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疾病,都可进行运动治疗
带着慢性病生活似乎正在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一种生活方式。在人们看来,心脏病、哮喘、糖尿病等病症的病人似乎应该以静养为主,事实上,哮喘病人可以跑步,心脏病人可以通过运动让心脏达到轻微缺氧状态,这反而有助于控制病情。当然,在带病锻炼过程中,必须有医生的指导和评估,这才是真正的医体融合。
● 医生与训练指导员一起制定方案
与开药一个道理,运动同样需要医生开具处方。因此,运动处方库的建立十分重要,这也是目前各大医院与国家体育总局开展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然表示,目前正在研究一些国外已有的处方标准,将这些资料整合梳理,并与医生一起协作进行本土化修改,同时开展医生培训班,让更多的医生学会如何开运动处方。
因为要针对医生进行运动指导的培训,这需要体育和医疗集合的新业态,所以运动处方库的建立就相当于“医学指南”。光制定标准还不行,更需要告诉医生如何实践,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体医融合促进创新研究中心已经开展“双培训”,一方面对医生进行培训,另一方面培养运动指导师,只有这两类职业人群协同合作,才能帮助病人落实“运动处方”。
从预防到治疗、康复这一过程被称为全疾病过程,运动在全疾病过程中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广安门医院呼吸科在2014年就已经开始跟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体医融合促进创新研究中心开展合作,把运动作为呼吸疾病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之一,并针对其他慢病和一些疑难病进行运动干预。广安门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李光熙介绍说,呼吸疾病包括慢阻肺、哮喘、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支气管扩张等。几乎所有的慢病,只要不是处于急性期,且无严重的骨关节病,都可以参与运动治疗。
▲心肺运动试验 (cardiopulmonary e x e r c i s e t e s t , CPET) 是将静态肺功能、运动心电图及心肺储备能力测试相结合, 针对心肺功能及运动耐力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检查方法(图片来源: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目前国际上还没有针对这方面的权威指南可作为参照,医生可以参照运动干预疾病的相关研究及出版的运动康复类书籍,更多的是依据运动心肺测试的评估、运动指导师对病人身体素质的测试结果,最重要的是结合当前病情进行运动处方制定,调整适合的运动负荷、频率及强度等。随时与运动指导师沟通患者目前的训练进展,评估病情。” 李光熙说。
比如,哮喘病人应该如何锻炼身体呢?首先需要进行运动心肺测试排查潜在运动风险,借助相应的测试结果,结合运动指导师对哮喘患者的体质测评结果,最后共同制定运动处方。哮喘病人主要以呼吸训练及耐力训练为主,呼吸训练侧重呼吸肌肉的锻炼,耐力训练如站桩,以及一些腰腹训练等。
李光熙说:“医生对于运动治疗的方式方法也是逐渐摸索的。比如,一开始我们想利用运动员呼吸肌锻炼的方式让病人锻炼,用一种设备加重呼吸肌负担以增强肌肉耐力,但是我们发现,不能把病人当做健康人来训练,否则他们会非常难受。所以,我们又调整治疗方案,直到医生觉得合适,病人也能接受为宜。”
那么,在病人病情好转之后,医生如何来判定是药物起了作用,还是锻炼起了作用呢?对于锻炼的效果评估标准有很多,比如患者的肌肉力量、运动耐力、关节的活动度、平衡能力等,都可以评估运动的效果。此外,还可以是一些患者自身的感觉,比如一位哮喘患者以前从三楼下去扔垃圾就得休息一下,训练三个月后自己能上下楼不用休息,这就说明运动起了效果。
在经过一段时间锻炼之后,情况好的病人有可能脱离对药物的依赖。李光熙说:“有位姓苏的慢阻肺患者,2016年参加锻炼,锻炼了三个月后,肺功能较往前有明显改善,而且还慢慢把药给停了,同时激素使用也减少了,自己感觉运动耐力明显比以前提高。”
● 运动也能“hold住”精神疾病
运动锻炼不仅对身体疾病的患者有帮助,对于神经性疾病的患者也能起到帮助治疗、稳定疾病的作用。北京安定医院联合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体医融合促进创新研究中心,已经开始对患者进行相关运动治疗。
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肖乐说:“精神疾病是指缺乏器质性病变的疾病,原则上患者没有运动的禁忌,都可以进行运动康复训练,将之作为药物治疗外的辅助治疗方式。对于中重度抑郁症患者,原则上及早开始药物治疗;而对于轻度患者,可以进一步观察,也可以选择心理治疗和运动干预。”她表示,在精神疾病领域的运动治疗也尚无医学标准可以参照,为病人治疗时需要规范化兼顾个体化。
“针对患者的病情和疾病状态,对于有需求且可以运动的患者,医生给出大体的运动建议,具体操作由运动康复师和训练师制订运动方案和计划,一般每周不少于三次,每次45-90分钟,包括有氧运动,还有针对力量、柔韧性、平衡性等方面的训练。”肖乐说。
▲精神疾病是指缺乏器质性病变的疾病, 原则上患者没有运动的禁忌。图为北京安定医院的儿童精神疾病患者,在医生带领下跳集体舞 (供图/视觉中国)
在运动效果验证方面,需要进行严格的随机对照研究,如将患者随机分组,在同样药物治疗基础上,一组进行规律的运动康复训练,一组不做干预作为对照组,定期评估患者症状的变化,这样可以判断附加运动干预是否有效果。除了临床量表,还应该对患者附加体质指标的测试,如运动干预前、运动干预一段时间后心肺功能、耐力、力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以综合评判症状改善程度。
与身体疾病改善相同的是,运动对于精神疾病病人的干预和改善效果虽然有一些机制研究,但并不完全清楚。肖乐说:“运动可以提高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和内啡肽分泌,这两种神经递质可能改善情绪。另外还有研究表明瑜伽可以提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而这些神经营养因子可能与一些精神疾病有着密切关系。”
由此可见,无论身体疾病还是心理疾病,这些慢性病仅靠药物管理是非常被动的,如果明明可以适当运动的人因为生病完全停止运动,身体素质会进一步减弱,这只会纵容病情发展,形成恶性循环。所以,病人需要运动,更需要有医生来评价运动效果,这才能称为医体融合。
● 体育与医学合作必须是科学的“较量”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体医融合促进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郭建军表示,医学人才的培养可称得上是“八年抗战”,医学的理论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非常严谨。而体育训练也有一整套严谨的理论体系,必须在严谨的理论体系层面实现对接,才能真正实现医体融合。
从前,体育训练模式是经验训练,比如马俊仁教练,他并没有经过专业体育科学训练,但他却能够培养出奥运冠军。而今天,这套训练体系已经不再实用。
竞技体育科技体系包括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营养学、运动训练监控等,是从儿童期训练到成年人训练的一套完备体系。因此,竞技体育科技体系才是能与医学对等结合的,而这套体系中的一些技术在国外已经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病人。比如竞技体育科技中的运动营养学,是将运动和营养融合的科学,在指导临床患者方面有独特的效果。竞技体育具有让人常年坚持一项运动并不断提升运动表现的能力,体育明星们对于全社会体育锻炼有着很强的带动示范作用,大批专业的运动员可以成为健康指导的生力军。
运动和吃饭一样,是必须的,即便无法做到主动运动,也要做“被动运动”。虽然有各种类型的病人看起来都十分虚弱,不能排除疾病所致,但也因为病人几乎没有任何运动,机体本身的能力退化,最后因为不运动的生活方式让身体彻底垮掉。
如果还有疑问——病人真的能运动吗?不妨来看一则真实的故事。
据英国《镜报》报道,马蒂在13岁时,被发现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这种疾病对她的肾脏造成了严重伤害。她出现的症状包括眼睛肿胀和恶心,严重的头痛也损害着她的身体,持续性的折磨让她精疲力尽,直到现在,她每天晚上都要为维持生命而给自己透析7小时。即便如此,她却想跑一场马拉松,这对于一个健康人来说都是很难完成的任务。于是,马蒂开始通过循环训练和一般的探险来保持健康,并报名参加了2018年伦敦马拉松赛,以庆祝自己连续透析20年。
▲阿里斯· 梅里特( 右一), 男子110米栏世界纪录保持 者,一直坚持训练到肾移植手术的前一刻 (供图/视觉中国)
而阿里斯·梅里特——这位刘翔昔日赛场上的老对手、男子110米栏世界纪录保持者,在2015年田径世锦赛上他只拿到了铜牌,因为他马上就要进行肾移植手术了,但热爱竞技的阿里斯·梅里特一直坚持训练到手术的前一刻。可见,在病魔的面前坚持锻炼并不是个例。
这两则故事表明:即使是严重的慢性病患者,通过医体融合的科学指导,依然可以有正常人的生活方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甚至可以成为运动员,而且是优秀运动员。不要因为疾病而不敢运动、只注重营养和静养,严重降低了生存的质量。生病期间,身体除了生病器官会难受,确实还会带来各种不适,如果我们能先战胜思想、战胜懒惰,一点点动起来,让其他器官有足够的力量代偿生病器官,疾病就会得到扼制。当然,这不是个例,已经有许多心脏病、糖尿病病人按照医生的要求动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