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2016科学传播面孔

来源:    发布日期:2017-01-10 15:49:49   阅读量:0

记者 杨燕宏 摄影 崔峻(除署名外)

作为中国科学传播界的一项年度盛事,典赞·2016科普中国现场活动于2016年12月30日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一号演播厅举行。活动现场公布了2016年十大科学传播事件、十大“科学”流言终结榜、十大网络科普作品和十大科学传播人物。

▲ 2015 年科学传播人、中国气象局高级工程师朱定真和央视主持人王雪纯共同主持典赞·2016 科普中国现场活动(摄影/张星海)

人类首次探测到引力波、 “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对接事件入选十大科学传播事件,同时入选十大科学传播事件的还有:“阿尔法狗”人工智能软件、中国FAST睁开“天眼”、接收来自宇宙深处的电磁波等相关科学传播事件。

十大“科学”流言终结榜选取的是与公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易被公众广泛传播转发,却违背科学精神的流言。绿色背景能保护视力、喝苏打水预防癌症、X射线安检仪对人体有很大伤害、空腹不能喝牛奶等“榜上有名”。

网络科普作品对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公众科学素质具有积极作用。本次获评的十大网络科普作品普遍具有较高的创新性,作品内容独特,写作形式新颖,通俗易懂。央视主持人撒贝宁在《加油!向未来》中,竟然上演用口香糖打开青椰子!这个听起来很不可思议的事情,让撒贝宁又圈粉无数。

而作为最为引人关注的十大科学传播人物奖项,分别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曹则贤、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嫦娥之父”欧阳自远、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温州籀园中学科技教师陈耀、北京天坛医院缪中荣和科幻作家叶永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木胡牙提获得。

2016年十大科学传播人物颁奖环节还特别设立了一个特殊奖项,由于北京化工大学特聘教授David G.Evans(戴伟)对中国科学传播做出的突出贡献,特授予其“科普中国特别贡献者”荣誉称号。

据介绍,典赞·2016科普中国活动自2016年8月起向社会公开征集2016年度具有影响力和科学传播元素的事件、人物、流言和科普作品。申报期间,全国各学会,省级、副省级城市科协、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办公室成员单位、主流媒体、科研院校、社会科普机构等100多家单位积极推荐,共征集到推荐材料近400份,由40多位专家评选,并参考了网友的投票后,最终确定了十大科学传播事件、十大“科学”流言终结榜、十大网络科普作品和十大科学传播人物。

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协主办,北京市科协承办,北京科技报社、人民网、科学普及出版社、新华网、光明网、腾讯网、百度和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协办。

活动通过盘点年度科学传播中影响深远的典型,旨在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创新科普理念和服务模式,融汇科学传播业界智慧,彰显科普中国品牌文化,打造我国科学传播的权威经典活动。

欧阳自远:“大”院士热衷“小”科普

/身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领域:天体化学、地球化学

欧阳自远,1935年10月9日出生于江西省吉安市,江西省上饶人,著名的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家协会荣誉会长。

在忙碌的科研工作之余,欧阳自远一直坚持作大量科普报告,其听众层次多样,报告富有感染力,受到了各年龄、各阶层听众的欢迎。在他看来,做好自己的研究是科学家的天职,做科学传播也是科学家的使命。

谈到科学家做科普时,80岁的欧阳自远院士一直坚持做科普报告,听众来自社会各界,从小学生到中学生,从大学生到官员,连院士都有。欧阳自远也认为,在欧美国家,科普得到足够重视,很多特别优秀的科学家会去写科普作品,并将这看作神圣的责任。“而我们很多好的科普作品都是翻译自国外。而且,我们更偏重实用的知识,基础性和根本性的科学内容太少了。”欧阳自远说。

“要改变国内科普的现状,首先要从观念上扭转。”欧阳自远说,我们所做的科研工程到底有什么意义,在科学技术上能带来什么进步,应该向公众交代清楚,而不只是公布圆满成功就结束了。因为,我们做科研工程花的钱是老百姓的,研究成果也必须要让公众知道,也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继续支持。欧阳自远认为,推动科普重要的是制度保障,比如,可以规定每个研究项目都要拿出一部分经费来做科普,没有科普规划的申报将得不到经费支持。“如果没有资金支持来做科普,如果这个项目费用不包括科普,科普还要另外找钱,那就难上加难。”

刘嘉麒:每周奔赴全国各地作科普报告

/身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领域:地球物理

刘嘉麒1941年出生在辽宁省北镇市,满族人。1960年刘嘉麒升入大学,喜爱文学的他为了减轻家里的学费负担,最终报考了学杂费吃住国家全包的地质学专业,忍受了现在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通过了当年“百里挑一”的研究生考试。好事多磨,被“文革”冲击中断学习离校接受“工农兵再教育”。直到1978年 恢复研究生考试,已经37岁的刘嘉麒再次考上了中科院地质所侯德封先生的研究生,又读到地质专家刘东生先生的博士生。拿到博士学位时,他已经45岁,距离他第一次迈入学校,已经过去了37年。

“我从事地质工作57年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钻进去了,苦在其外,乐在其中。如果你把你做的事情作为一种事业去追求,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刘嘉麒院士谈起作为地质工作者跑野外时遇到的生死险境时如是说。

刘嘉麒曾经十进长白山,七上青藏高原,三入北极两征南极,把七大洲五大洋“没人去的地方,很少有人去的地方”几乎走了个遍。在忙碌的科研之余,刘嘉麒每周都会奔赴全国各地进行科普报告,其科普报告深入浅出,贴近大众。同时他还在媒体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的科普文章。刘嘉麟院士还曾推出“中国当代科普精品书系”,通过文章对大众进行科普。他认为,搞科普首先要做好科研工作,这样才能有底气。

“我们国家现在处于非常好的时期,国家领导人对科普很重视,而做科普和科学传播是我们科学从业者都应该去参与去做的事情,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刘嘉麒院士谈到为国民做科学普及和传播时如是说。

金涌:带头澄清民众对化工的误解

/身份: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

/领域:化学工程

金涌1935年出生于北京,自幼父母双亡,家道中落,曾一度辍学,解放后作为贫困学生获得政府资助,以全优成绩高中毕业,并被选派赴苏联留学。现任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近年来,金涌老师的文章、讲座、视频在各大网站被转载和热议,为化工正名,让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化工。提到化学工业,很多人会脱口举出很多例子,如:环境污染、碳排放超标、危险品爆炸、全球气候变暖等等,有的媒体为博关注会歪曲夸大报道加上不良人推波助澜,使得化学工业被人们误解很深。尤其是近年来,输油管道爆炸、水污染、PX项目立项等和化工相关的突发事件屡屡出现。人们谈化工色变,很多化工专业的高校甚至出现了招生难的问题,化工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矛盾的一个集中爆发点。

其实,化工和当今社会密不可分,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金涌院士说,我国每年生产的合成纤维约占世界份额的60%,能为全世界每个人制作4套衣服;生产的农用化学品,如化肥、薄膜、农药等,使粮食产量从建国初期的1亿吨提高到如今的6.5亿吨;全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16亿-20亿平方米,水泥、钢筋、塑料、涂料等建筑和装修材料都来自化学工业领域;交通方面,中国已经是第一大汽车产销国,汽车生产和使用所需的汽油、柴油、电池、钢材、橡胶等同样来自化学工业。

100年、500年、1000年以后,地球上常用的矿产资源、化石能源或将所剩无几,只有依靠化学和化工过程,对可再生资源和清洁能源转化利用,才能使人类生存得以维系。“自然界的物质,大概是10的7次方到10次方,可以人工合成的物质,有人说是10的30次方,有人说10的200次方,可见我们有很大的合成空间,毋庸置疑,这将对人类福祉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金涌院士说。

作为中国化学工程的元老,为了消除社会民众对化工的误解,金涌院士带头向社会普及化学化工知识,他发起并领衔制作的《探索化学化工未来世界》系列科普视频,从“病毒制造”到“复合材料”,再到“智能释药”等等将深奥的科学原理与实际应用娓娓道来,厘清大家对于化工认识上的误区。金涌院士表示:“在2017年还要制作10个科学故事为一套的光盘进行科普,内容会将趣味和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将两万套光盘无偿送给中学老师作为辅助教材。”

叶永烈:参与撰写《十万个为什么》最多的作者

/身份:香港海外文联名誉主席、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

/领域:科幻

叶永烈,1940年出生于温州。一级作家、教授、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香港海外文联名誉主席。以儿童文学、科幻、科普文学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

叶永烈20岁成为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家时,还在北京化工大学化学系读大三,到2013年的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叶永烈都参与其中,屹今为止是参与撰写最多的作者。叶永烈是位高产作家,他创作的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十分畅销,同时科学童话《圆圆和方方》等作品已被全国统编语文课本收入其中。

谈起科普,叶永烈认为,在当今的科普创作中有一项很重要又往往被忽视的工作就是培养下一代年轻的科普作家。不妨多为理工科学生的科普创作提供更大空间,相较于文科生,理工科学生有更扎实的科学基础,如果能在此基础上再掌握一些文学技巧,这样就可以把科普作品写好。

叶永烈现身说法,一个理工科学生同样可以被培养成为一名科普作家,他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这一可能性。科普写作有一系列的规律、一系列的技巧,必须掌握这些才能够写好科普作品。

要做好科普工作很重要的途径就是大量培养年轻作家,有源源不断的青年科普作家涌现,科普创作才能繁荣起来。

郑永春:崇尚独立、专业的公众科学家

/身份: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领域:行星科学

郑永春,1977年出生。2005年获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地球化学专业博士学位。郑永春先后师从于王世杰、李春来和欧阳自远院士。其中欧阳自远为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在欧阳自远等老前辈的带领下,他走上天空探索和科学传播之路。

作为嫦娥探月工程的科研人员之一,郑永春一直从事月球与行星地质和环境的研究。自从进入天文领域后,郑永春从性格内向变为外向,并且深深地痴迷上了太空世界。

对天文的热爱与兴趣转化为责任感,郑永春自2004年开始进行科普创作,投身到科学普及和传播之中,他出版科普著作《飞越冥王星》。他还经常到中国科技馆、北京天文馆和大中小学作科普讲座。2016年,郑永春因在行星科学研究和科学传播方面做出重要贡献,荣获了由美国天文学会行星科学分会颁布的卡尔·萨根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科学家。

在国外,优秀科学家往往也是热心科学传播的领导者,例如,《暗淡蓝点》的作者、太空探索领域的卡尔·萨根,《星际穿越》的作者、天体物理领域的基普·索恩,《时间简史》的作者、著名天文学家霍金等等。“只有公众认可科学、理解科学,科学才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发展;科普在公共生活中的缺位,将阻碍科学的发展。希望中国能涌现更多公众科学家。” 郑永春说。

“其实,每一个领域都应该有一些公众科学家,当社会出现热点和突发事件时,不被居心不良的人造谣利用舆论误导群众。公众科学家都能够发出独立、专业的声音,使整个社会更加理性、平和。我希望通过自己在科普方面的率先实践,吸引更多有兴趣、有能力的科学家做科普。”郑永春最后说。

秦瑞强:传播科技的“疯子”

/身份:河北省正定县科技馆馆长

/领域:基层科普

秦瑞强是一位民营企业家。从2000年开始,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和艰辛创建了一个占地1.8万平方米,展览面积1.1万平方米,展品1.2万件的综合性科技馆并向社会开放——河北正定科技馆。

开放16年来,正定科技馆平均年接待观众12余万人次,共计接待观众200余万人次。为更好传播科学,自2006年创建科普车队,先后研制成功了国内首辆“天文观测车”、“天文演示车”、“影视播放车”和“天文科普车1号”, 奔赴全国各地开展科普活动300余次。

秦瑞强被公众称为“科普奇人”、“科学发烧友”、传播科技的“疯子”,他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谱写着科普人生。

木胡牙提:哈萨克族的微信医生

/身份: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 、副院长

/领域:心血管健康管理

木胡牙提是我国第一位哈萨克族心血管内科专业博士研究生,在20多年从事心血管疾病诊治、健康管理与医疗保健的研究工作中,积极投身于健康科普事业,在科普资源相对缺乏的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新疆健康大讲堂”“送健康 讲座行”等形式多样的社会民众健康科普教育活动,组织健康管理专家团队深入基层、社区、单位、企业、乡镇机关。曾获2013年度“开发建设新疆奖章”、第十一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第三届“新疆青年科技奖”等荣誉。

木胡牙提还通过“新疆医科大学健康管理中心”公众微信平台,线上推送健康科普知识,惠及全疆各地州,为健康新疆添砖加瓦。

缪中荣:热爱漫画科普的“熊猫医生”

/身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教授

/领域:神经病学

缪中荣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介入神经病学科主任医师。在脑卒中诊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主攻方向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

作为我国脑卒中防治领域的专家,缪中荣深知脑卒中防治重在预防和科普。从1991年到2016年将近20年的时间缪中荣在一线临床接触很多病人,发现了很多问题,促使他撰写《漫画脑卒中》一书,通过漫画图书的形式介绍脑卒中疾病,让更多的老百姓认识到脑卒中的危害,告诉患者即使患了脑卒中也不要恐惧害怕,只要找对了医生、找对了医院就有可能完全治好。

缪中荣希望通过科普漫画的方式达到全民科普,人们通过漫画的形式很容易理解疾病的成因和如何预防,也能从根本上解决医患关系,为健康把关。2016年3月份,缪中荣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何义舟医生合作,在微信公众号“小大夫漫画”上推出熊猫医生科普漫画系列。每天更新一期科普漫画,利用现代便捷的互联网和微信交流平台做全科医学公众科普,受到读者的一致好评。

曹则贤:“时尚、时尚、最时尚”的物理所名嘴

/身份: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领域:物理

曹则贤,1966年3月出生,1987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现任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曹则贤被称为中科院物理所的“四大名嘴”之一,他开的讲座被冠以“时尚、时尚、最时尚”的称号。被学生们调侃称为:“黄老邪似的人物”“常常自我调侃”“有实力”“可爱教授”。开办《经典力学——从思想起源到现代进展》《一个初学者关于量子力学的思考》《那些年我学过的量子力学》等课程,科普讲座风趣生动,深受大家欢迎。同时,曹则贤出版了《追根溯源学物理》《一念非凡——科学巨擘是怎样炼成的》《咬文嚼字物理学》系列图书。

“我国的科学传播才刚起步,该做的事情还很多,我一直在思考,科学普及和推广的做法上也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我是‘误打误撞’进入科普圈,却会认真地继续做下去。”曹则贤说,“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被广泛传播、为我国公众所熟知的科学家,往往并不是从学术意义上来说最顶级的科学家。比如宣扬女科学家,我们都知道居里夫人发现了镭。但比她想得更深、学问更大的女科学家夏特莱侯爵夫人和艾米·德,却鲜有人知道。”

正因如此,曹则贤的科普虽然也讲故事,但却没有八卦轶事。“我希望科普工作能够让受众看到真正的科学、科学家和科学精神是什么,在科学实验中运用了哪些设备和材料,有哪些方法和数学原理。而不是关心科学家的道德品质和奇闻轶事上。

“仅有科学家的心灵鸡汤和道德情怀对于提升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可能不够,我们还是应该花点时间谈论科学本身。此外,我也想传达一个事实,即便是最高深的学问,肯定也有一些理念能让大众所理解。”曹则贤说。

陈耀:立志培养诺贝尔奖得主的基层教师

/身份:浙江温州市籀园小学科技教师

/领域:科技教育

1974年,陈耀出生在温州,从小很喜欢动手、他所有的玩具都是自己做出来的。当他从师范院校毕业教书时发现,当时的小学课表只有科学课没有课件儿,而科学课如同高三的美术课一样被占用或名存实亡,于是陈耀想:要把自己的童年美好的片段复制给孩子们。

1994年至2003年陈耀在浙江新桥小学创建少年科学院;2004年创办“一千零一夜”家庭实验室,通过网络、实地指导等途径推广到全国数百所学校中。

在陈耀看来,中国小学科学教材里的很多内容和实验,不仅距离孩子们的生活过于遥远,而且讲述过于死板,甚至是在扼杀孩子们对科学的亲近感。比如,有一个实验模拟胃的运动,将食物装在塑料袋里扎好,用手挤压。做完实验后,很多孩子都吐了。“我们的科学教育注重的不是科学本身,而是注重科学知识所带来的分数,只注重表皮。”陈耀说,“一个孩子,从小就没有了好奇心,就没有了科学精神,这个国家的未来将是很悲哀的。”

难得的是陈耀把科学教育真正当成一个使命来做。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10多家媒体对他先后进行了报道,使他在学校科学教育的影响力传遍省内外。

科学实验最终要转化为文字课程记录,才能保存知识传授给更多的学生。陈耀将20年来带领学生做过的实验整理出来,取名为“印象巴学园课程”,让更多的老师和学生受惠。“这是我‘2049计划’中的一部分,别小看这些孩子,到2049年,我希望我的学生中能有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科普中国特别贡献者】

戴伟:科普有道的“老外”科学家

David G.Evans,中文名:戴伟,北京化工大学英籍特聘教授,1980年获牛津大学学士学位(化学专业)。1984年获牛津大学博士学位。从小就向往中国文化,并一直关注中国的发展。从1981年第一次来到中国,到1996年戴伟毅然辞去英国顶尖的综合研究型大学埃克塞特大学的工作来到北京化工大学并担任特聘教授,被他本人称为“一辈子就一次的机会”,从英国来到梦寐以求的中国,一干就是20年。戴伟教授热心于化学学科的科学普及和社会推广等公益事业,多次参加全国科技活动周、城市科学节、科学嘉年华等大型科普活动,向公众普及化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

由于戴伟教授经常参加科普活动,现场教参观者做实验,逐渐有了自己的一批粉丝和“熟客”。有位学生在活动现场认出了戴伟教授,高兴地说道:“原来我做实验时觉得很无聊,自从在嘉年华活动中做过您的化学试验后,现在很喜欢化学,连化学分数都提高了。”戴伟问道:“那你还记得我教给你的实验顺序和原理吗?”听到这名学生肯定的回答并熟练地演练化学实验后,戴伟觉得很开心。其中有一位小粉丝从初中开始就参加戴伟教授化学实验的活动,现在已经成为戴维教授团队中的老师。“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们了解化学,爱上化学,还要从中发现并培养优秀的人才成为我们的老师”。戴伟教授谈起未来的计划时说道。

科学传播大PK

记者 廖迈伦

在2016典赞·科普中国现场活动中,有两位获奖的“武林高手”进行了化学实验大PK。

来自中国化工大学的外籍教授戴伟,带来了一个关于颜色的生动小实验。一瞬间,原本宛若啤酒的黄色液体就变成了红色,再一眨眼,又化为了绿色的“猕猴桃汁”,瞬息之间的变化,引发了大家浓厚的兴趣。

惊叹过后,戴伟教授将大家的视线拉回科学实验上来,让大家猜猜奥秘在哪里?有的小朋友猜测可能是有其他化学物质藏在盖子里,但是并不确定。此时,戴伟教授告诉我们,“假设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语罢只见他缓缓倾斜瓶身,使液体接触瓶盖,但并没发生任何变化。看到大家迷茫,他又以“喝光水的空杯子中有什么?”为引,让大家惊觉,可能是瓶中被忽略的空气起了作用,验证之后,果真如此。

谜底揭开,瓶中液体确是因与空气混合发生化学反应而变色,但从这个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戴伟展示的不是一个实验,而是一种教学方式,即先引起学生兴趣,再鼓励大家思考、假设、验证的一个过程,从而掌握一种科学的思维模式。

而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的科技教师陈耀还未上台,就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只见他的斜上方飞着一架小型的无人机。在陈耀老师的介绍下,我们了解到了它的厉害,原来它能让你足不出户,就知道校园里发生的点点滴滴,同时还能用于监考,让作弊无所遁形。

见识了无人机的帅气之后,陈耀老师又一次让观众们瞠目结舌,只见他掏出一瓶56度的二锅头,现场表演起了“喷火神技”,一簇簇火焰在明亮灯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只是瞬间之美,却让大家惊叹不已,同时也感受到这位朴实的教师为了孩子们喜欢化学、爱化学所付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