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1-27 17:38:06   阅读量:0

  王师傅烟龄超过25年,51岁的他,动不动就感觉胸闷。特别是爬山,对他来说很痛苦。前两年,他确诊患上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王师傅平常很注意,以免复发。不料,去年11月份,他又感觉喘不上气,慢阻肺复发了。
  医生告知,慢阻肺的病情一般是没有办法逆转的,而且每发作一次,病情程度就会加重。
 
不动声色的“杀手”
 
  根据世卫组织估计,有至少6500万人患有中等至严重程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据国内相关行业初步统计,在中国,就有4000万人患慢阻肺,国内曾对7个地区20245名成年人进行调査,结果显示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高达8.2%。
  而慢阻肺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于,它的病死率也比较高,并给患者及其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困扰着中国一部分人群。
  慢阻肺是一种逐渐削弱患者呼吸功能的破坏性的肺部疾病,那么慢阻肺是怎么得的呢?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介绍,我们的呼吸道是由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一直往下分支,像树杈那样分支到23级,最后到肺泡,形成一个呼吸系统。由于吸入被污染的空气,特别是抽烟、灰霾还有生物燃料,比如柴草、煤,不断地长期对支气管刺激,使得支气管变厚、变窄,呼吸受到限制,所以叫气道阻塞性疾病。
  而对于慢阻肺来说,一个最大的情况,它仿佛一个不动声色的杀手,也就是说至少有一半以上,甚至三分之二的患者对病情开始不太了解,等到它的危害加大,或者患者的肺功能减到50%以上的时候,才会使人有所感觉,感到气促、气紧、咳嗽、咳痰。
  钟南山介绍,从学术上来定义,第一秒钟呼气出来的肺的容量,小于正常值的70%的时候,我们就把它定义为慢阻肺,但一旦症状出现的时候,往往已经到了中晚期,治疗就比较困难。丧失了治疗的机会,特别加上不断地急性发作,就会产生呼吸衰竭而死亡。
 
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慢阻肺的病情也是继而发展的,一开始可能表现为赶公共汽车或者上楼觉得气紧,慢慢发展到日常的生活,比如洗澡甚至刷牙也会出现气紧,最后就是坐在那儿,气都喘不过来。
  慢阻肺出现症状以后,分成稳定期和急性发作期,稳定期也有症状,比如说气促、咳嗽。但是它一旦遇到感染、天气变化、比较强有力的异常气体刺激的时候,它会出现急性加重,在急性加重的时候,气促也会明显加重。
  如果遇到急性发作就需要及时治疗,因为每一次急性发作都会加重患者肺功能的恶化。钟南山介绍,据统计,如果一个人每年有两次、三次这样的急性发作,那他在五年的病死率接近30%-40%。因此,对于慢阻肺,可能跟其他的疾病一样,像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这样,都应该注意早期的发现、诊断和干预。
  慢阻肺的确诊,需要进行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不贵也不复杂,只要你用力吹一口气,就会检测到你吹出来的气,特别是在一秒钟吹出的气小于正常值的70%的时候,就应该诊断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确诊后,应该及早的干预,以免加重影响生活,甚至可以减少急性发作的次数,降低病死率。
 
不运动是误区
 
  钟南山介绍,针对慢阻肺,现在有一些方法能够改善生活质量、改善气促,防止急性加重。对于有些病人,一旦出现慢阻肺,戒烟是首要的问题,可能二手烟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是在农村,大量使用生物柴草烹调,也需要尽量避免。如果治疗的话,吸入支气管舒张剂是慢阻肺的主要治疗药物。
  但是在治疗过程中,钟南山在四十几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很多病人存在一个误区,大多病人一呼吸就喘,于是就不活动了,甚至连走路都放弃了。实际上,应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活动。
  这是因为,慢阻肺除了肺部炎症,还有全身性的炎症表现,包括肌肉萎缩、消化不良等等方面,肌肉的运动对于消除炎症、治疗慢阻肺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在使用支气管舒张剂的基础上,要适当进行运动。走路和打太极拳这两种运动比较适合慢阻肺病人,但是一定要注意控制在不产生气促的标准上进行运动。钟南山提醒,这不是对肺功能的改善,而是运动能力的改善,这样就会减少慢阻肺对生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