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北京之声环境
隆隆的车轮声、鼎沸的人群声。生活在北京,各种声音会随时随地地钻入耳朵。随着人们对噪声污染的了解,人们不禁要问,这些声音到底有多少是我们可以接受的,又有多少是属于超过标准限值的呢?
据《公报》披露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区域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基本持平。1类区(居住文教区)昼间等效声级年均值超过国家标准,2类区(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3类区(工业区)和4a类区(交通干线两侧区域)昼间等效声级年均值符合国家标准;3类区夜间等效声级年均值符合国家标准,1类区、2类区和4a类区夜间等效声级年均值超过国家标准。
综合来看,北京的声音环境超标的为1类区的昼夜,2类和4a类区的夜间。其中4a类区的夜间超标最为严重,比标准数值多出10分贝左右,达到了65分贝,而标准应是55分贝左右。
10分贝到底是什么概念?北京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工作人员杨洁告诉记者,10分贝可能不好形容,因为分贝不是一个简单的数量叠加的概念,越往上增加一分贝,噪音可能就会大很多。但是有个简单方法可以体会一下,两个人正常对话的声音大概是50分贝;而站在马路边,进入人们耳朵里的车流声大概是70分贝。根据这两个数据,大致可以感觉到一下4a类区夜间的标准声音限值和超标数值的差异。
杨洁说,人体和噪音的关系,一直是人们研究的内容。但是总体来说,噪音超标多少人体会出现不适,这跟个体差异很有关系。有些人属于敏感人群,对外界噪音的变化就比较明显;而不敏感的人群,可能声音变化很大也不太受影响。
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持续的时间。研究表明,只有在持续的声音超过限制的环境中生活,才会对身体产生影响。比如工人长期在高达90分贝的环境中工作,就可能会造成一些影响。根据文献的记录显示,长期在嘈杂的环境中生活,会影响到人的心血管,神经,内分泌等系统,而一些失眠也与此相关。
此外,根据《公报》显示的数据,交通干线两侧区域的噪音是最大的。杨洁说,车辆是城市的主要噪音源。车辆噪音的大小,和车速和车流量成正比。所以在上下班的高峰时间,城市噪音是最大的。
还有居住在道路两旁的居民,承受的噪音也相对较大。有研究显示,噪音随着楼层的升高而上升,在4到5层的高度时达到峰值,然后又趋于下降。所以杨洁建议,如果居住在路边的居民,为了减少噪音,可以选择安装隔声窗,全密闭的隔声窗能减少20到30分贝的噪音。