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从未远去,胸科医院中的人菌之战
文/记者 赵天宇 摄影/赵天宇(除署名外)
“我以后再也不抽烟了,也一定按时作息。”在北京胸科医院二病区住院病房内,24岁的北京女孩金麟,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窗外的天气依旧阴冷,但她的心情却好了很多,因为大夫告诉她“再观察几天就可以出院”了。
同一时间内,刚刚结束了24小时夜班的结核二科主任医师张立群,这名已经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30年的“老大夫”,匆匆洗漱之后,又开始了自己新一天的工作,“今天不出门诊,所以早点去查房,抢救病房里的老奶奶还是要重点关注一下。”
清晨的通州北关,街上的车流才开始渐渐增多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里的医护人员,却早已开始了忙碌的工作。
如果不是紧戴口罩的,形色匆匆的就医者,你大概不会觉得这里和其他医院有什么区别,但实际上,这里却是首都地区最大的以治疗结核病为主的专业医院。
▲胸科医院的门诊大厅,和其他医院 没什么区别,只是来这里就医的人都带着厚厚的口罩,空气中多了几丝紧 张的气氛。
▼传染与感染
除了指甲头发都能“被害”
提起结核病,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肺结核”,实际上,结核可以感染人体很多部位。直到上世纪40年代链霉素发明之前,结核病都被视为绝症,就算在当代,它的死亡率依然超过了10%。
鲁迅的小说《药》里,小栓吃血馒头治的病,就是肺结核。令人略感意外的是,鲁迅先生自己也因为这种疾病而英年早逝。同样饱受肺结核困扰的名人还有很多——萧红、林徽因、肖邦、契科夫,甚至包括长沙马王堆里出土的辛追夫人。
“结核病也叫穷人病,旧社会劳苦大众得病的更多,虽然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不意味着这种疾病就没有了,相反,我国每年仍有将近百万人发病。”北京胸科医院副院长李亮告诉北京科技报记者,目前结核病与艾滋病、肝炎一样,被列为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
与艾滋病、肝炎不同的是,结核病的病菌“聪明”得过分,通过飞沫和呼吸道传播的病菌,可以在人体内潜伏很长时间,休眠几个月甚至是几年,等到时机成熟时再次复活、繁殖。而且,结核病菌可以感染人体除了头发、牙齿和指甲以外的任何部位。
金麟就是被结核病菌“击中”腹部的不幸患者:发病前半个月,她莫名地消瘦了5斤;发病后第一周,一度高烧到39.9度,几乎晕厥;发病后第二周,出现了腹水,医生觉得“不太对劲”,会诊后才确认是肺外结核——结核性腹膜炎。
“发烧到39度9的那天,我已经不知道白天黑夜了,也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回忆起“误诊”的那几天,金麟无不感慨。
结核病菌为何选中了金麟?她又是何时感染上结核病菌的?这样的问题不仅金麟自己不能解释,连主治医生也很难准确回答。但金麟告诉记者,她在得病前作息很不规律,经常熬夜、喝酒、抽烟,有时候甚至中午十二点才“睡觉”,身体抵抗力下降了不少。或许,结核病菌就是在这个时候“悄悄找上门”的。
张立群告诉记者,当感染的结核杆菌毒力大、数量多,身体的免疫系统来不及反应的时候,结核杆菌会随血液散播到身体各处。金麟的病症,就是典型的肺外结核,“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性,合理作息饮食提高抵抗力,同样是防御这类疾病的关键。”
▲24岁的北京女孩金麟,被结核菌 感染了腹部——结核腹膜炎,却一度被误诊为其他内科疾病,致使她一度高烧达到39度。
▼病症与诊断
传统方法检出率只有30%
专家门诊室内,从沈阳来的刘先生夫妇正苦恼不已,他们的儿子在沈阳出现了结核病的症状,却又检查不出病菌到底出现在哪里,他们希望北京的专科医院能给出一个结论。
除了异常聪明、潜藏伏击的结核菌以外,对于结核病的诊断,同样存在着不小的局限性,至今依然让不少患者和医护人员头疼。
目前,主流的结核病诊断方法主要有两种,即痰的细菌学检测和影像检测法,痰细菌学检测法通过痰涂片、培养检测病患痰液中的细菌来确认结核病的元凶,“不仅时间长,培养需要1-2个月,检出率更是只有30%左右,换言之,10个结核病人,通过痰的检测只能发现3个”。
而影像检测法,局限性也很大。“经验再丰富的医生也不可能仅通过X光片一眼分辨出肺结核和其他肺部疾病的区别,况且有的结核根本就不在肺部。”
李亮院长回忆,1995年左右,当时自己还是主治医生时,有个病人突然说自己想吐,随后突然就吐出了半个脸盆的鲜血,终因失血过多不治身亡,这就是肺结核导致血管大破裂而造成的。
在医学影像还不够发达的上世纪90年代,许多结核病人因为诊断不及时而造成了疾病的加剧,甚至失去了生命。
“当前,北京胸科医院已经开展了结核菌快速诊断技术,可以很好地提高诊断效果,但我国不少医院暂时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当然,结核病也并不是完全无迹可寻,李亮强调,当患者出现持续的咳嗽、咯血、发烧、睡后出虚汗、疲倦乏力、体重骤减等症状时,就要留意结核病的可能,并最好到专业医院检查确认。
此外,并非所有结核病都具有传染性,肺外结核病(如结核性胸膜炎、淋巴结结核、骨结核病等)不具有传染性,即使是肺结核也并非所有都传染。在感染结核菌的人群中,一生发生结核病的机会仅为5%-10%,所以普通人不必过于担心接触传染结核病。若是密切接触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的,可以预防用药或观察,并养成和保持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不必过于担惊受怕。
▲张立群大夫正在检查患者的胸部CT 片,但对于结核病来说,经验再丰富的医生也不可能仅通过X 光片,就一眼分辨出肺结核和其他肺部疾病的区别,况且有的结核根本就不在肺部。
▼治疗与耐药
数十年没有新药品出现
1945年,特效药链霉素的问世使肺结核不再是不治之症。此后,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等药物的相继合成,更令全球肺结核患者的人数大幅减少,治愈率一度达到了90%。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随着利福平的发明,人们普遍对结核病的控制持乐观态度,美国人更是一度认为,20世纪末结核病就会和天花病毒一样,被永远地封存在实验室。
可是直到今天,四大抗结核药物,依旧是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多少让人有些瞠目结舌。更坏的消息是,随着艾滋病的泛滥,以及结核病治疗的不规范不及时,最近几年结核病又有抬头趋势,此外,对治疗药物产生耐受性的耐多药结核病人也开始越来越多了。
来自邯郸的李众就是其中之一,从河北到北京,从治疗到耐药,2016年患肺结核至今,他已与结核病菌“斗争”了一年多,医院认为他所感染的结核菌 “对大多数抗结核药产生耐药,而且对可用的敏感抗结核药又存在用药不良反应,因此不能组成有效的治疗方案。”
同样耐药的还有同病房的韩斌,这个不到100斤的男孩,糖尿病并发了肺结核,但他并未按照医嘱规范治疗,2015年治疗好转后放弃了服药,结果结核卷土重来,自己也彻底变为了耐药性病人。
▲耐药病人韩斌, 曾经是个160 斤的小胖子,糖尿病并发结核病的病痛困扰,让他现在的体重还不到100斤
为何有的结核病患者变为耐药性?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刘宇红说到,有些患者不按医嘱规范服药,或者症状稍有缓解就自行停药,使体内结核病菌不能完全清除,疾病不能被彻底治愈,这是比较常见的引起耐药产生的情形。所以,结核病人坚持全程规律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普通结核病人从治疗到痊愈,所需药物费用不过500元左右,但耐药结核病人的花费,竟然是这个数字的100倍——至少要5万元左右。
“使用药物更多,不良反应更大、疗程更长,最关键是治愈率很低。”李亮坦言,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我国每年新发的耐药患者有5万多例,防控难度很大。
令人欣慰的是,抗结核新药富马酸贝达喹啉已经成功引入国内,就在记者采访前5天,李众成为了药品上市后国内第一位使用这种新药物的患者,这既是结核病界数十年来的最新产品,也是全球数百万耐药结核病人的新希望。
▲来自邯郸的李先 生是一名耐药结核病患者,但同时,他也是抗结核新药富马酸贝达喹啉国内第一位使用者,望着窗外,他希望自己的病能快点好起来
▼辛勤与心血
社会需要加强关注和重视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结核病在我国肆虐,为了提高公共卫生水平,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五年,中央结核病研究所在当时还属河北省的通县正式成立,这个中央结核病研究所,就是如今的北京胸科医院。
如今,60多年过去了,通州城关北门的土路早已变为了宽敞的高架桥,可通州区不少老居民还习惯称这里为“结研所”。
走进胸科医院,随处可见砖混结构的“老楼”,“盛德敬业、精诚济世”院训的背后,转眼又能瞥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墙上喷涂的“毛主席万岁”标语。岁月的痕迹,恰恰反映了60多年来我国几代“防痨人”的辛勤与心血。
李亮告诉记者,尽管医院目前从规模、床位数量等硬件方面不占优势,但在几辈胸科人的辛勤努力下,临床诊疗水平和科研水平可以说始终处于全国领先。“仅突出贡献专家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医院就有30多名;医院连续两年在全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中高居结核病领域榜首。还建立了全国最大的结核病医院联合体,为全国培养结核病、胸部肿瘤防治专业骨干超过2万人次。”
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北京胸科医院,这里的医护人员除了医治疾病,自身也不得不抵抗疾病,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
原来,作为北京市一家结核病专业医院,胸科医院医护人员除了承担大量的诊疗和防控工作,还要承受巨大的传染风险,每天近距离接触结核病人,尽管医院提供了各种防护措施,但每年体检时,医院仍会发现几名职工发病,有些甚至是耐药结核。
而对于张立群来说,已在胸科医院工作30年的她,经历了难以计数的结核病人,也早已习惯了早出晚归或昼夜连班的工作状态。“病人更复杂,合并症增多,”谈及几十年来结核病患者的变化,张立群用这样的语言进行了概括,“但老年人和年轻人始终是易感人群,特别是学生,由于特殊的生活环境,需要加强关注并引起重视。”
1882年3月24日,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宣布发现了结核病的元凶——结核菌,这种千百年来的不治之症终于迈出了被人类攻克的第一步,因此每年3月24日也被确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不过在李亮看来,结核病的防治和研究,任重而道远,远不是“过个纪念日”这么简单。“首先,技术上需要创新,加强药品的研发特别是耐药结核新药的研发;其次,社会需要提高对结核病的重视程度;再次,媒体也需要加强宣传,帮助公众正确认识和面对结核病。”李亮说到。■(应采访者要求,文中金麟、李众、韩斌等均为化名)
▲因结核病去世的 名人(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