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有毒物质扩散 杭州支起“小巨蛋”治理毒地
在国外,长期以来,公众对土壤污染已经习以为常,国家对土壤污染信息公开,公众拥有知情权,也会参与治理方案的讨论。
5月初,在杭州城东的一块空地上,搭建起了一顶长175米,宽110米,高36米,覆盖面积达到2万平方米的充气大棚。市民戏称为“小巨蛋”。它覆盖住的土地,是杭州农药厂的旧址,这是一块正在修复的有毒土地。
相关专家透露,在土壤修复的过程中将有毒区域覆盖,防止污染扩散,这个举措还是国内首创。
大棚土地的前世今生
杭州农药厂的土壤污染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1956年,占地14.7万平方米的杭州农药厂成立,后改制为杭州庆丰农化有限公司,曾是杭州最大的化工企业之一。2009年,庆丰农化整体搬迁至萧山临江工业园区。但是,作为一个超过60年的农化项目,它遗留下了这块近5万平方米的有毒土壤,被大棚覆盖住的,则是其中遗毒最深的部分。
记者在一个晴天来到了这块施工场地。场地的四周已经树起了围栏,靠近道路一侧的墙体,更是印上了大幅地产广告。在场地的周围数百米开外,三个在建楼盘已经初具规模。小巨蛋所覆盖的土地,在2011年底也已被某地产商拍下,一旦土壤修复完成,这里也将造起一处楼盘。
在场地边有几个住宅小区。其中,最近的三里家园小区的几幢居民楼和这个大棚仅有一条高架之隔。小区居民吕先生告诉记者,这个大棚并不是一开始施工的时候就搭好的,是他们多次反映的结果。在这个大棚搭建起来之前,“我们过了几个月非常难熬的日子”。
据悉,土壤修复工作是在2013年9月开始的,当时的土壤挖掘全部在露天进行,为了防止异味扩散,施工方采取了对裸露的土地喷洒除臭剂的方法。但效果不强,臭味和芳香剂混合在一起的味道依然很浓烈,“有时候早上一起床就不得已带上了口罩,在味道浓的那几天,家里只好全天门窗紧闭。”
在小区居民的强烈反映下,去年年底,施工方停止了土方挖掘,直至今年5月小巨蛋建成后,土壤修复工作才重新开始。“现在用大棚盖起来后,就很少闻到味道了。”吕先生最后说。
“小巨蛋”里的修复
小巨蛋真有这么好的效果?记者走进了施工场地。在施工现场,除了一台用于稀释有毒气体的远射程风送式喷雾机吹出的气体带有一点异味之外,记者的确没有闻到难闻的气味。
施工方杭州市大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竞宇告诉记者,这个小巨蛋是一个膜结构的充气大棚,全名叫“聚酯纤维膜结构大棚”。一共有两套系统,一个充气系统,24小时源源不断往大棚内充气;另一个则是尾气处理系统,该系统有八套活性炭的吸附设备,通过活性炭的吸附,将合格的空气排放到外面,从而达到大棚内外的气压平衡。这两套系统每小时能处理30万立方米的空气,确保了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达到排放标准。
而小巨蛋内土壤的修复,则主要是通过热脱附和气象抽提两种方式。这两种技术均是在世界上比较主流的处理被污染土地的物理修复方法。所谓热脱附,即通过加热被污染的土壤将污染物与土壤分离,而气相抽提则在常温下,用真空的方式抽取土壤中的挥发性污染成分。这两类技术特别适用于非饱和土壤层中挥发性卤代烃、芳香烃和脂肪烃的治理。
农药怎样污染土壤
土壤是一个无机胶体、有机胶体以及有机—无机胶体所组成的胶体体系,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进入土壤的化学农药可以通过物理吸附、化学吸附、氢键结合等形式吸附在土壤颗粒表面。农药被吸附后,其移动性和生理毒性随之发生变化。所以,土壤对农药的吸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土壤对农药的净化。
但这种净化作用是有限度的,土壤胶体的种类和数量、胶体的阳离子组成、化学农药的物质成分和性质都影响了土壤对农药的吸附能力。一旦超过这个限度,农药就会在土壤中堆积,还会通过气体挥发和水的淋溶在土体中扩散迁移,从而导致大气、水和生物的污染。陈主任告诉记者,大量的资料证明,无论是易挥发的农药,还是如有机氯这类不易挥发的农药,都可以从土壤、水及植物表面大量挥发。
在2001年通过的《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中,首批控制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共有12种,其中大部分为有机氯农药。有机氯农药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化学合成农药,具有广谱、高效、急性毒性小等特点,但是一旦投加在环境中,可长期残留并迁移、循环。我国于1983年开始禁止生产666和DDT等有机氯农药,但是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使用起,累积用量已达40多万吨,占国际用量的20%。
这些农药,降解期长,而且很容易在动植物体内富集,人类食用这些含有污染的动植物后,在脂肪中富集,进而引起一系列疾病。而被污染的土壤,若不加以修复,等其自然降解,则至少要经过几十年。
农药残留有多毒
杭州农药厂在上个世纪生产过多种农药制剂,其中也包括为现已被国际上禁止的666、DDT等有机氯农药。由于当时企业的环保意识不强,生产方式粗放,加上早期的生产技术的限制,最终导致了这块土地的污染。住在附近的居民此前所闻到的农药味,就是施工方在土壤修复的过程中挖掘土壤时挥发所致。吴经理透露,居民闻到的难闻气味的主要成分是甲苯、二甲苯和二氯甲烷等物质。
究竟这股异味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记者采访了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环境修复中心主任陈同斌告诉记者,这三类物质都可以通过呼吸被人体吸收,少量吸入二氯甲烷会对鼻子和喉咙造成轻微刺激,短时间吸入较高浓度则有可能导致头晕呕吐。长期累积吸入,对人体健康会造成累积的危害,尤其是甲苯和二甲苯,是世界公认的致癌物质。
记者在工地中看到,在进出大棚运送土方的门上挂着“必须佩带防毒面具”的警示牌,施工人员均是穿着厚重的工作服。但当记者向施工方提出土地污染有多严重时,对方不愿给出回答。
陈同斌表示,土壤修复的确要考虑到二次污染的问题,挖土、运输过程中均会导致埋藏在土壤中的有毒气体挥发,对周围的群众产生健康伤害,像杭州这样搭建起一个密封的大棚,的确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办法。
国外如何治理土地
土地修复是全球各地都正在面临的问题,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同样遗留了不少被污染的土地,但与国内不同的是,国外在法律的制定和执行上都比较成熟,而中国尚未出台有关土壤保护的法律。
日本是全球最早关注土壤环境并在土壤保护方面进行立法的国家。自1970年起,日本以《环境基本法》为基础,分别制定了《污染防治法》和《污染对策法》等法律。其中,《污染对策法》对污染土壤的特定有害物质进行了规定,将有害物质分成3类25种,包括有机物11种,重金属9种和农药5种,对污染土壤的指标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英国是早期工业发展国家,最早开采的矿产主要是煤炭、铜矿和铁矿,早年的开采遗留下了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但英国土壤修复的承担主体是非常明确的。根据英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土壤污染的修复费用由责任主体承担。责任主体分为两个层级,第一层级是排放土地污染物的个人或公司,或是在知情情况下容许污染行为发生的人,第二层级则是当前土地所有者。原则上,第一层级承担土壤污染治理责任。如无从找出原始污染者,由第二层级承担。
德国的土壤保护工作做更为细致,环保部或农业部在德国各州设置了800多个污染监测点,对土壤进行长期监测,目的是随时了解土壤特性的变化信息,推测土地发展趋势,评估治理成效。除此之外,针对疑似被污染的地块,德国环保部会逐一进行排查,对真正被污染的土地建立数据库,制定污染治理和土壤修复的计划。
毒地治理不能说的秘密?
在国内,土壤修复依然还是个隐秘的活动。“小巨蛋”旁的居民与记者沟通时,多次提及这里之前很臭,“是我们反映了很久才搭建起了‘小巨蛋’”,言谈中足以流露出他们对施工方在刚开始修复时的不满。
的确,杭州这块正在修复的土地,在技术上走在了先列,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信息不公开这一问题:不公开待修复土地的环评报告,民众不知道具体修复方案。虽然在“小巨蛋”搭建完成时,施工方召开了一次新闻发布会,告知媒体和公众处理流程,甚至到现场参观,但在污染情况等关键环节,依然没有具体的信息。
而国外的土壤修复,往往有一整套公开的流程。例如加拿大,面对一块可能被污染的场地,要通过评价场地、确定环境与人体健康风险、评估不同修复方法、选择修复技术、完成拟采用的修复技术的环境评价、执行修复或场地管理策略、检测修复后的场地等一整套步骤。在国外,长期以来,公众对土壤污染已经习以为常,国家对土壤污染信息公开,公众拥有知情权,也会参与治理方案的讨论。
为何在国内,土壤污染变成了不能提及的秘密?有专家猜测说,公众对土壤污染的过度恐惧,土壤修复“捞钱市场”的鱼龙混杂,接手地块的开发商的担忧,这些综合因素导致了土地修复成了秘密。但信息不公开,民众的健康担忧又怎能消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