,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英国的研究人才,也增加了失败的风险。
2018年4月,英国成立国家研究与创新(UKRI)战略资助局,开始重新规划英国的生命科学研究战略,重建英国科学研究的文化。
其中包括展开对国家研究和创新目标的辩论,建立公众参与高层决策的机制,重新制定对制药和医疗技术行业的支持策略,制定独立的卫生与社会照护体系的研究策略,增加对金三角以外地区的研究设施和项目的投入,并展开“综合性研究”,为评估新的研究和创新系统的成效提供证据。
简言之,生物医学基础研究投入严重过度,临床与公共卫生应用型研究投入严重不足,这个不平衡正在制约着医学发展的长远前景和效率。生物医学研究需要新的战略思维,英国新出炉的科学研究战略对我国生物医学研究的方向和模式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转载自“港中大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微信公众号,原标题:《Lancet:是该戳破生物医学研究泡沫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