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造就了虫草神话 ?
据当事者回顾,上个世纪80年代,长春疯狂一时的“君子兰事件”,始于君子兰被命名为长春市市花,政府提出开发“窗台经济”,号召家家户户都要养3盆至5盆君子兰。此后市场供不应求,君子兰价格一路走高,一盆好兰花的价格往往是人们月收入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后来被炒到了10万元以上。
到了这时候,其实大家都知道,一盆兰花值不了那么多钱。但各自为了自身利益,决不会点破其中的奥秘,就像“皇帝的新装”一样。但泡沫终究会破灭,1985年6月1日,长春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君子兰市场管理的补充规定》,其中补充了几个关键性的细节,包括: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不得用公款买君子兰;各单位的领导干部种植君子兰只准观赏,不准出售;凡是用公款公物修建花窖的,一律按价付款。就这么几条简单的规定,就让君子兰畸形的价格受到了致命的打击。
事后人们发现,君子兰价格畸形是由于养兰大户的操纵,而支撑畸形市场的主力是公款消费。
冬虫夏草似乎也是这么“神奇”,它几乎没有任何高级别的临床证据支持其功效,却也能卖出比黄金还贵的价格。我们是否也该问一声:是谁在炒作?是谁在默许?
如果我们不能断言是虫草收购商、厂商在操纵市场,那么我们可以看一看,这样的虫草产业链是如何形成的。
以极草产品为例,根据公开资料,从2010年到2012年,极草销售额经历了“三级跳”,从人民币1.6亿元飙升到12亿元,再升至50亿元。如此光彩的业绩与高密度的广告轰炸密不可分。大家都很清楚,从2012年开始,青海春天“极草5X”开始加大在省级卫视和央视的广告投放,据传媒机构对极草2012年广告投放的调查显示,投放总额为21660万元。
不仅是在央视《焦点访谈》前的黄金时段播出硬广,CCTV10《科技人生》栏目还播出了极草公司负责人张雪峰的创业故事,CCTV1《科技博览·真假百草王》、CCTV10《百科探秘》《创新无限》《原来如此》等栏目,人民网、北京卫视分别邀请张雪峰畅谈冬虫夏草的辨识和滋补方法。
那么,在极草产品既不是药品,也还没有取得保健食品资格的情况下,这些暗示功效宣称的广告是如何大量投放媒体的?工商部门是否有进行严格把关?对于极草产品多处存在宣称或暗示其功效的情况,以至于不少消费者甚至误解其为药品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是否有进行有效监管和查处?
更为蹊跷的是,在野生冬虫夏草陷入食品、中药饮片的身份争议时,食药监部门“及时”出台了《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工作方案》,解决了野生冬虫夏草的身份焦虑,但是目前已经审批通过或正在审批的产品,其临床证据在哪?如果说有临床试验证明其有效,那又如何解释冬虫夏草中并没有奇特的功效成分,甚至连虫草素都没有这一科学事实?
关于冬虫夏草的争议由来已久,虽然很多消费者仍然相信“物以稀为贵”,但同时也有相当多的科普、医学界人士对虫草产品提出了严厉批评。如果说虫草厂商是为自己辩护是见利忘义,那么监管部门为何能做到装聋作哑,拒不回应的?
一根小小的虫草,折射的是社会的怪现象。今天,我们表面看到的是追捧者的疯狂,但是历史是否也会记录,在疯狂的背后,还有集体的虚荣、无知,乃至某一部分人昧着良知呢?如果是这样,关于冬虫夏草的神话还是早点破灭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