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蛙声一片如今何在?
文/记者 李晶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句词,也让记者回想起20多年前颐和园附近的一片稻田。那些夏天的夜晚,清脆入耳的蛙鸣声,曾吵得路人“心神烦躁”。随着时间的推移,良田被覆盖,地面升起一排排房屋,在城市道路的建设中,喊了十几年“拆迁”的村落里满是私自搭建的、四五层高的简易楼宇,喧嚣繁华了数年后,如今又搬迁得所剩无人,废墟般地等待着夷为平地。儿时的蛙鸣,则一去不返了。
▲一只蝴蝶落在了树蛙的头上,变成了华美“头饰”
无论主观客观,它们都减少了
“对比上世纪70或80年代,城市里的两栖类动物数量在减少,至少从感官上是这样的”,北京大学动物学博士研究生张珊也与记者有着同样的感受。2015年和2016年,张珊与一群志愿者参与到北京市两栖动物现状调查中。他们走进北京市城区内的公园、湖泊附近、湿地及浅滩,甚至小区里采集数据,带回一些蝌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和遗传结构分析,以便分析两栖类种群的实际变化。
客观的分析后,他们认为两栖类动物在城市中呈现出“减少”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包括城市的变迁、环境的污染,也有两栖类动物生活习性的原因。
“两栖动物的种群衰退,已经是全球性的现象,” 中国动物学会常务理事、原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计翔教授直言。在他看来,人类活动干扰下的快速气候变化、污染、疾病、栖息地丧失和生境破碎化等,都是两栖类“减少”的重要原因。
两栖动物的必要生存需求
实际上,现代的两栖类动物物种超过7600种,分布较为广泛,物种多样性比哺乳动物高,但比爬行动物和鸟类低。
常年从事两栖爬行动物研究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李成副研究员告诉记者,两栖动物运动能力弱,日平均运动距离短,国外学者根据不同类群两栖动物迁徙离开水体的最大平均距离,初步确定两栖动物陆地核心生境半径在205-368米之间;因此,直径300米到500米的绿地,且绿地上有一些水体,就可以基本满足两栖动物的环境要求。
水和陆地都不可缺
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吕顺清教授告诉记者,影响生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是湿度和温度。由于两栖类动物属于变温动物,且卵必须在水中发育,蝌蚪也必须在水中生活,变态后才能上陆生活,因此,它们受到温度和湿度影响更为明显。
污染的水质,也许是两栖类面临的第一道生存难题。有实验证明,当水中重金属离子达到一定浓度时,无尾两栖类蝌蚪的形态、存活率、孵化率及畸形率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并对蝌蚪活动行为、胚后发育、组织结构、遗传物质等造成一定的损伤。
度过了这一关,完成变态的无尾两栖类还将面临新的生存挑战。城市中的建筑和道路, 使得“宅”在园林一隅的两栖动物,就像生活在“孤岛”之上,去不了远方。
没办法迁移,城市里的两栖类动物种群间的遗传交流也会因此形成障碍。
▲行进在人行道上的中华大蟾蜍
两栖类适应能力也有差异
2016年一项两栖类动物生存状况的评估显示,我国受威胁的两栖类动物共有176种,占评估物种总数的43.1%,而世界两栖类动物受威胁率则为30.8%。最普遍的致危因子是栖息地的退化或丧失。
但并不是所有的两栖类动物都难以适应城市环境的变化。“在城市中生存最为成功的两栖类动物就是蟾蜍类”,吕顺清教授举例说,北方地区的中华大蟾蜍,西南地区的华西蟾蜍,华南地区的黑眶蟾蜍等等,它们的种群数量相当大。而且,因受环境影响较小,其种群数量也比较稳定。
不仅如此,还有一种“外来”物种也在国内许多城市扎根驻足了。
外来入侵的两栖类开始繁衍
它就是牛蛙。
近些年关于“牛蛙”入侵的消息频繁登上报纸版面。牛蛙原产于北美,繁殖能力极强,在没有天敌的环境下会快速繁衍,对原有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2015年的调查中,张珊曾在一处湿地发现了牛蛙,第二年他们不仅在更多的地方发现了牛蛙,还同时发现了牛蛙的蝌蚪。“这证明牛蛙已经完全适应了本地区的生活环境,而且可以在这里繁衍生息了”。她对此十分担忧,牛蛙是杂食性动物,除了鱼类、两栖类,甚至一些小型哺乳动物也会成为它们的口中餐。
缺失的城市两栖类生态定位
两栖类的种群衰退和种群灭绝,已经引起了全球科学家和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然而,城市内的两栖类动物分布,以及种群变化,在我国仍缺少权威的数据。
李成告诉记者,脊椎动物里面,濒危程度最高的就是两栖类。而且,两栖类是食物链的一部分,其在地球生态系统中拥有不可缺失的位置。
计翔教授也表示,生态系统中食肉者的主要扮演者——两栖类动物,是食物链的重要一环。如果两栖动物灭绝,对全球生态系统的影响将是毁灭性的。■
参考文献
[1]刘鹏、陈辉、赵文阁,重金属对无尾两栖类蝌蚪的毒性效应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7):273-276
[2]张晋东、戴建洪、熊晔、王跃招,无尾两栖类食物资源利用研究进展[J]四川动物,2006年第25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