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硬脾气”大鲵难耐气候变化

来源:    发布日期:2017-08-30 14:33:50   阅读量:0

撰文/李瑛(世界自然基金会气候与能源项目专员

提起中国大鲵,你也许并不熟悉,但你一定知道它的另一个名字——“娃娃鱼”。这种低调而神奇的生物常年隐居在人迹罕至的山林中,是地球上生存至今的最大两栖类动物。两栖动物学界广泛地认为,大鲵已在地球存在3.5亿年。

水陆两栖的溪流“霸主”

作为典型的两栖爬行类动物,中国大鲵属于变温动物,不能自行调节体温,随外界环境温度改变,它们的体温变化明显,无法适应急剧的气候变化。

中国大鲵具有特殊的生活史。幼年的大鲵宝宝相对脆弱,栖息在清澈的溪流中,用颊边的六根羽状外鳃在水中呼吸。两栖爬行类中有不少在小时候都自带萌萌的“小胡须”,而成体的大鲵则获得了陆地栖息的能力,正式成为山林溪流中的“霸主”。它的皮肤具有渗透性,可以帮助它在陆地自由呼吸。在野外时,成年大鲵往往单独栖息,占据大小合适的洞穴,摆出尾朝洞里、头向洞外、面向溪流的经典捕猎姿势。居于这样有利的地形,在鱼虾游经面前时,大鲵就可以出其不意地摆头,攻击它的猎物;而当危险临近时,它也能尽快沉入深水躲藏。

“硬脾气”难耐气候变化

清洁的水源、僻静的环境、茂盛的植被,还有清新的空气,大鲵对于家园的环境挑剔又专一。据科学家观察分析,大鲵偏向选择水深较大、洞口较窄和水流缓慢的洞穴,洞穴及周边的河底组成倾向于卵石。因此,水的深度、洞口宽窄、水流速度、河底这四个生态因子成为影响大鲵选择栖息洞穴的主要因素。

其实不仅仅是大鲵,两栖家族的其他小伙伴个个都是“硬脾气”。由于对栖息地质量要求极高,它们无法适应长期的气候变化,两栖家族正在消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联合报告指出,到2016年为止,气候变化已经导致了世界范围内大约三分之一两栖动物种群数量的下降,甚至面临灭绝的威胁。我国104个两栖动物代表物种中,47.12%具有高度气候变化脆弱性。

作为连接淡水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纽带,两栖动物本身就具有重要的功能性作用。它们为人类社会提供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服务。大量研究表明,两栖动物分布广泛、物种丰富,在陆地和淡水生态系统间的物质交换、营养循环、能量流动和对有害昆虫的种群控制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正是因为它们对于环境的高度敏感性,两栖动物被认为是判断其栖息地环境状况的良好生物指标,其分布和群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 两栖动物都是“硬 脾气”,无法适应长期的气候变化

中国大鲵现状堪忧

尽管处于溪流食物链的顶端,又是阅尽地球沧桑变幻的我国两栖动物中的“国宝”,中国大鲵还是没能躲过气候变化的浩劫。

在全球变暖的威胁下,部分现有栖息地的气候环境已经不再适宜中国大鲵的生存。年均温、最暖月最高温、最潮季降水、最冷月最低温、最旱季降水等气候因子的改变让中国大鲵“浑身不对劲”,倔脾气又高品位的大鲵只能退避更加僻静的地下暗河。

科学家预计,到2050年,气候变化将导致中国大鲵的生态位改变约26%,到2070年这个数字将上升到34%。

残酷的现实使得隐居山林的大鲵不得不站在了世界的聚光灯下。作为全球最受关注的两栖类动物之一,我国特有的中国大鲵已被IUCN和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列为极危物种,同时还位列全球进化地位最独特和最濒危两栖动物名录,兼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在气候变化、人为捕猎的双重影响下,自1950至2000年,大鲵的种群数量下降了80%以上,并已在许多地方绝迹,现有分布区极度破碎化,几乎所有的野生洞穴种群都是隔离的小种群,面临着遗传漂变和近交衰退的威胁。

身在城市的我们能做什么?

要挽留这些大鲵们可不容易。除了在动物园,安身城市的我们连这些山野精灵的影子都难以见到。

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无法为它做些什么。大鲵对于气候变化的高度敏感性告诉我们,保护中国大鲵首先可以从低碳开始,为它们适应气候变化争取时间:

首先,减少碳源,企业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不断增加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企业既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者,也是气候变化解决方案的提供方。在中国,WWF协助企业将气候挑战和低碳转型机遇一同纳入到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国内外先进的节能减排经验和实践的交流,挖掘环境友好型产品和创新技术解决方案,推动企业更大范围的使用可再生能源、同时带动供应链的绿色发展,从而率先迈向低碳经济。

其次,增加碳汇,保护地球之肺。森林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稳定气候中起着重要作用。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巨大的有机碳库,原始森林和森林里的土壤都是巨大的碳存储地。它们共同储存着约3000亿吨的碳,是每年通过燃烧化石燃料和生产水泥所释放到大气中碳的25倍多。保护森林是目前人类最经济有效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手段之一。

第三,积极适应,倡导连通大鲵破碎化栖息地。中国大鲵是地球上生存至今最大的两栖动物,对栖息地的质量要求很高。据WWF和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联合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将导致适宜中国大鲵分布的气候生境呈现总体北迁的趋势。将新的适宜的气候生境纳入原有保护区内,或者连通邻近的保护区,扩大栖息地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