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冬虫夏草:没有独特功效成分的“神草”

来源:    发布日期:2014-10-24 14:27:12   阅读量:0

上世纪80年代,东北的君子兰一度被爆炒,一盆普通的君子兰能卖到10多万,人称“绿色金条”。这样的故事并没有远去,今天,大家又在热捧一种所谓的“软黄金”——冬虫夏草,价格同样是动辄10多万元一斤,不过,新时代的包装手法显然更高明了。

冬虫夏草 :没有独特功效成分的“神草”

“冬虫夏草,现在开始含着吃。”如果你没听说过这句广告词,说明你最近一年没在中国大陆生活。在一年间,“极草”的广告轰炸了央视《焦点访谈》前的黄金时段、机场、高端社区楼宇、高速路牌、门户网站等一系列主流媒介,甚至连一些不知名的小网站都充斥着“极草”的宣传文稿。

这句广告词的威力不仅在于其令人窒息的频率,而且在于它暗示着一个结论:冬虫夏草肯定是有功效的,问题只在于是炖着吃、煮着吃、泡着吃还是磨碎了吃。当然,如果吃法是“更科学的”,那么多掏点钱也是应该的。

这确实是一桩怪事,虫草何时成了一种功效“不言自明”的东西?它又是如何从一种藏民吃着玩的普通东西变成了“贵族”必选?给虫草加上“破膜破壁”的理论,就能够让它摇身一变成为神药吗?

冬虫夏草已经足够疯狂,但真正疯狂的肯定是虫草背后的故事和人。

30年狂涨上千倍的虫草神话

“世界上有500多种虫草,但只有一种能被称为冬虫夏草。”这是虫草厂商最经常引用的一句话。在他们的宣传中,冬虫夏草被誉为“中医圣药”,是“唯一具有阴阳同补作用的药物”。

这种生长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带的虫草已经被热炒了很多年。而且,由于冬虫夏草厂商的大力宣传,导致很多消费者以为“虫草”指的就是冬虫夏草,同时以为虫草在“传统医学”中历史悠久,占有重要位置,其实不然。

我国关于冬虫夏草的记载,最早见于清代吴仪洛所著的《本草从新》,该书成书于1757年,书中记载冬虫夏草:“冬在土中,身活如老蚕,有毛能动,至夏则毛出土上,连身俱化为草,若不取,至冬则复化为虫。”

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吴海云对此表示,“古代生物学知识欠缺,他们觉得这种东西冬天为虫,夏天为草,再冬天为虫,如此循环,生生不息,太神奇了,所以认为能延年益寿。”

这种“神秘感”是冬虫夏草被关注的起点,而虫草资源的稀缺是它被热炒的原因之一。据新华网报道,一位长期从事虫草收购生意的中间商表示,在上世纪70年代,在青海,一公斤虫草收购价仅几十元,几乎没人吃。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虫草终端售价涨到了2000元一公斤。

▲上世纪60年代,在青海产区,还把3500米以上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冬虫夏草分布,如今只有海拔4500米以上的局部地区才有分布

2003年非典期间,冬虫夏草的身价出现暴涨。当年,每公斤虫草价格涨到了1.6万元。“那时有人称,中医古典记载虫草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甚至称能包治百病,一夜间它变成了神草。”该虫草商回顾说。非典过去,虫草的神话并未破灭,反而价格以每年50%甚至更高的速度上涨。到了2007年,它的价格一度突破20万元一公斤。而到了今天,公众似乎已经习惯了虫草几百元一根,10多万元一斤的定价。

疯狂的虫草消费造就了一个产值达数百亿的庞大产业。在2013年首届中国青海国际冬虫夏草推荐会上,青海省商务厅副厅长开哇曾介绍说,青海冬虫夏草蕴藏量达230吨以上,年采集量在150吨左右(湿草),年成交量100吨左右,分别占全国的60%以上,冬虫夏草交易额超过200亿元。据此计算,全国虫草产业的产值超过300亿元。根据虫草行业信息网站消息,全国从事虫草产业的人员超过20万。

虫草的热炒导致了虫草资源被急剧开采。根据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调查,在上个世纪60年代,在青海产区,海拔3500米以上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冬虫夏草分布,如今只有海拔4500米以上的局部地区才有分布。青海产区的大部分地区的虫草产量也由每平方米30根左右下降到每平方米仅存1根至5根。冬虫夏草分布范围逐步缩小,处于濒危状态。

业内人士表示,商家大肆宣传虫草的保健功效,甚至囤积居奇,是将冬虫夏草的价格炒过黄金的重要原因。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院长曾国平介绍说,2011年一共有11亿元江浙资本进入了青海进行虫草炒作,推高虫草的价格从中谋利;另一方面部分药商囤货,等待价格上涨也从一定程度上推高了虫草的价格。部分投资者甚至常年驻扎在拉萨,在每年5月份新虫草上市的价格低点大量买入,囤积到春节前出手抛售,短短的半年时间,利润就高达20% 。

虫体上长的一缕真菌

冬虫夏草虽然被说得神乎其神,但在今天,科学界和医学界对虫草都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神秘性大多已被破解。

“首先,它根本不是什么冬天为虫、夏天为草,动植物一体的神秘物体,说通俗一点,不过是虫体上长的一缕真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科普作家刘夙说。

刘夙解释说,冬虫夏草属于麦角菌科植物,本质上是一种真菌。虫是虫草蝙蝠蛾的幼虫,草是一种虫草真菌。夏季,虫子将卵产于地面,其孵化变成幼虫后钻入潮湿松软的土层。土里的一种真菌侵袭了幼虫,在幼虫体内生长,并导致幼虫死亡。到第二年春天,真菌菌丝开始生长,到夏天时长出地面,外观像一根小草。幼虫的躯壳与菌丝共同组成了一根完整的“冬虫夏草”。
 

现代药理学对于冬虫夏草的成分也做了详尽分析。根据研究结果,青海冬虫夏草中含有虫草酸约7%、碳水化合物28.9%、脂肪约8.4%、蛋白质约25%,脂肪中82.2%为不饱和脂肪酸,此外,尚含有维生素B12、麦角甾醇、六碳糖醇、生物碱等。

从成分上来说,冬虫夏草作为一种营养品也说得过去,不过比起香菇的30%以上的蛋白质含量来说,实在没什么特别值得宣传的。而其中看似神秘的虫草酸,其实是一种名为甘露醇的普通化合物,药剂学中常把它作为填充剂,比如口香糖里就有甘露醇,目前世界上工业化生产的甘露醇主要以海带或蔗糖和葡萄糖为原料,价格相当便宜,1千克也就是几十元。

中科院微生物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董彩虹告诉记者,他们实验室检测过冬虫夏草的成分,“目前已知的主要有效成分,一个是多糖,一个是腺苷,一个就是甘露醇,然后还有麦角固醇或者麦角甾醇,不过,这些东西都不是冬虫夏草特有的。”

上海师范大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研究所杨晓彤研究员介绍说,目前国家药典里对于虫草质量的控制、含量检测主要是看腺苷和甘露醇等,但可以说,这两种东西都不是可以代表虫草功效的有效成分,它们只是非常普通的化学物质。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成树课题组解析了可以人工培养的蛹虫草和尚不能人工培养的冬虫夏草的基因组,成果分别在2011年和2013年发表。王成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研究冬虫夏草是有学术价值的,通过基因组分析,可以发现冬虫夏草确实比蛹虫草的基因组更复杂,导致了它的很多生物学现象和规律不清楚。

“但这种现象跟公众所认为的‘神奇’是不同的,公众认为的神奇类似于good for everything(对什么都好),我们认为的神奇是指它在极端环境下的生长繁殖能力,即不清楚它为什么能适应青藏高原条件下的低温、贫氧、微生态等特殊环境。所以研究其环境适应机制不仅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也有利于为人工培养提供技术支撑。”王成树说。

冬虫夏草中没有“虫草素”!

由于冬虫夏草的其它成分太过平庸,后来有人从蛹虫草里发现了一种很微量的成分,称为虫草素,认为这才是冬虫夏草的有效成分。

虫草素是一种从真菌中分离出来的核苷类抗生素,叫3'-脱氧腺苷,3'-脱氧腺苷能够抑制核酸的合成,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总之,它有抗肿瘤、抗病毒、抑菌等多种功效。不过,根据3'-脱氧腺苷相关的动物实验结果,还很难直接推导出服用虫草(指蛹虫草)就一定抗癌,因为虫草中的3'-脱氧腺苷含量极低,大约只含0.1%左右,折算下来,一个癌症病人可能需要每天吃上1公斤虫草才有效,这样把虫草当饭吃显然是不现实的。

不过,颇为有趣的是,即使我们认为虫草素是一种功效成分,但冬虫夏草中却并不含虫草素。董彩虹告诉记者,他们采集了青藏高原上不同产地的冬虫夏草,对其标本还有冬虫夏草液体发酵的菌粉进行检测,发现其中虫草素含量均在仪器可以检测的范围之外,或者说都检测不到,“这意味着冬虫夏草里面基本没有虫草素,或者说即使有也是极微量的,冬虫夏草基因组测定的结果也证实了其不含有虫草素合成相关酶的基因。”

在此前,上海中科院公布了冬虫夏草基因组的研究,研究表明冬虫夏草基因组里没有找到虫草素合成的基因,这也印证了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院的检测结果:冬虫夏草里没有虫草素。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刘高强等人也认为,“一般来说, 虫草素即使在冬虫夏草中存在, 其含量也是很低的, 远低于蛹虫草中的含量。”

不过,目前很多销售冬虫夏草的企业均宣称其中含虫草素,实际上存在欺诈消费者的嫌疑。

真正含有虫草素的反而是蛹虫草,董彩虹表示,除了虫草素,蛹虫草中还含有SOD、类胡萝卜素物质,它们既可以是药用成分也可以是营养成分。不过,蛹虫草价格低廉,这显然是高大上的虫草商看不上的。

“含着吃”的虫草有什么不同吗?

在朝阳大悦城极草专卖店里,记者见识了冬虫夏草摇身一变后令人咂舌的价格。

“这种小木盒30片装的是6483元, 60片的是12639元,你看这种铁盒装的,又叫做至尊礼盒,有81片,取99至尊之意,29888元。”店员热情地介绍说。其中,每片含片的重量是0.35克。

▲宣称可以让人更好吸收虫草精华的“极草”

售价如此之高,除了虫草原料本身的昂贵,当然离不开极草反复宣传的“破膜破壁”理论。根据极草官方网站的宣传,极草采用了一种“分开定位粉碎技术”,这种技术能够将“冬虫夏草虫体与子座分开定位粉碎,均匀打破冬虫夏草细胞结构,达到适合人体吸收最恰当粒径,精华成分释放比原草突破性提升至少7倍,药力极限释放”。

在极草遍布各大网站的宣传文字中,“虫破膜,草破壁”是最为显眼的标题。在专卖店里,店员也卖力地解释这一点,“普通冬虫夏草的吸收最多只能达到17%,极草能够把虫草的精华全都释放出来,含片可以达到90%以上,原草能比得上吗?”

对此,上海师范大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研究所杨晓彤研究员表示,关于药物吸收的结论,必须要用临床数据来说话。所谓破膜破壁的技术,如果有非常完善的临床分析结果,或者临床检验结果,那么尚且可以承认其结果。

杨晓彤介绍说,西药里面,通常都会做药代动力学或者是生物利用度这样两个测试来检验药物的吸收。通过这样的实验,我们可以知道人体吸收了多少药物,这些药物去到身体哪里,最后怎么被代谢出来,或者我们身体吸收了多少。但是,前提是我们要知道追踪的药物成分是什么,它的结构是什么样的。不过,对于冬草夏草来说,现在其“有效成分”都还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来谈吸收利用,实在有些不可信。

“比如你吃下去一克虫草的粉,你怎么知道没有破壁的虫草粉就一定比破壁的少吸收或者是根本不吸收呢?我们不能一拍脑子就说,磨细一点这个东西吸收就好了,一定要有证据。” 杨晓彤说。

杨晓彤还介绍说,以前在灵芝上也发生过类似做成“超细粉”“纳米粉”这样的事情。但粉被分解得太细以后,人体对这种纳米级的粉末吸收的途径和通常的途径可以是不一样的,其好坏不能一概而论,从坏的方面来说,纳米级的颗粒甚至有可能会损伤细胞。另外给药方式也会有影响,比如通过舌下含服的方式,可以让某些物质直接进入血液。但是,传统上的虫草是经过肠道吸收的,如果不经过肠道吸收而直接进入血液,其效果是否会比经过肠道吸收更好,最终都需要有临床数据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