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北京园博园开启“生物多样性”新尝试

来源:    发布日期:2014-08-21 13:25:20   阅读量:0
  园博园在园林艺术展示之外的一大价值,在于为人们打开了一扇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窗口。
  
  北京园博会开幕至今已有近半年时间。园博园优美的自然环境,不仅吸引了上千万的市民前来参观,也招来了不少“新居民”,多种野生鸟类也被这里的美景吸引,来此落户。园博园正在成长为京西南新兴的观鸟胜地。一些昆虫、两栖类和小型兽类,也将园博园作为栖身和繁衍之所。未来的园博园,将可能呈现出人与自然界动植物和谐相处的“原生态”风貌,让徜徉其中的人们,领略到生物多样性的可贵。

  
  园博园迎来“神秘客人”
  
  今年7月,园博园工作人员发现,园内“不请自来”了一些“神秘客人”——小白鹭、池鹭、夜鹭、白眉鸭等涉禽、游禽,此事被本刊报道后,园博园受到了大批观鸟爱好者的关注,他们纷纷赶来一睹“神秘客人”的真容。
  
  10月下旬,随着园博湖及周边区域的鸟类种类和数量增加,以及候鸟迁徙季节到来,观鸟爱好者认为,园博园正处在开园以来的首个最佳观鸟时间段。
  
  正因如此,11月2日在园博园里举办的“园博园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科普展”,就显现出特别的意义。这项由丰台区科协主办、本刊承办的展览,不仅用数十块展板介绍了园博园和园博湖中常见的鸟类,以及园博园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的历程,而且展示了由野生动物爱好者、标本收藏家提供的鸟兽标本。栩栩如生的鹦鹉、翠鸟、小熊猫等珍贵的标本,令前来游园的人们大为惊叹。
  
  据悉,这些动物标本,有相当一部分是利用死于野生动物贩运途中,并被贩运者抛弃的动物制成的。将它们制成标本并在公共场合进行展示,正是为了唤起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
  
  这些标本也引人深思,当人类在拓展自身生存空间的时候,难免会侵入到原本属于其他动植物的“领地”。在拥有高科技的人类面前,其他的动植物往往只有退缩一途。这种“进”与“退”的不断重复,便是许许多多的动物选择远离人类的居住区。特别是在很多大城市中,野生鸟类只剩下了寥寥数种,刺猬、青蛙等其他一些小动物也几乎消失不见,以至于很多儿童只能通过观看动物标本,来了解原本分布在这片土地上的动物。
  
  城市扩张驱逐无数生灵
  
  城市扩张和人口密度增加,正在将越来越多原本生活在城市角落里的野生动物驱逐出城市,或者迫使它们改变习性。这也就意味着现在城市居民的生活中,少了一份带有野趣的风景。
  
  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北京城失去了为数不少的“原住居民”。比如说,夏日雨后在城区很少能听到蛙鸣,鸟类的叫声也只有寥寥几种,只剩下人类活动营造出的繁华。所有这些时常与城市扩张相伴的“孤独感”,其本质正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衰退。
  
  所谓“城市生物多样性”,通俗而言便是指城市里除了人类之外,还居住着哪些其他的生物,以及它们之间形成了怎样的生态系统。人类之外的生物越多,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越复杂,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就越高。
  
  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博士张劲硕告诉记者:“近年来,北京市的城市生物多样性有所改善,但比起数十年前,还是明显下降的。食物链被打断、环境污染和城市绿化大量使用农药,极大地限制了城市的生物多样性。污染使大量对环境质量敏感的动物死亡或者‘逃离’城市;绿地缺乏和绿化工作缺陷对食物链、食物网的干扰,也影响了不少动物的栖居。”
  
  举例而言,在寸土寸金的城市繁华地带,很难营造出足够面积的绿地,这就使昆虫的数量大为减少。出于整洁美观的考虑,很多城市草坪会只使用进口的耐寒草种,并将所有自然生长的本土草种当作杂草清除,这样的绿化思路不仅带来高昂的养护成本,也导致草坪生态功能极为薄弱,如果“绿色的沙漠”,几乎无法容留多少本土的昆虫。园林绿化部门对城市绿地喷洒农药,也令昆虫数量进一步减少。这些因素的叠加,令以昆虫为食的鸟类也大幅减少。兽类面临的情况与此类似,由于大量使用毒药灭鼠,以鼠类为食的黄鼠狼等小型兽类便因为找不到足够的食物而淡出京城。
  
  “除了这些因素,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会影响一些原本依赖城市环境的动物。”张劲硕说,“在大约30年以前,大部分人都不会封阳台,所以一座6个单元的6层左右的居民楼,可以容留50-60窝家燕筑巢。但现在,大部分人都会将自家阳台封起来,找不到栖息地的家燕就只得离开。”
  
  尽管从整体来看,北京市的城市生态系统仍然有待改善,但在最近几年里也闪现出些许令人欣喜的亮点。张劲硕介绍说:“在国家动物博物馆附近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自建成开放至今,观鸟爱好者已经在园内记录到了176种鸟类。尽管这个数据当中包含了大量的旅鸟,但这里的鸟类种类仍然是相当可观的。园博园能吸引一些鸟类和其他动物栖居,也是因为它以接近自然界的环境,提供了这些动物需要的食物和栖息地。”
  
  “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窗口
  
  园博园在园林艺术展示之外,还在于为人们打开了一扇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窗口,让身处园博园和周边地区的人们,得以享受一种类似于古代北京城“天人合一”的自然环境;而在北京园博会闭幕之后漫长的“后园博时代”,这一层价值会越来越多地显示出来。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王富德认为,在北京市严重缺乏水资源的情况下,北京园博会闭幕之后仍然让园博园的水景和造景完全维持现状,将是一项成本极为高昂的任务。因此,未来的园博园更应该向着展示“野趣”的方向发展,也就是利用园博园改善周边生态环境和吸引大量野生动物的契机,将它打造成一座体现北方生物多样性状况的“原生态”动植物园。
  
  在北京园博会闭幕之后,园博园不仅需要留住业已迁居至此的野生动物,还可以适当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引入一些北京地区土生土长的植物和小动物,“补完”野生动物之间的食物网。
  
  “随着时间的流逝,原本分布在北方的小型动物,都有可能出现在园博园里,并且自行组成一套生态系统。”王富德说,“让我们的下一代能在距离市中心不远的园博园里,与那些早已在城区消失的野生动物,比如刺猬、松鼠邂逅,可以成为让园博园持续保持吸引力的一种方式。游客们将会发现:北京城所在的土地上,原来曾经生活着如此众多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