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再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来源:    发布日期:2014-09-01 13:49:44   阅读量:0

  1975年,“文化大革命”的动荡尚未过去。在着手主持各条战线整顿的同时,邓小平指导中国科学院系统起草了《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汇报提纲》。在这份文件里,邓小平预见到了一个新时代的发展主流,那就是科技水平将会决定国家的成败。针对“文化大革命”中对经济和科技的破坏,他以马克思“生产力中包括科学”的论述为依据,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3年之后,复出的邓小平走上了全国科学大会的讲台,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正是在这次划时代的会议上,邓小平力图让全体与会者明白,世界上正在进行一场科技革命,而因为动乱耽误了发展机遇的中国,必须在科技领域急起直追,方能赢得未来。

  当时,我们今天熟悉的很多事物,比如私家车、高速铁路、彩色电视和微波炉,还没有走进中国人的生活。虽然它们那时候早已被发明出来,而且已经为发达国家的居民所享用。

  然而,从这一刻起,中国未来的命运已然不同,“急起直追”成为社会生活的主题。在工业领域引入新技术以改进产品和生产线,以及在农业领域推广新的作物和禽畜品种,迅速改变了中国工业和农业的面貌。更重要的是,科研和技术人员重新受到了尊重。1985年的科技体制改革,扭转了对科学技术人员限制过多、人才不能合理流动、智力劳动得不到应有尊重的局面,并致力于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科研条件和创新环境的大幅改善,让整个中国科技界迸发出创新的活力。

  自1978年的“科学的春天”和拨乱反正,到1992年进行南巡,邓小平在14年间影响了中国政治生活和经济结构的走向。在这段时间里,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生命科学和材料学技术的进步,迅速地颠覆了一个个产业体系固有的规则,并使全新的产业链条,乃至经济模式生长起来。而得益于弥漫在全社会的尊重知识的意识,中国并没有在这场剧变中被落得更远,反而追回了一些因为动乱而被落下的差距。

  事实上,当邓小平1988年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的时候,他就已经能肯定自己注重科学的政策,将为中国带来更美好的未来。因此,他平静地在自己10年前的论述中增加了新的内容:“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中国带着对科技不断进步和未来更加美好的憧憬,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此时,另一种危机已然显现出来。从改革开放直到今天,中国的贫富差距迅速拉大,邓小平当初设计的“共同富裕”的目标远未实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作为中国经济发展重要的助推力,住房改革开始显现出一些缺憾。虽然住房改革解决了福利分房带给国家和企业的经济包袱,却也催生了房地产市场的畸形繁荣。在住房商品化的过程中,有幸掌握这一资源的群体成为财源滚滚的新贵,中国经济也因为“土地财政”而保持了增长,而这种繁荣的表象掩盖了诸多问题。

  今天到了新的改革开始的起点,房价不能无限制地上涨, “房地产经济”开始面对很多不确定性。那么未来中国经济的新引擎是什么,就是依靠科技创新。在第三次工业浪潮来临的时候,中国如果不能在科技创新领域上在世界占有领先位置,仍然只是靠卖地,仍然只是靠做住宅、做房子来支撑 GDP 的话,中国将在国际上是非常被动的。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同志强调“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赋予科技创新更大的历史使命,科技创新与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紧紧相连,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紧紧相连。

  无论从习近平总书记还是从李克强总理多次讲话里面都可以读到,特别是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的大会上, 包括对欧美同学会 110 周年讲话上,多次讲到了希望中国科技人才、科技创新占领国际科技高地。这些信号告诉我们,国家的关注点,国家的资金的分配和流动性的倾斜,未来一定会更多的向未来产业和科技行业倾斜。

  站在历史的节点上,回头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仍然具有现实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